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师生对话案例 > 第60章 课当稳定币遇上你的钱包 涨跌里藏着人心的投票结果(第1页)

第60章 课当稳定币遇上你的钱包 涨跌里藏着人心的投票结果(第1页)

当USDT遇上你的钱包:稳定币的涨跌里,藏着你我都有的小心思——那堂吵到下课的金融课

刘佳佳的指甲在手机壳上划着“USDT”的字样,塑料壳被戳出个月牙形的白痕。“教授,”她突然把手机往桌上一摔,发梢扫过顾华摊开的《数字货币白皮书》,“这稳定币说锚定1美元,可昨天我看它跌到0.98,今天又涨到1.02——这跟坐过山车似的,到底哪点‘稳定’了?”

讲台上的老教授刚用粉笔在黑板画了个天平,左边是“美元储备”,右边是“稳定币发行量”。“2018年USDT被爆储备金不足时,”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反射着投影仪上闪烁的K线图,“全球投资者在48小时内抛了12亿枚,价格跌到0.85美元——你看,所谓的‘稳定’,其实是大家相信它稳定。”

廖泽涛突然把手机怼到前排同学眼前,财经新闻里的专家正拍着桌子骂:“这就是私人印钞!哪天发行方卷款跑路,哭都来不及!”他的声音带着辩论赛般的亢奋,上周刚听邻居说买数字货币亏了半年工资,正觉得“这玩意儿全是坑”。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天平图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把“稳定”两个字照得像块发烫的烙铁。今天我们就借着这场课堂辩论,聊聊那些藏在稳定币涨跌里的人性博弈:为什么明明有美元背书,你还是会担心它突然崩盘?为什么道家说的“有无相生”,能解释你既想赚利息又怕踩雷的纠结?更重要的是,当你的钱包遇上USDT的K线图,能不能算出“相信”与“怀疑”的黄金比例——你会发现,稳定币的“稳定”从来不是数学题,是人心的投票结果,发行方的储备金是硬件,你的安全感是软件,两者都在线,才能刷出“1美元”的账单。

一、“0.98美元的恐慌”:USDT的价格波动,藏着心理预期的蝴蝶效应

“最吓人的是它跌破1美元的瞬间。”刘佳佳的指尖在K线图上划着,那根突然下坠的绿线像条毒蛇。上周她刚在交易所买了1000枚USDT,准备抄底比特币,结果第二天睁眼就看到账户缩水20美元,“明明说1:1锚定美元,这不是骗人吗?”

教授在天平的“信任”一端加了个砝码:“金融心理学叫‘预期自我实现’,”他用粉笔在“0.98”旁边画了只蝴蝶,“当有人喊‘储备金不足’,第一个人开始卖,第二个人跟着卖,最后真的跌了——就像你担心考试挂科,越焦虑越复习不进去,最后真挂了。”

他讲了个更扎心的细节:2022年某稳定币项目方只是延迟了审计报告发布,社群里就有人P图造谣“储备金只剩30%”,结果半天内价格跌了15%,其实储备金一分没少。“这就是恐慌的传染力,”教授叹了口气,“比新冠病毒还快——100个人里有10个慌了,剩下90个也会跟着慌。”

顾华突然想起爷爷的炒股经历:“他买的股票明明业绩很好,就因为网上有人说‘董事长要跑路’,当天就跌停了,后来证明是谣言——原来股市和稳定币,慌的都是同一拨人。”

“道家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教授擦掉“0.98”,“稳定币的锚定不是靠美元,是靠‘大家相信有美元’。就像你手里的纸币,本身就是张纸,可大家都认,它就值钱——USDT跌的不是价格,是信任分。”

刘佳佳突然点开交易所的“赎回”按钮,却又犹豫了:“其实我知道它大概率会涨回去,可就是怕万一……”她的手指悬在屏幕上,像在悬崖边徘徊——这就是稳定币最折磨人的地方,明明知道“该稳住”,心却像被风筝线牵着,随风乱晃。

二、“私人印钞机”的恐惧:发行方的信用,藏着损失厌恶的心理陷阱

“可私人机构真的靠谱吗?”廖泽涛把手机里的新闻翻到“泰达公司被调查”的页面,“他们说每枚USDT都有1美元储备,谁能证明?万一像P2P爆雷那样卷款跑路,我们找谁哭去?”他的声音带着点咬牙切齿,邻居的遭遇让他对“私人理财”充满敌意。

教授在黑板画了个“损失厌恶曲线”:同样是100美元,损失的痛苦感是获利快感的2.5倍。“这就是为什么你更怕跑路,不怕错过收益。”他指着曲线的陡峭部分,“买稳定币赚的利息,对你来说是‘锦上添花’;可要是亏了本金,就是‘剜肉之痛’——大脑的杏仁核,对损失更敏感。”

他举了个行为经济学实验:给两组人1000美元,一组可以选“稳拿500”,另一组可以选“50%概率拿1000,50%概率拿0”,结果80%的人选前者——这就是稳定币存在的意义,可一旦连“稳拿500”都被质疑,大家就会宁可不拿。

小景云的表姐就踩过坑:“她买的某稳定币说锚定人民币,结果发行方把钱拿去炒房,最后提不出来,哭了好几天——原来损失厌恶不是胆小,是吃过亏的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神经科学发现,”教授调出大脑扫描图,“想到‘可能损失’时,岛叶皮层会亮得像红灯,比想到‘可能获利’时亮3倍。”他突然提高声音,“所以廖泽涛的担心不是错,是大脑在保护你——就像道家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怕翻车的人,反而不容易翻车。”

廖泽涛突然在笔记本上写了“只买监管合规的”:“USDC不是有第三方审计吗?下次试试那个,至少睡得着觉。”他发现自己不是反对稳定币,是反对“糊里糊涂地信”。

三、“大家买我也买”的盲从:USDT的霸权,藏着从众心理的温水煮青蛙

“可大家都在买USDT啊。”陈一涵突然举手,她的交易所截图里,USDT的交易量占了整个市场的60%,“同学说‘这么多人用,肯定没问题’,我要不要也跟着买?”她的手指在“买入”按钮上悬着,像在排队买网红奶茶,既怕错过,又怕不好喝。

教授在黑板画了群跟着领头羊的羊:“这就是从众心理,”他用粉笔把最前面的羊标成“早期投资者”,后面的标成“跟风者”,“当90%的人都在做一件事,剩下10%的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就像你在电梯里,所有人都背对门站着,你也会忍不住转身。”

他讲了个更讽刺的例子:某新稳定币明明技术更先进,可就是没人用,因为大家都觉得“USDT人多安全”。“这叫‘网络效应’,”教授摊手,“就像微信,不是因为它最好用,是因为你朋友都在用——稳定币的‘稳定’,有时候是靠人多势众堆出来的。”

顾华突然想起自己买奶茶的经历:“排队两小时买的网红店,其实和楼下的味道差不多,就是觉得‘大家都买,肯定好喝’——原来我为从众心理交过不少智商税。”

“道家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教授擦掉羊群,“可热闹的地方未必安全。2008年次贷危机前,大家也觉得‘房价肯定涨’,结果呢?”他突然指向陈一涵,“别人买不代表你该买,就像别人穿的鞋,再好看也可能磨你的脚。”

陈一涵最终没点“买入”:“我还是先弄明白它怎么赚钱的吧,不然睡不安稳。”她发现,比起“错过机会”,“糊里糊涂”更让她难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主角过于帅气  美女同桌总掐我,从抵抗到真香  ABO百合futa水仙  龙门秘录  真武辰尊  雨涌风起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  科举:寒门毒士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女帝洛璃的烦恼  伏羲异世录  龙皇崛起:我,蛟龙奥鲁古  前夫哥你病得不轻啊!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金手指是看广告  我是坏女人!你们干嘛争着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