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阿根廷帝国崛起罗莎 > 第379章 雪灾和火箭(第7页)

第379章 雪灾和火箭(第7页)

与其他传统行业不同,作为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行业其实拼的就是拼效率、产能和成本,强者越强,但后来者并非没有机会崛起。

圣赫塞决心拿下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挖掘了一批汽车工业公司,让更多阿根廷人开上便宜的汽车。

科恩内阁成立国家汽车工业厅,用于改进汽车工业政策和扶持汽车工业,

国产汽车供应链搞起来了,也有机会挑战一下世界前十的汽车公司。

市场是很关键的,大市场才能培育大汽车公司,未来欧洲最强大的三大汽车集团,大众,奔驰,宝马就是靠着联邦德国崛起,英国,法国,意大利的汽车工业却慢慢衰落,不管是菲亚特,还是标致雷诺,都在竞争中失败。

日本本土汽车市场也不差,后世崛起了本田,丰田,日产汽车三雄。

美利坚本身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也有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巨头,克莱斯勒衰落后,由特斯拉接棒。

本土的山寨大王雷顿汽车,推出了几款性能价格不错的面包车品牌和小型汽车品牌LEtoN,实力更加壮大。

雷顿汽车开发新款帕姆帕车c1,价格只需950美金,价格远远低于菲亚特600,而且比雷顿200改进型价格还低300美金。

一经发售就迅速火爆市场,这款小汽车不仅省油,质量还可以,就是小了点,后排可放2筐牛肉。

主打军绿色和白色,黑色三款,控制在文官月薪的10倍左右,价格还是相当不错的,一些中产甚至有点富裕的人都能买的起。

首月销量就超过5600辆,而且还在迅速增加,迅速成为阿根廷汽车行业的爆款。

比养一匹马还便宜,后排能装全家周末的烤肉这些广告词也风靡阿根廷。

这款外观不错,价格不错的国民神车,成为阿根廷自研国产化最高的小汽车,显示出雷顿汽车强大的研发能力。

后续雷顿汽车还要推出c2改进型,t1皮卡版,还有三厢车版本,彻底取代菲亚特600的地位。

还有研发能力出色的圣马丁汽车,汽车开始与全零件进口组装的福特汽车,IKA汽车建立合作。

本土汽车公司与整车进口的通用汽车,标致汽车,雪铁龙汽车,梅赛德斯汽车,日产汽车,丰田汽车对着干。

高关税迫使部分企业丰田汽车、大众汽车妥协合作,但核心技术仍不转移。

阿根廷外资持股上限放宽至49%,让更多外国资本愿意进入阿根廷。

科恩内阁选择扶持本土汽车公司,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本土汽车工业的技术。

圣马丁汽车尝试推出性能接近外资竞品的轿车,但因为技术积累不足,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一些本土汽车公司引进低端车型,如罗德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合作,引进甲壳虫生产线,逐步本土化零部件。

菲利普汽车与丰田汽车合作,大量生产1.5L的经济型汽车和1.5L的微型卡车,与圣马丁汽车同台竞技。

丰田还帮忙培训阿根廷工程师,菲利普汽车发展起来后,基于丰田平台开发自主品牌车型,出口到南美邻国,产量和销售量都迅速增加。

背靠迪特利亚财团的迪特利亚汽车与英国bmc汽车公司合作生产迪特利亚1500车型,试图进行本土化改进与福特汽车竞争,技术完全依赖英国授权,发展越来越落后。

汉斯格拉顿汽车,巴鲁特汽车公司也越来越落后。

厉害的阿根廷本土汽车公司就如雷顿,圣马丁和菲利普,以及罗德汽车,选择从便宜车型搞起,而不是硬碰硬。

1.5L微型卡车,经济型轿车,柴油版越野车都搞得出来。

国营拉潘帕汽车整车业务亏损,拉潘帕t4皮卡d6轿车,油耗高、质量差,故障率高,靠各地官方订单存活。

最终选择停产亏损车型,出售整车生产线和多余工厂获取资金,解散设计、营销等团队,聚焦生产与研发,销售通过代理模式。

接手整车工厂的是一家波斯裔大型财团,重组了一家名为潘帕汽车的公司,也开始搞廉价汽车,准备搞价格战。

整体员工数量从9200人降低到5100人,营收降低三分之一,利润却增加了50倍,成为阿根廷排名前5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更名为布兰卡汽车零部件公司,成为阿根廷第一家退出整车制造行业的公司。

布兰卡零部件公司转型柴油机研发,生产轻型柴油机和省油汽车发动机,自建铸铁缸体生产线,与农用汽车、小型工程机械以及中小马力拖拉机厂建立合作,还为其他汽车公司生产车身和底盘,短短一年扭亏为盈。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一辆猎鹰汽车被精密仪器造型的展示架高高架起,以显示这款新车精密的做工和优良的性能。

福特是阿根廷最早布局的外资汽车企业之一,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帕切科将军工厂是福特汽车南美核心生产基地,不仅生产乘用车,还承担部分出口任务。

不仅是阿根廷的越来越壮大的中产阶层对猎鹰汽车非常推崇,行政部门也被这款轿车的表现所折服,尤其是它的空间和可靠性,非常符合公家部门对于中高级公务用车的需求。

而大部分外资汽车公司采用全进口形式,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则是进口零部件组装,价格昂贵,给雷顿汽车和圣马丁汽车生存空间,本土汽车工厂产量已经达到39万辆规模,而且开始了本土进化。

科恩内阁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土汽车工业幼苗,同时以税收优惠吸引外资设厂,形成本土低价车和外资中高端车的二元市场结构。

这种政策导致外资企业更倾向整车组装而非技术转移,但也给了本土汽车公司生存和发展空间。

除了民用汽车,军用汽车的发展也是推动阿根廷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阿根廷军方对重卡,装甲车辆,和坦克的需求促进了重型卡车和柴油机的发展。

(本章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都市打脸狂人  赘婿天医  网络创世神:开局遭遇背叛  我的姐姐是玖辛奈  狂帝归来  综艺我为王  异种龙神  我在名侦探世界打酱油  私密曝光:我竟有五个美女姨妈  特种兵:我可以融合历史牛人升级  都市镇国天医  我会敲奇观  大明最后一个忠臣  不想当大将的我选择佛系(宸庭)  我给功法贴词条  高校之洛清宁  我的召唤物很奇怪  这个武圣超有素质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女总裁的绝世战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