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报纸,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太祖皇帝虽然取消了宰相,但太祖皇帝也知道,如果失去民心,他的皇帝宝座也会塌圮的。因此,在君、臣、民三者的关系上,太祖皇帝认为“民”是“中心”。
几名学者讨论说道。
“太祖皇帝说:联闻天为民而生君,君为民而职臣,臣体君心而问民瘼,宜乎职焉。可见太祖皇帝认为君、臣都是为民而设。”
“太祖皇帝说这是天意。”
“士农工商之所以愿情当差,办纳税粮,使为官者不养蚕、不耕田、不冒寒暑,有衣穿、有饭吃、快活在公房底下坐着,都只是为皇帝设官分职保守他性命。”
“如果当皇帝的所为一有不当,上违天意,下失民心,驯致极而天怒人怨,未有不死亡者,当官的用了百姓钱粮,不与百姓分辨是非颠倒,又多科重敛,遇着词讼,又将是的做了不是,不是的做了是,如此不公事,鬼神不肯饶他,必是犯了。”
“太祖皇帝深信所畏者天,所惧者民的信条,终生都是如此行事,可见太祖皇帝爱民之深。”
后世有人说朱元璋背叛了自己的农民身份。
但是他们忘记了。
朱元璋必须脱离原来的身份,才能治理好国家。
是不是农民离开了土地,一定要继续当农民,创办的公司,才不算脱离原来的阶级,这样又如何去创办。
更不去了解朱元璋做的事,做事的背景,以及朱元璋说过的话,并且他的思想是什么样的。
只有“民足”才能“国富”。
只有“民安”才能“国固”。
否则就会“乱由是生”,“祸败遂至”。
“治民犹治水。治水者顺其性,治民者顺其情。人情莫不好生恶死,当省刑罚、息于戈以保之。莫不厌贫喜富,当重农时、薄赋敛以厚之。莫不好佚恶劳,当简兴作、节徭役以安之。若使之不以其时,用之不以其道,但抑之以威,迫之以力,强其所不欲,而求其服从,是犹激水过颡,非其性也。”
朱元璋是这么说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
已经能够从人的“情”“性”“欲“的角度考察百姓的好恶、喜厌,并以此作为制定省刑、薄赋、轻徭政策的依据。
这样的品德,放在后世又有多少官员能做到?
有多少官员能把老百姓喜欢的,厌恶的放在心里,并且按照老百姓们的想法去制定政策?
在十四世纪,一个出生在元朝的农民。
已经脱离了原旧奴隶社会的落后观,哪怕是时代的局限性,也已经是有史以来,新中国之前的明君,无出其右。
所以不少的百姓,对于报纸上的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不太满意。
因为生活困难临时求助院只针对工人。
学者们也开始了探讨。
比较起普通的百姓,学者们能从全局去考虑,看出这道政策其中的道理。
说穿了。
大明的生产力不足,无法兼顾所有,只能从最需要的群体开始,而不是一开始就普及所有人群。
先救急。
一些学者在报纸上出声支持,引发了更多的不满。
永乐二年冬。
户部向天下公布数据。
辽东行省、北平行省、大宁行省、开平行省、塞南行省、山西行省、陕西行省、西域行省、亦力把里行省、山东行省、河南行省、四川行省,湖北行省,湖南行省、应天行省、浙江行省、江西行省,广东行省、广西行省、贵州行省、云南行省,交趾行省。
二十二行省一京城。
人口一亿零五十三万六千余人。
另有奴儿干都司,塞北都司,东察合台都司(安西都司),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占城都司,大员都司,撒马尔罕都司共八大都司。
在报纸的下方,有一道遗产税的政令。
遗产金额高于一千元元低于五千元元粮票者,征收百分之五的遗产税;遗产金额高于五千元,低于一万元者,征收百分之十的遗产税。
遗产金额高于一万低于五万元者,征收百分之十五的遗产税;遗产金额高于五万元低于十万元者,征收百分之二十的遗产税。
遗产金额高于五十万元者,征收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
天下商行哗然。
老百姓们看到报纸也忍不住的感慨。
朝廷可真会收钱。
不过他们自个倒没说什么。
五千元啊。
普通工人一年也才十几元的收入,几百年不吃不喝才能有五千元,许多小行商一辈子都攒不到五千元呢。
最大反应的是大商人们。
(本章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从拒绝女朋友安排开始 万亿生父找来,让我和王多鱼比败家! 苟在诊所练医术 美利坚大法官 穿越雨化田,开局葵花宝典大圆满 武侠:开局获得一甲子内力! 月亮不及你 让你流浪,你成全国旅游形象大使 FBI神探 官海迷途 开局被校花女友抛弃,我娱乐圈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名人包子铺 交易人牙子,我的夫人是女帝? 最强暴君 闺女惨死后,年代老实人爹觉醒了 仙帝重生:开局甩了恶毒女友 我是阴间地下主 鸿途多娇 妖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