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己亥日,南朝宋文帝前往丹徒,拜谒京陵(南朝宋皇室祖陵)。三月丁巳日,宣布大赦天下。招募各州愿意迁徙的百姓数千家,来充实京口人口。
庚寅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
夏季,五月壬午日,宋文帝回到建康。
庚寅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此时,宋文帝想要收复中原,群臣争相献策以迎合帝意、获取宠信。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其喜欢进言,文帝对侍臣说:“看王玄谟的献策,让我有了像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御史中丞袁淑对文帝说:“陛下如今应当席卷赵、魏之地,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宣告天下太平);臣恰逢这千年一遇的机会,愿呈上封禅文书。”文帝听后十分高兴。袁淑是袁耽的曾孙。秋季,七月辛未日,任命广陵王刘诞为雍州刺史。文帝因襄阳外接关中、黄河流域,想增强其物资与兵力,于是撤销江州军府,将其文武官员全部调配到雍州;湘州上缴朝廷的租税,全部供给襄阳。
九月,北魏太武帝讨伐柔然。高凉王拓跋那从东路出兵,略阳王拓跋羯儿从中路出兵。柔然处罗可汗率领全国精锐部队,将拓跋那的军队包围在数十里范围内;拓跋那挖掘壕沟坚守,双方相持数日。处罗可汗多次挑战,都被拓跋那击败。处罗可汗因拓跋那军队人少却防守坚固,怀疑北魏大军将至,于是连夜撤围离去。拓跋那率军追击,连续九天九夜。处罗可汗愈发恐惧,丢弃辎重物资,翻越穹隆岭远远逃走。拓跋那收缴其辎重,率军返回,与太武帝在广泽会师。略阳王拓跋羯儿俘获柔然百姓与牲畜共一百多万。从此柔然国力衰弱,隐匿踪迹,不敢再侵犯北魏边境。冬季,十二月戊申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
这时,沔水以北各山区的蛮族侵扰雍州,建威将军沈庆之率领后军中兵参军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等二万人讨伐,兵分八路同时进军。此前,各位讨伐蛮族的将领都在山下扎营以逼迫蛮族,蛮族得以占据山地,发射箭石攻击,官军大多失利。沈庆之说:“去年蛮族粮食大丰收,在深山悬崖中囤积了大量粮食,不能与他们长期对峙。不如出其不意,直捣他们的核心地带,必定能攻破他们。”于是命令各军砍伐树木开辟山路登山,击鼓呐喊前进,蛮族震惊恐惧。沈庆之趁蛮族恐惧时发起攻击,所到之处,蛮族纷纷奔逃溃散。
到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春季正月乙酉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洛阳。
沈庆之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多次击败雍州蛮族。依靠蛮族囤积的粮食补充军粮,前后斩杀蛮族三千人,俘虏二万八千多人,归降的蛮族有二万五千多户。幸诸山的大羊蛮族凭借险要地势修筑城池,防守十分坚固。沈庆之率军攻击,命令各军在山中连营扎寨,营寨之间开门相通,各营内挖掘水池,早晚不必到外面取水。不久,刮起大风,蛮族暗中派兵趁夜前来烧营。各军用水池中的水浇灭火焰,大量出动弓弩手从两侧射击,蛮族士兵四散逃走。蛮族占据的地势险要坚固,难以攻克,沈庆之于是设置六个戍守据点围困他们。过了很久,蛮族粮食耗尽,逐渐请求归降;沈庆之将他们全部迁到建康,编入营户(隶属于军队的户籍,承担军事劳役)。
此时,北魏太武帝准备入侵南朝宋。二月甲午日,在梁川举行大规模狩猎。宋文帝得知后,下令淮河、泗水沿岸各郡:“如果北魏军队小规模来袭,就各自坚守;大规模来袭,就带领百姓撤到寿阳。”边境戍守的侦察人员情报不准,辛亥日,北魏太武帝亲自率领十万步兵、骑兵突然抵达。南顿太守郑琨、颍川太守郭道隐都弃城逃走。
当时,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镇守寿阳,派遣左军行参军陈宪代理汝南郡事务,驻守悬瓠,城中士兵不足一千人,北魏太武帝率军包围悬瓠。
三月,因战事兴起,朝廷削减朝廷内外百官俸禄的三分之一。
北魏军队昼夜攻打悬瓠,建造了许多高楼,靠近城墙向城内射箭,箭如雨下。城内士兵只能背着门板去取水;北魏军队在冲车前端安装大铁钩,用来牵拉城墙的矮墙,毁坏了悬瓠南城。陈宪在城内修筑女墙(城墙顶部的矮墙),在城外树立木栅栏抵抗。北魏军队填埋壕沟,逼近城墙,士兵们踏着同伴的尸体攀登城墙,陈宪督促将士奋勇苦战,堆积的尸体与城墙一样高。北魏士兵踩着尸体登上城墙,双方短兵相接,陈宪斗志更加昂扬,士兵们无不以一当百,斩杀、杀伤北魏军队数以万计,城内士兵也战死过半。
随后,北魏太武帝派遣永昌王拓跋仁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驱赶从六个郡掳掠的百姓,向北驻扎在汝阳。当时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镇守彭城,宋文帝派遣秘密使者命令刘骏出动骑兵,携带三天的粮草袭击汝阳。刘骏征调彭城百里范围内的马匹,得到一千五百匹,分为五路军队,派遣参军刘泰之率领安北骑兵行参军垣谦之、田曹行参军臧肇之、集曹行参军尹定、武陵左常侍杜幼文、殿中将军程天祚等人统领,径直奔赴汝阳。北魏军队只防备寿阳方向的援军,没有防备彭城的军队。丁酉日,刘泰之等人暗中进军袭击,斩杀三千多人,烧毁北魏军队的辎重,北魏士兵四散奔逃,被掳掠的百姓全部得以向东逃走。北魏军队侦察到刘泰之等人没有后援,又率军反击。垣谦之率先撤退,士兵们惊慌混乱,丢弃武器逃走。刘泰之被北魏军队杀死,臧肇之溺水而亡,程天祚被北魏俘虏,垣谦之、尹定、杜幼文及幸存的士兵九百多人逃脱,返回的马匹四百匹。
北魏太武帝攻打悬瓠四十二天,宋文帝派遣南平内史臧质前往寿阳,与安蛮司马刘康祖共同率军救援悬瓠。北魏太武帝派遣殿中尚书任城公乞地真迎战。臧质等人击败北魏军队,斩杀乞地真。刘康祖是刘道锡的堂兄。
夏季,四月,北魏太武帝率军返回。癸卯日,抵达平城。
壬子日,安北将军武陵王刘骏被降为镇军将军,垣谦之被处死,尹定、杜幼文被交付尚方(主管制造兵器的官署,此处指罚为苦役);任命陈宪为龙骧将军、汝南、新蔡二郡太守。
此时,北魏太武帝给宋文帝写信说:“此前盖吴反叛,煽动关中、陇右地区的百姓。你又派人去引诱他,给男人送弓箭,给女人送手环、手镯;这些人不过是想骗取财物,哪有远道而来服从你的道理!你身为大丈夫,为何不亲自来夺取土地,却用财物引诱我的边境百姓?招募前往你那里的人,免除七年徭役,这是奖赏奸邪之人。我如今在这片土地上获得的百姓,与你前后从我这里获得的百姓相比,谁多谁少?
“你如果想让刘氏家族继续祭祀祖先(保住政权),就应当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给我,率领手下官员向南渡过长江。这样,我就会放弃长江以南,让你在那里居住。否则,就好好命令你的方镇、刺史、太守准备好接待的营帐器具,今年秋天我就会去夺取扬州。大势已到,我最终不会放过你。你过去向北与柔然勾结,向西与赫连氏、沮渠氏、吐谷浑结盟,向东与冯弘、高丽联合。这几个国家,我都已经消灭了。由此可见,你怎能独自存在!
“柔然的吴提、吐贺真都已死去,我如今向北征伐,先消灭这个有骑兵的敌人。你如果不服从,今年秋天我就会再次来夺取你的土地;因你没有骑兵,所以不先讨伐你。我前来的时候,你会用什么计策?是挖掘壕沟坚守,还是修筑城墙自我防卫?我会公开地去夺取扬州,不像你那样暗中行事。你派来的间谍,我已经擒获,又放了回去。他亲眼看到了这里的情况,你可以详细询问他。
“你之前派裴方明夺取仇池,得到仇池后,又嫉妒他的勇武功劳,不能容忍他;有这样的大臣还将其杀死,你怎么能与我抗衡!你不是我的对手。你常想与我决战,我也不愚蠢,更不是苻坚(淝水之战中战败的前秦君主),何时会与你决战?白天我会派骑兵包围你,晚上就在距离你百里之外的地方宿营;你们吴地人擅长夜袭营寨,你招募人来偷袭,不过行军五十里,天就亮了。你招募来的人的头颅,怎能不被我获取!
“你父亲(宋武帝刘裕)时代的旧臣虽然年老,仍有智谋策略,但如今已经被你杀尽,这难道不是上天资助我吗!夺取你的土地也不需要我动用兵器,我这里有擅长咒语的婆罗门僧人,会让鬼神把你捆绑过来。”
侍中、左卫将军江湛升任吏部尚书。江湛品性公正廉洁,与仆射徐湛之都受到宋文帝的宠信,当时人称“江徐”。
北魏司徒崔浩,自恃有才能谋略,又受到太武帝的宠信,独揽朝廷大权,曾推荐冀州、定州、相州、幽州、并州五州的士人几十人,都直接被任命为郡守。太子拓跋晃说:“此前征召的人才,也是各州郡选拔出来的;他们在职已久,辛苦劳累却未得到回报,应当先补充郡县官员,让新征召的人代理郎官职位。况且郡守、县令负责治理百姓,应当任用有经验的人。”崔浩坚持争辩,最终还是将新征召的人派往郡县任职。中书侍郎、领着作郎高允听说后,对东宫博士管恬说:“崔公恐怕难逃灾祸了!如果他坚持错误,还想在君主面前争胜,怎能承受后果!”
北魏太武帝任命崔浩监管秘书省事务,让他与高允等人共同撰写《国记》,说:“务必如实记录。”着作令史闵湛、郗标,品性乖巧奸佞,受到崔浩的宠信。崔浩曾注释《周易》《论语》《诗经》《尚书》,闵湛、郗标上奏说:“马融、郑玄、王肃、贾逵的注释不如崔浩的注释精深,请求收缴国内所有这些人的注释书籍,颁布崔浩的注释,让天下人学习。并请求下令让崔浩注释《礼记》,让后辈能看到正确的释义。”崔浩也推荐闵湛、郗标有着述才能。闵湛、郗标又劝崔浩将所撰写的《国史》刻在石碑上,以彰显其如实记录的精神。高允听说后,对着作郎宗钦说:“闵湛、郗标所做的事,哪怕只有一点点差错,恐怕也会给崔家带来灭门之祸,我们这些人也会性命难保!”崔浩最终采纳闵湛、郗标的建议,将石碑刻好立在郊坛东侧,石碑占地百步见方,耗费人工三百万。崔浩在《国史》中记载北魏先祖的事迹,内容详实,石碑立在路边,往来行人看到后都议论纷纷。北方的鲜卑贵族无不愤怒,一起向太武帝诋毁崔浩,认为他暴露了国家的丑恶之事。太武帝大怒,命令有关部门审查崔浩及秘书郎吏等人的罪状。
当初,辽东公翟黑子受到太武帝的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时,接受了一千匹布。事情败露后,翟黑子向高允请教:“君主问我,我应当如实禀告,还是应当隐瞒?”高允说:“您是君主身边的宠臣,有罪就主动坦白,或许能得到原谅,不能再欺骗君主。”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说:“如果主动坦白,罪责难以预料,不如隐瞒。”翟黑子怨恨高允说:“你为何要引诱我走向死地!”他入宫拜见太武帝,没有如实回答,太武帝发怒,将他杀死。太武帝让高允给太子讲授经书。等到崔浩被逮捕,太子召高允到东宫,趁机留他过夜。第二天早晨,太子与高允一同入朝,到宫门口时,太子对高允说:“入宫拜见君主,我会为你引导;如果君主有问,你就按照我说的话回答。”高允说:“是什么事情?”太子说:“你进去就知道了。”太子拜见太武帝,说:“高允做事小心谨慎、忠诚周密,而且地位低微;《国史》的撰写由崔浩主持,请赦免他的死罪。”太武帝召见高允,问道:“《国史》都是崔浩撰写的吗?”高允回答:“《太祖记》是前着作郎邓渊撰写的;《先帝记》(指太武帝之父明元帝的传记)和《今记》(指太武帝本人的传记),是臣与崔浩共同撰写的。但崔浩负责的事务繁多,只是总领编撰而已;至于具体撰写,臣写的内容比崔浩多。”太武帝发怒说:“你的罪过比崔浩还重,怎能活命!”太子感到害怕,急忙说:“君主威严庄重,高允是小臣,因害怕而语无伦次罢了。臣之前问过他,他都说《国史》是崔浩撰写的。”太武帝问高允:“真的像太子说的那样吗?”高允回答:“臣的罪过应当灭族,不敢说假话。殿下因臣长期为他讲授经书,怜悯臣,想让臣活命罢了,他其实没有问过臣,臣也没有说过那样的话,不敢因害怕而胡言乱语。”太武帝回头对太子说:“高允真是正直啊!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而高允却能做到!临死不改变说辞,是诚信;作为臣子不欺骗君主,是忠贞。应当特别赦免他的罪过,以表彰他的品德。”于是赦免了高允。
随后,太武帝召崔浩前来,当面责问他。崔浩惶恐困惑,无法回答。高允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说明,条理清晰。太武帝命令高允起草诏书,诛杀崔浩及僚属宗钦、段承根等人,下至奴仆小吏,共一百二十八人,全部灭五族;高允迟疑不肯起草。太武帝多次派人催促,高允请求再见太武帝一面,然后再起草诏书。太武帝让他上前,高允说:“崔浩所犯的罪,如果还有其他过错,臣不敢知晓;如果只是因为撰写《国史》触犯君主,罪不至死。”太武帝发怒,命令武士逮捕高允。太子为高允下跪请求赦免,太武帝的怒气才缓解,说:“没有这个人,又会有几千人死去。”
六月己亥日,太武帝下诏,诛杀清河崔氏与崔浩同族的人,无论亲疏远近,以及崔浩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全部灭族,其余人只诛杀本人。官兵将崔浩关在囚车中,送到城南,数十名卫士在他身上小便,崔浩的惨叫声在路上都能听到。宗钦临刑前叹息说:“高允大概是圣人吧!”
后来有一天,太子责备高允说:“人也应当知道变通。我想为你免除死罪,已经给你暗示,而你最终不听从,反而让君主如此愤怒。每次想到这件事,都让人心惊胆战。”高允说:“史官的职责,是记录君主的善恶,为后人提供劝诫,因此君主会有所畏惧,谨慎自己的言行。崔浩辜负君主的恩德,因私欲埋没自己的廉洁,因个人爱憎遮蔽公正之心,这是崔浩的罪责。至于记录朝廷的日常事务,评论国家的得失,这是史官的本职,没有大的过错。臣与崔浩实际上共同参与此事,生死荣辱,按道义不应有区别。臣确实承蒙殿下让臣再生的恩情,但违背本心以求幸免,不是臣所愿。”太子感动得露出庄重的神情,称赞高允。高允退下后,对别人说:“我不按照太子的暗示去做,是担心重蹈翟黑子的覆辙。”
当初,冀州刺史崔赜、武城男崔模,与崔浩同族但不同支;崔浩常轻视侮辱他们,因此双方关系不和。等到崔浩被诛杀,只有这两家得以幸免。崔赜是崔逞的儿子。
辛丑日,北魏太武帝向北巡视阴山。太武帝诛杀崔浩后便心生悔意,恰逢北部尚书宣城公李孝伯病重,有人传言他已去世,太武帝哀悼道:“李宣城可惜啊!”随后又说:“朕说错话了,崔司徒(崔浩)才值得惋惜,李宣城只是令人哀伤!”李孝伯是李顺的堂弟,自崔浩被诛杀后,军国大事的谋划商议都由李孝伯负责,太武帝对他的宠信仅次于崔浩。
当初,车师大帅车伊洛世代臣服于北魏,北魏任命他为平西将军,封前部王。车伊洛准备入朝觐见时,沮渠无讳阻断了他的去路,车伊洛多次与沮渠无讳交战,击败了对方。沮渠无讳去世后,其弟沮渠安周夺取了他儿子沮渠乾寿的兵权,车伊洛派人劝说沮渠乾寿,沮渠乾寿于是率领五百多家部众投奔北魏;车伊洛又劝说李宝的弟弟李钦等五十多人归降,将他们全部送往北魏。车伊洛向西进攻焉耆,留下儿子车歇镇守城池。沮渠安周率领柔然军队从小路偷袭,攻克了车歇镇守的城池。车歇逃到车伊洛身边,父子二人共同收拢残余部众,据守焉耆镇,并派使者向北魏太武帝上书,说:“臣被沮渠氏攻击,前后已达八年,百姓饥饿穷困,无法生存。臣如今弃国出逃,得以幸免的人仅占三分之一,现已抵达焉耆东境,恳请陛下赈济救援!”太武帝下诏打开焉耆的粮仓,救济车伊洛的部众。
吐谷浑王慕利延被北魏逼迫,上奏表请求进入越巂郡(今四川西昌一带)自保,宋文帝同意了;但慕利延最终并未前往。
宋文帝想要讨伐北魏,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人都表示支持;左军将军刘康祖认为“今年出兵时间已晚,请等到明年再行动”。文帝说:“北方百姓苦于北魏的暴虐统治,义兵纷纷兴起。如果驻军等待一年,会挫伤响应正义的民心,不能这样做。”
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谏说:“我们以步兵为主,北魏以骑兵为主,兵力形势上本就不敌。檀道济两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到彦之也战败而归。如今看来,王玄谟等人的能力超不过这两位将领,朝廷军队的声势也不如过去,恐怕会让王师再次蒙受耻辱。”文帝说:“王师之前两次失利,各有原因:檀道济养寇自重,到彦之中途生病。北魏所依赖的只有骑兵;今年夏季雨水充沛,河道畅通,我们乘船北上,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的北魏守军必然逃走,滑台(今河南滑县)的小股戍军,也容易攻克。拿下这两座城池后,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粮食安抚百姓,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自然难以坚守。等到初冬时节,各城防守相互衔接,北魏骑兵渡过黄河,就会被我们擒获。”沈庆之仍坚持认为不可北伐,文帝让徐湛之、江湛反驳他。沈庆之说:“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庭,耕种要问农夫,织布要问织女。陛下如今想要讨伐他国,却与白面书生商议,事情怎能成功!”文帝听后大笑。太子刘劭及护军将军萧思话也劝谏,文帝都不听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沦为肉便器:每天都被男人轮奸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芒种 净玉决 真的要扒发小的小熊内裤? 洪荒守护者可爱祖巫十三巫祖2 迷宫里的魔术师 火影:踏上最强之路! 天衍城:星轨织忆录 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 宗门志 萝太弟弟如妹妹 被嘎腰子前,觉醒诸天模拟器 陵容慎儿互换,杀穿汉宫清宫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卷王修仙?我选择苟命! 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 铁血忠魂:扞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