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丙申日,北魏国主向西巡视,抵达云中。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西将军孔子等人率领两万骑兵,在罗种进攻契汗秃真。
河西王沮渠蒙逊任命的晋昌太守唐契占据晋昌郡叛乱,沮渠蒙逊派遣世子沮渠政德讨伐他。唐契是唐瑶的儿子。
宋武帝还是宋公时,谢瞻担任宋台中书侍郎,他的弟弟谢晦担任右卫将军。当时谢晦已经权势很重,他从彭城返回都城迎接家人时,士兵和宾客挤满门前,街巷都被堵塞。谢瞻在家中看到这一场景,十分震惊,对谢晦说:“你的名声和职位不算很高,可人们却如此归附你!我们家一向以恬淡退让为家风,不愿干预时事,交往的也不过是亲戚朋友。而你如今权势压倒朝野,这难道是家族的福气吗!”于是用篱笆把自家门庭和谢晦的住处隔开,说:“我不忍心看到这种场面。”随后谢瞻返回彭城,对宋公(刘裕)说:“我本是寒门读书人,父祖的官位都不超过二千石。弟弟谢晦才三十岁,志向和能力都很平庸,却荣居朝廷要职,地位显要、职责机密。福分过头就会引发灾祸,这报应不会太远;恳请您降低他的职位,以保全我们衰败的家族。”谢瞻前后多次向刘裕陈述这个请求。谢晦有时会把朝廷的机密事务告诉谢瞻,谢瞻就故意向亲戚朋友谈论这些事,当作玩笑,以此断绝谢晦再向自己透露机密的念头。等到宋武帝即位后,谢晦因辅佐登基的功劳,地位和权力更加显赫,谢瞻也越发担忧恐惧。这一年,谢瞻担任豫章太守,生病后不肯治疗。临终前,他给谢晦写信说:“我能保全身体善终,还有什么遗憾呢!弟弟你要努力自我勉励,为国家、为家族着想。”
到了公元422年,春季,正月甲辰朔日(初一),北魏国主(拓跋嗣)从云中向西巡视,抵达屋窦城。
癸丑日,宋廷任命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保留其扬州刺史职位不变;任命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任命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入宫值守殿省,总管宫中宿卫军队。徐羡之出身平民,没有学术造诣,仅凭借志向、魄力和胸襟气度获得高位。他一旦身居朝廷要职,朝野上下都推崇信服,都认为他有宰相的声望。他性格沉稳少言,喜怒哀乐从不显露在脸上;很擅长下棋,观棋时却常表现得像没看懂一样,当时的人因此更加推崇他。傅亮、蔡廓常说:“徐公通晓万事,能调和不同意见。”徐羡之曾与傅亮、谢晦宴饮聚会,傅亮、谢晦才学渊博、能言善辩,徐羡之却风度端庄,只在恰当的时候发言。郑鲜之感叹道:“看徐羡之、傅亮的言论,就不会再以学问高低来评判人了。”
西秦征西将军孔子等人大败契汗秃真,俘获男女两万口、牛羊五十多万头。契汗秃真率领几千骑兵向西逃走,他的别部统帅树奚率领五千户人家投降西秦。
二月丁丑日,宋武帝下诏,将豫州淮河以东地区分设为南豫州,治所设在历阳,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南豫州刺史;又从荆州分割十个郡设置湘州,治所设在临湘,任命左卫将军张邵为湘州刺史。
丙戌日,北魏国主返回皇宫。
三月,宋武帝病重,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一同入宫侍奉医药。大臣们请求祈祷神灵保佑,但武帝不允许,只是派侍中谢方明将病情告知宗庙而已。武帝生性不相信怪异之事,早年曾有很多祥瑞征兆,等到显贵后,史官询问他所经历的祥瑞,他都拒绝回答。
檀道济出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统管淮南所有军队。
皇太子刘义符常与品行不端的小人亲近,谢晦对武帝说:“陛下年纪已大,应考虑为万世基业打算,皇位至关重要,不能让没有才能的人承担。”武帝问:“庐陵王(刘义真)怎么样?”谢晦说:“请允许我去观察一下。”谢晦出宫拜访庐陵王刘义真,刘义真兴致勃勃地想和他谈论,谢晦却很少回应。返回后,谢晦对武帝说:“刘义真的德行比不上才能,不是能做君主的人。”丁未日,武帝调刘义真出任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从这以后,大州长官大多兼任都督,有的甚至统辖五十个州,具体情况无法详细记载。
武帝病情痊愈,己未日,宣布大赦天下。
秦州、雍州的流民向南迁入梁州;庚申日,宋廷派遣使者运送一万匹绢,并且调拨荆州、雍州的粮食来赈济流民。
当初刁逵被诛杀时,他的儿子刁弥逃亡在外。辛酉日,刁弥率领几十人攻入京口城,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率军击杀了他。
乙丑日,北魏河南王拓跋曜去世。
夏季四月甲戌日,北魏册立皇子拓跋焘为太平王,任命他为相国,加授大将军头衔;册立拓跋丕为乐平王,拓跋弥为安定王,拓跋范为乐安王,拓跋健为永昌王,拓跋崇为建宁王,拓跋俊为新兴王。
乙亥日,宋武帝下诏,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西秦王乞伏炽磐任命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在汁罗修筑列浑城,派他镇守此地。
五月,宋武帝病情加重,召来太子刘义符告诫说:“檀道济虽有才干谋略,却没有远大志向,不像他的哥哥檀韶那样有难以驾驭的傲气。徐羡之、傅亮,应当不会有谋反的图谋。谢晦多次跟随我征战,很懂得随机应变,如果有人叛乱,那必定是他。”又亲手写下诏书说:“后世如果出现年幼的君主,朝政一概委托给宰相,太后不必临朝听政。”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一同接受遗诏辅佐朝政。癸亥日,武帝在西殿去世。
武帝生活清廉简约、清心寡欲,治政严格且有法度,服饰居所比普通士人还要节俭,游乐宴饮极为稀少,后宫妃嫔也很少。他曾得到后秦高祖姚兴的侄女,对其十分宠爱,因此耽误了朝政;谢晦稍加劝谏,武帝便立即将她送走。朝廷财物都由外府管理,宫内没有私人储藏。岭南曾进贡一种装在竹筒里的细布,每端长达八丈,武帝厌恶这种布过于精美、耗费民力,立即交付有关部门弹劾进贡的太守,将布退回,并下令岭南禁止织造这种布。公主出嫁,陪送的财物不超过二十万钱,没有锦绣之类的奢侈品。朝廷内外都遵守禁令,没人敢奢侈浪费。
随后,太子刘义符即位,时年十七岁,宣布大赦,尊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册立妃子司马氏为皇后。司马皇后是晋恭帝的女儿海盐公主。
北魏国主拓跋嗣服用寒食散,多年来药性发作,灾祸异常多次出现,他因此颇为忧虑,派宫中使者秘密询问白马公崔浩:“近来在赵、代地区的分界处发生日食,我的病多年不愈,担心一旦去世,皇子们都还年幼,该怎么办?请为我谋划身后之事。”崔浩说:“陛下年纪正轻,病情很快就会痊愈;如果实在不得已,请允许我直言。自从本朝兴起,不重视册立太子,所以永兴初年,国家几乎陷入危亡。如今应当尽早册立东宫太子,选拔贤能的公卿担任太子师傅,让亲信大臣做太子的宾友;太子在内总管朝政,在外安抚军事,这样陛下就能悠闲无为,颐养精神、保养寿命。陛下去世后,国家有成年君主,百姓有归附的对象,奸邪之徒断绝野心,灾祸自然不会发生。皇子拓跋焘年近十二岁(周星指十二年),聪明睿智、性情温和,立年长的皇子为太子,是礼制的根本准则;如果一定要等皇子成年后再选择,打乱天伦顺序,那是招致祸乱的做法。”北魏国主又拿这件事询问南平公长孙嵩,长孙嵩回答:“立年长的皇子顺乎天意,立贤能的皇子让人心服;拓跋焘既年长又贤能,这是上天的安排。”国主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册立太平王拓跋焘为皇太子,让他在正殿临朝听政,作为国家的副主。任命长孙嵩及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左辅大臣,坐在东厢,面朝西;任命崔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代郡人丘堆为右弼大臣,坐在西厢,面朝东;文武百官都向太子汇报政务。国主退居西宫,时常暗中观察太子,看到他决断政事,非常高兴,对参与议事的大臣说:“长孙嵩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历经四代君主,对国家有功;奚斤能言善辩、富有智谋,名声传遍远近;安同通晓民情,办事干练;穆观深明政务要领,理解我的心意;崔浩博闻强记,能洞察天道人事;丘堆虽无大才,却在公务上专心谨慎。用这六个人辅佐太子,我和你们巡视四方边境,讨伐叛逆、安抚归顺之人,完全可以在天下实现志向了。”
长孙嵩本姓拔拔,奚斤本姓达奚,穆观本姓丘穆陵,丘堆本姓丘敦。当时北魏大臣中出身代郡以北的人,姓氏大多重复,到北魏高祖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才都改为单姓。旧史担心姓氏繁杂难以理解,所以都采用后来的单姓以便简化,现在也沿用这一做法。
北魏国主又因典东西部刘絜、门下奏事代郡人古弼、直郎徒河人卢鲁元忠诚谨慎、勤勉尽职,便派他们侍奉太子,分别掌管机密事务,传达和接受奏报命令。太子聪明,胸怀宽广,大臣们有时上奏疑难事务,国主说:“这事我不清楚,应当由你们的国主(太子)决断。”
六月壬申日,宋廷任命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任命领军将军谢晦兼任中书令,任命侍中谢方明为丹阳尹。谢方明擅长治理郡县,所到之处都有能干的名声;他接替前任官员时,不改变原有政策,若确实需要修改,就逐渐调整,让人察觉不到痕迹。
戊子日,长沙景王刘道怜去世。
接着,北魏建义将军刁雍侵犯青州,青州守军击败了他。刁雍收拢逃散的士兵,退守大乡山。
秋季七月己酉日,宋廷将武皇帝(刘裕)安葬在初宁陵,庙号高祖。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遣前将军沮渠成都率领一万部众,在岭南炫耀兵力,随后驻守五涧。九月,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人率领六千骑兵进攻沮渠成都。
当初,北魏国主听说高祖刘裕攻克长安,非常害怕,便派遣使者请求和解,从此两国每年都互派使者往来不断。等到刘裕去世,殿中将军沈范等人奉命出使北魏,返回时抵达黄河岸边,北魏国主派人追上并扣留了他们,商议发兵夺取洛阳、虎牢、滑台。崔浩劝谏说:“陛下当初不因为刘裕突然崛起而拒绝他的使者和贡品,刘裕也恭敬地对待陛下。如今刘裕不幸去世,我们却趁机讨伐他的国家,即使夺取了土地,也算不上光彩。况且国家现在也不能一举夺取江南,却白白落下‘伐丧’的恶名,我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我建议派人前去吊唁,慰问他的遗孤和弱小,体恤他们的灾祸,让道义的名声传遍天下,这样江南就会不攻自服。何况刘裕刚去世,他的党羽还没有离散,我们大军压境,他们必定会合力抵抗,不一定能成功。不如暂缓出兵,等待他们内部有权臣争夺权力,必定会发生变乱,然后再派遣将领出兵,可以不费兵力,坐收淮北之地。”北魏国主说:“刘裕趁姚兴去世消灭了后秦,现在我趁刘裕去世讨伐他的国家,有什么不可以!”崔浩说:“不对。姚兴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所以刘裕趁机讨伐;如今江南没有可乘之机,不能和当时相比。”北魏国主不听,授予司空奚斤符节,加授晋兵大将军、代理扬州刺史,派他统领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一同入侵宋国。
乙巳日,北魏国主前往灅南宫,随后抵达广宁。
辛亥日,北魏人修筑平城的外城,周长三十二里。
北魏国主前往乔山,接着向东抵达幽州。冬季十月甲戌日,返回皇宫。北魏军队即将出发,公卿大臣在监国太子(拓跋焘)面前集会商议,讨论应先攻城还是先攻占土地。奚斤主张先攻城,崔浩说:“南方人擅长守城,从前苻氏进攻襄阳,一年都没能攻克。现在用大军攻打小城,如果不能及时攻克,便会挫伤军威,敌人得以慢慢整顿军队前来增援,我们军队疲惫而敌人士气旺盛,这是危险的做法。不如分兵夺取土地,以淮河为界限,设置地方官,征收租谷,这样洛阳、滑台、虎牢就会处于我们军队的北面,断绝他们向南求援的希望,他们必定会沿黄河向东逃跑;即使不逃,也会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还担心不能擒获他们吗!”公孙表坚决请求攻城,北魏国主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奚斤等人率领两万步兵、骑兵渡过黄河,在滑台以东扎营。
当时宋司州刺史毛德祖驻守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向毛德祖告急,毛德祖派遣司马翟广等人率领三千步兵、骑兵前去救援。
在此之前,司马楚之在陈留境内聚集部众,听说北魏军队渡过黄河,便派遣使者前去投降。北魏任命司马楚之为征南将军、荆州刺史,让他侵扰宋国北部边境。毛德祖派遣长社县令王法政率领五百人驻守邵陵,将军刘怜率领两百骑兵驻守雍丘,防备司马楚之。司马楚之领兵袭击刘怜,却没有攻克。恰逢朝廷运送军用物资前来,刘怜出城迎接,酸枣县百姓王玉骑马跑去把消息告诉北魏军队。丁酉日,北魏尚书滑稽率领军队袭击仓垣,守城士兵都翻越城墙逃走,陈留太守冯翊人严棱向奚斤投降。北魏任命王玉为陈留太守,派兵驻守仓垣。
奚斤等人进攻滑台,也没能攻克,便请求增兵。北魏国主发怒,严厉斥责他们;壬辰日,亲自率领各部落五万多士兵向南出发,从关天关驶出,越过恒岭,为奚斤等人声援。
这时,西秦出连虔与河西沮渠成都交战,擒获沮渠成都。
十一月,北魏太子拓跋焘领兵出城驻守塞上,派安定王拓跋弥与安同留守京城。
庚戌日,奚斤等人加紧攻打滑台,攻克城池。王景度逃走,他的司马阳瓒被北魏擒获,阳瓒拒不投降,最终被杀死。北魏国主任命成皋侯苟儿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
奚斤等人进军到土楼攻打翟广等人,击败翟广,乘胜进逼虎牢;毛德祖领兵与他们交战,多次击败北魏军队。北魏国主另外派遣黑槊将军于栗磾率领三千人驻守河阳,谋划夺取金墉城,毛德祖派遣振威将军窦晃等人沿黄河抵御。十二月丙戌日,北魏国主抵达冀州,派遣楚兵将军、徐州刺史叔孙建率领军队从平原渡过黄河,攻占青州、兖州。宋豫州刺史刘粹派遣治中高道瑾率领五百步兵、骑兵占据项城,徐州刺史王仲德领兵驻守湖陆。于栗磾渡过黄河,与奚斤合力进攻窦晃等人,击败窦晃。
北魏国主派遣中领军代郡人娥清、期思侯柔然人闾大肥率领七千士兵,会同周几、叔孙建向南渡过黄河,在碻磝驻军。癸未日,宋兖州刺史徐琰放弃尹卯向南逃走,于是泰山、高平、金乡等郡都被北魏攻占。叔孙建等人向东攻入青州,司马爱之、司马季之此前在济水以东聚集部众,这时都投降了北魏。
戊子日,北魏军队逼近虎牢,宋青州刺史东莞人竺夔镇守东阳城,派遣使者告急。
己丑日,宋廷下诏,任命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同前去救援。庐陵王刘义真派遣龙骧将军沈叔狸率领三千人前往刘粹处,根据情况赶赴增援。西秦王乞伏炽磐征召秦州牧乞伏昙达为左丞相、征东大将军。
到了公元423年,春季,正月己亥朔日(初一),宋廷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景平。
辛丑日,宋少帝(刘义符)到南郊祭祀天地。
北魏于栗磾进攻金墉城,癸卯日,宋河南太守王涓之弃城逃走。北魏国主(拓跋嗣)任命于栗磾为豫州刺史,镇守洛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芒种 萝太弟弟如妹妹 铁血忠魂:扞卫 陵容慎儿互换,杀穿汉宫清宫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被嘎腰子前,觉醒诸天模拟器 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 卷王修仙?我选择苟命! 宗门志 净玉决 沦为肉便器:每天都被男人轮奸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天衍城:星轨织忆录 真的要扒发小的小熊内裤? 洪荒守护者可爱祖巫十三巫祖2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火影:踏上最强之路! 迷宫里的魔术师 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 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