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视元年(庚子,公元700年)
秋季七月,朝廷在含枢殿举行献俘仪式。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赐姓武氏。召集公卿大臣共同宴饮,举起酒杯对狄仁杰说:“这是您的功劳啊。”准备赏赐他,狄仁杰回答:“这全靠陛下的神威和将帅们的尽力,我有什么功劳呢!”坚决推辞不接受。
闰七月戊寅日,太后车驾返回宫中。
己丑日,任命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李峤被罢免,改任成均祭酒。张锡是李峤的舅舅,因此太后罢免了李峤的执政之职。
丁酉日,吐蕃将领黮莽布支侵犯凉州,包围昌松县,陇右诸军大使唐休瓃与他在洪源谷交战。黮莽布支的军队铠甲兵器鲜艳华丽,唐休瓃对众将领说:“吐蕃的各位论(吐蕃官职)已经去世,黮莽布支刚担任将领,不熟悉军事,他手下都是权贵大臣的子弟,看起来像是精锐部队,实际上容易对付,请允许我为各位击败他们。”于是身披铠甲率先冲入敌阵,六战六捷,吐蕃军队大败而逃,杀敌二千五百人,擒获两名副将后返回。
司府少卿杨元亨、尚食奉御杨元禧,都是杨弘武的儿子。杨元禧曾冒犯过张易之,张易之对太后说:“杨元禧是杨素的族人;杨素父子是隋朝的叛逆之臣,他们的子孙不应在宫中任职供奉。”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壬寅日,下制书:“杨素及其兄弟的子孙都不得担任京官。”将杨元亨降职为睦州刺史,杨元禧降职为贝州刺史。
庚戌日,任命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大使,攻打吐蕃。
庚申日,太后想要建造大佛像,让天下的僧尼每天捐出一文钱来资助这项工程。狄仁杰上奏疏劝谏,大致说:“如今的寺庙,规模超过了皇宫。工程不能役使鬼神,只能依靠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要从地里产出,不损害百姓,又能从哪里获取呢!”又说:“游方僧人都依托佛法,误导百姓;街巷里动不动就有经坊,集市上也建起寺庙。他们教化诱导百姓的急切程度,比官府征收赋税还厉害;举办宗教仪式所需的物资,比皇帝的诏令还严格。”又说:“梁武帝、简文帝施舍无度,等到三淮地区战乱纷起,五岭地区硝烟弥漫,寺庙遍布街道,却无法挽救国家危亡的灾祸,僧人布满道路,哪里有前来救援君王的军队!”又说:“即使收敛僧尼的钱财,也不够工程所需的百分之一。佛像高大,不能露天摆放,即使覆盖百层殿堂,还担心不能完全遮蔽,其余的廊屋楼阁,也不能没有。如来佛祖设立教义,以慈悲为根本。难道愿意劳累百姓,来保存这种虚假的装饰吗?”又说:“近来水旱灾害频繁,当前边境尚未安宁,如果耗费官府钱财,又耗尽人力,万一某个地方发生危难,将用什么去救援呢!”太后说:“您教导我做善事,我怎么能违背呢!”于是停止了这项工程。
阿悉吉薄露反叛,朝廷派遣左金吾将军田扬名、殿中侍御史封思业前去讨伐。军队到达碎叶城,薄露在夜间到城边抢劫后逃走,封思业率领骑兵追击,反而被他打败。田扬名率领西突厥斛瑟罗的部众攻打薄露的城池,十多天没有攻克。九月,薄露假装投降,封思业引诱他前来并将其斩杀,于是俘虏了他的部众。
太后信任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大臣们没有人能比得上,常常称他为“国老”而不直呼其名。狄仁杰喜欢在朝廷上直言进谏,太后常常委屈自己听从他的意见。曾经跟随太后出游,遇到风吹落了狄仁杰的头巾,马受惊狂奔不止,太后命令太子追上去拉住马缰绳并把马拴好。狄仁杰多次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退休,太后都不允许。狄仁杰入朝觐见时,太后常常阻止他行跪拜之礼,说:“每次看到您跪拜,我也感到身体疼痛。”还免除了他在宫中值夜班的任务,告诫他的同僚说:“如果不是军国大事,就不要去麻烦狄公。”辛丑日,狄仁杰去世,太后痛哭着说:“朝堂空了啊!”从此以后,朝廷遇到大事,众人有时不能决断,太后就会叹息说:“上天夺走我的国老太早了啊!”
太后曾经问狄仁杰:“我想找一位贤才任用,谁合适呢?”狄仁杰说:“不知道陛下想任用他做什么?”太后说:“想任用他为将相。”狄仁杰回答:“论文采渊博、含蓄宽容,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一定要找卓越出众的奇才,那么有荆州长史张柬之,这个人虽然年老,但有宰相之才。”太后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几天后,太后又问狄仁杰,狄仁杰回答:“之前推荐的张柬之,还没有被任用呢。”太后说:“已经提拔他了。”狄仁杰说:“我推荐的人可以担任宰相,不是司马啊。”于是太后升任张柬之为秋官侍郎;过了很久,最终任用他为宰相。狄仁杰还曾经推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人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几十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的人才,都在您的门下了。”狄仁杰说:“推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初,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有惠民的政绩,百姓为他建立了生祠。后来他的儿子狄景晖担任魏州司功参军,贪婪残暴,成为百姓的祸害,人们于是毁掉了狄仁杰的塑像。冬季十月辛亥日,任命魏元忠为萧关道大总管,防备突厥。
甲寅日,太后下制书恢复以正月为十一月,一月为正月,大赦天下。
丁巳日,纳言韦巨源被罢免,任命文昌右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韦安石是韦津的孙子。当时武三思、张易之兄弟专权,韦安石多次当面指责他们。曾经在宫中侍奉宴饮,张易之带领蜀地商人宋霸子等人在座中一起赌博。韦安石跪下上奏说:“商人是低贱之人,不应该参加这样的宴会。”回头命令手下人将他们赶出去,座中的人都吓得变了脸色;太后因为他言辞正直,慰劳勉励他,同僚们都赞叹佩服他。
丁卯日,太后前往新安;壬申日,返回宫中。
十二月甲寅日,突厥劫掠陇右各监牧的马匹一万多匹后离去。
当时禁止屠宰的禁令还没有解除,凤阁舍人全节人崔融上奏,认为:“宰杀牲畜、猎捕禽兽,是圣人在典礼中规定的,不能废除。另外,江南人吃鱼,河西人吃肉,一天也不能缺少;富贵人家没有改变饮食习惯,贫穷人家却难以忍受,况且贫贱之人依靠屠宰为生,即使每天处死一个人,终究不能断绝屠宰,只会助长恐吓勒索、奸诈欺骗的风气。执政者如果顺应季节月令,合乎礼经规定,自然万物就能顺应其生长规律,人们就能满足其本性需求了。”戊午日,太后恢复开禁屠宰,祭祀时使用牲畜祭品如旧。
长安元年(辛丑,公元701年)
春季正月丁丑日,因为成州上报说出现了佛的足迹,太后改年号为大足。
二月己酉日,任命鸾台侍郎柏人李怀远为同平章事。
三月,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锡因主持选官时泄露宫中言语、贪赃数万之罪,应当斩首,临刑前被赦免,流放循州。当时苏味道也因事与张锡一起被关进司刑狱,张锡骑着马,神色自若,住在三品院,帷帐屏风、饮食起居,与平时没有区别。苏味道步行到关押之处,席地而卧,只吃蔬菜素食。太后听说后,赦免了苏味道,恢复了他的官职。
这个月,下了大雪,苏味道认为是吉祥的征兆,率领百官入宫祝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阻止他们说:“三月下雪是瑞雪,那么腊月打雷就是瑞雷吗?”苏味道不听。入宫后,只有王求礼不祝贺,进言说:“如今阳气散发,草木生长茂盛,而寒雪成灾,怎么能诬陷说是吉祥之兆!祝贺的人都是谄媚阿谀之辈。”太后因此停止了朝会。
当时又有人献上三足牛,宰相们再次祝贺。王求礼大声说:“凡是事物反常都是妖异。这三足牛象征着君主不得其人,政令教化不能推行的征兆。”太后为此面露不悦。
夏季五月乙亥日,太后前往三阳宫。
任命魏元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防备突厥。
天官侍郎盐官人顾琮为同平章事。
六月庚申日,任命夏官尚书李迥秀为同平章事。
李迥秀生性极为孝顺,他的母亲原本出身低微,妻子崔氏常常呵斥婢女,母亲听到后很不高兴,李迥秀立即休了崔氏。有人说:“您的妻子虽然不避嫌疑,但过错还没到七出之条,为什么这么快就休了她!”李迥秀说:“娶妻本来是为了奉养母亲,如今她违背母亲的意愿,我怎么敢留下她呢!”最终还是休了崔氏。秋季七月甲戌日,太后返回宫中。
甲申日,李怀远被罢免为秋官尚书。
八月,突厥默啜侵犯边境,太后任命安北大都护相王为天兵道元帅,统领各路军队攻打他,军队还没出发,突厥就退走了。
丙寅日,武邑人苏安恒上奏疏说:“陛下恭敬地接受先帝的托付,接受太子的推让,敬奉上天、顺应民心,已经二十年了。难道没有听说过帝舜让位于禹、周公归还政权给成王的事吗!舜和禹只是同族亲属;周公和成王,也没有离开叔父与侄子的关系。同族亲属怎么比得上儿子的亲爱,叔父怎么比得上母亲的恩情?如今太子尊崇孝敬之道,年纪和德行都已成熟,如果让他执掌皇位,与陛下亲自执政有什么不同!陛下年事已高,德行尊崇,对皇位已经感到厌倦,国家政务繁重,耗费心神,为什么不把皇位禅让给太子,让自己的圣体得以安养呢!自古以来治理天下的人,没有见过两个姓氏同时称王的,如今梁、定、河内、建昌诸王,承蒙陛下的荫庇,都得以封王。我认为在陛下千秋万岁之后,这对国家不利。请求将他们降为公爵侯爵,任命为清闲的官职。我还听说陛下有二十多个孙子,如今没有丝毫的封地,这不是长久之计。请求分封土地让他们为王,选择师傅教导他们孝敬之道,让他们辅佐周室(指武周),保卫皇家,这才是美好的事啊。”奏疏呈上后,太后召见了他,赐给他食物,慰问劝谕后打发他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后年事已高,国家政事大多委托给张易之兄弟;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这件事。张易之向太后告状,九月壬申日,太后逼迫他们三人自杀。武延基是武承嗣的儿子。
丙申日,任命相王主持左、右羽林卫大将军事务。
冬季十月壬寅日,太后向西进入关中,辛酉日,到达京城长安;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长安。
十一月戊寅日,将含元宫改名为大明宫。
天官侍郎安平人崔玄暐,生性耿直,从不谋求拜见权贵。执政大臣厌恶他,将他改任为文昌左丞。一个多月后,太后对崔玄暐说:“自从你改任官职以来,我听说令史们设斋宴自行庆贺。这是想要大肆进行奸邪贪婪之事啊,现在恢复你的原职。”于是重新任命他为天官侍郎,还赏赐他彩帛七十段。
任命主客郎中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
在此之前,凉州南北边境不过四百多里,突厥、吐蕃每年都突然兵临城下,百姓深受其苦。郭元振开始在南部边境的硖口设置和戎城,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控制了战略要地,拓展凉州疆域一千五百里,从此以后,敌人不再能兵临城下。郭元振又命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垦屯田,充分利用水陆资源。过去凉州的粟麦每斛价值数千钱,到李汉通组织开垦屯田后,一匹细绢可以买数十斛粮食,积累的军粮可供数十年使用。郭元振善于安抚驾驭军民,在凉州任职五年,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敬畏仰慕他,政令畅通,牛羊遍野,路不拾遗。
长安二年(壬寅,公元702年)
春季正月乙酉日,朝廷首次设立武举考试。
突厥侵犯盐州、夏州。三月庚寅日,突厥攻破石岭关,侵犯并州。任命雍州长史薛季昶代理右台大夫,担任山东防御军大使,沧、瀛、幽、易、恒、定等州的各路军队都受薛季昶调度指挥。夏季四月,任命幽州刺史张仁愿专门主持幽州、平州、妫州、檀州的防御事务,仍然与薛季昶相互配合,以抵御突厥。
五月壬申日,苏安恒再次上奏疏说:“我听说天下是唐高祖、唐太宗的天下。陛下虽然占据正统地位,实际上是依靠唐氏的旧基业。如今太子已经召回,年纪和德行都已成熟,陛下贪恋皇位而忘记母子之间的深厚恩情,将来有什么脸面去见唐家的宗庙,有什么诏书去拜谒太宗的陵墓?陛下为什么日夜积累忧愁,不知道时光已经不多了!我愚钝地认为,天意人事,都将回归李家。陛下虽然安稳地坐在皇位上,却不知道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走向反面,容器满了就会倾覆。我怎么会吝惜自己一时的性命,而不去安定天下呢!”太后也没有治他的罪。
乙未日,任命相王李旦为并州牧,兼任安北道行军元帅,魏元忠担任他的副职。
六月壬戌日,征召神都留守韦巨源前往京师长安,由副留守李峤接替他的职务。
秋季七月甲午日,突厥侵犯代州。
司仆卿张昌宗兄弟权势显赫,倾动朝野。八月戊午日,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上奏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太后下制书不允许;壬戌日,又再次请求,才赐封张昌宗为邺国公。
太后下敕书:“从今以后,有人告发扬州叛乱及豫州、博州残余党羽的,一概不予追究,朝廷内外官府不得受理此类案件。”
九月乙丑朔日,发生日食,日食程度未全食,形状如钩,神都洛阳可见全食过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性福妈妈的一生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躲缠郎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青宫十一年 回忆并未蹉跎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人,不准说咪邪恶!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藏在心跳里的诗9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无敌纨绔丹帝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