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为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治吏严格,嫉恶如仇。
有一小吏从库房出来,张咏见他鬓角头巾下藏有一枚铜钱,便把他拦下来盘问。小吏道:“这是库房里面的钱。”
张咏大怒,命令衙役用大杖打他。小吏甚是恼火,道:“一枚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杖责我?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
张咏的暴脾气立马上来了,他拿过笔来,当即写判决书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天偷一钱,一千天就是一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张咏走下台阶,挥剑立斩小吏,随后向御史台上书自我弹劾。这是张咏在崇阳烧的第三把火,“一钱诛吏”。
张咏知崇阳县,一不爱财,二不好色,三不聚赌。关注民生,扶植农桑,恩威并用,罚贪饕,扬清风,清正廉洁,治县有方,民畏而爱之,是难得的清官好官。崇阳人建乖崖亭,立乖崖碑,褒其功德,传颂至今。
由于政绩卓著,张咏先后担任太子中允、通判麟州、秘书丞、浚仪县令等职务。
太宗闻其有才干,淳化元年(99o),四十五岁的张咏被提拔为湖北转运使,淳化四年(994),提为枢密直学士,同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兼掌三班院,成为皇帝依赖的近臣。
张咏曾言:“事君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忠不言已效,公不言己能,斯可以事君矣。”
张咏侠义中带有刚猛果敢之气的性格,让太宗大为赏识。在巴蜀动荡,叛民四起之际,遴选成都官员时,太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主政四川
张咏出身寒卑,深知百姓乱世痛楚,外调为益州知州,推己及人,他对农民叛乱进行深入反思。
“皇天诏龙司下土,谷苗乾死天未雨。如何不念苍生苦,村落廉廉椎旱鼓。”天灾干旱,还是外部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农民赋役沉重、地主豪强兼并民田,巧取豪夺,官家垄断茶、盐、布帛经营,为了活命,农民铤而走险。
“活人性命由百谷,还须着意在耕农,惩奸济美号长材,来救黎元暗中苦,更禁贪官与豪吏,愍农之道方始行。”张咏对症下药,整饬吏治,兴利除弊,改善民生,稳定政局。他上奏太宗,希望朝廷能够宽厚待民,化反贼为良民,让起义群众归顺返乡,回家各务其业。
张咏治蜀,匡正积弊,扫荡陋习,威惠相济,狠抓稳定、民生、发展三件大事。为了让百姓得以维持生计,多一条谋生之路,张咏还默许了百姓贩卖私盐。在张咏的努力下,朝廷撤除博买务机构,取消了对蜀地茶、盐、布帛的专营。
张咏致力于改善民风、教化百姓。蜀地士子们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入仕,张咏鼓励士人参加科举,谋取功名。当时益州有张及、李畋和张逵三位名儒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
“才雄扬子云,古称蜀川秀,千载遗英声,三贤继其后,文章积学成,孝友亦天授,远郡得充庭,期将免固陋。”在张咏动员下,三人都参加了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士子们从此懂得了进取,大大推动了益州的学习之风。
百姓有来投诉的,张咏明辨真假,立即作出裁决,都能确实无误,民众都很佩服这位张大人。李畋问张咏有何妙诀,张咏道:“人都有主观好恶,会扰乱我的视听,我们要做的就是多问,问到君子就可以知道其人是君子,问到小人就可以知道其人是小人。人都有所偏党,虽然有些隐瞒,只要多加询访了解,就没有什么不能明白的了。”明朝南中三贤相之一的高弘图曾感慨道:“张公真绝世聪明之人也。”
当时民间讹传,说有一白头翁午夜时专吃小孩,全郡的人都信以为真,一到晚上,大街上连个行人都没有。张咏得知后,立即组织人员,侦破调查,处死造谣者,老百姓这才得以安心出行。
张咏道:“妖讹之兴,沴气乘之,妖则有形,讹则有声,止讹之术,在乎识断,不在乎厌胜也。”谣言兴起的时候,灾气就会乘机危害当地。妖怪会有形状,谣言会有声音,制止谣言的办法,在于判断识别,而不在于求神厌胜。
王小波、李顺起义后,朝廷规定凡是到蜀地为官的,都不许带家属。张咏到成都做知州,也是单骑赴任。
一群大老爷们,身边没个女眷,生活起居都不好料理,同时也无法排解身心苦闷。“人世贪名岂是闲,几回思算几凄然。故乡路远不得信,寒月夜来还复圆。”
部属惧怕张咏,也不敢娶妾侍、买婢女。床前听闻鹧鸪声,北客南来心未稳,不是伤情即断魂。
张咏不仅关心庙堂,也关心厅堂,很体贴下属的实际困境,于是公开叫人张罗着自己先买了几名侍姬,下属这才敢置纳侍姬了。
四年后,张咏回京任职,临走时,将几名侍姬的父母叫来,自己出钱为众侍姬择偶嫁人。张咏洁身自好,这些侍姬的丈夫都大为感动,原因是他们所娶到的娘子都还是处子之身。
有一位参军,年老多病,办事不力,张咏责备他“为何不辞职?”
第二天,参军向他递交辞呈并赋诗道:“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好诗啊!”张咏大为称赏,猛然醒悟,自己做错了,于是当面向参军赔礼道歉,和他携手上厅,陈设酒筵,执意将其留下,以上宾之礼相待,并向上级作了推荐。为此,大才子苏东坡曾感慨道:“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
张咏性子直,个性乖张怪癖。宋僧人文莹所著《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在成都街头吃馄饨,低头进食时,头巾上的带子垂落到了碗里,他把带子甩上去,低头再吃。不一会儿,带子再次掉入碗中,如此反复数次,张咏的火爆脾气上来了,他干脆解开头巾,一把扔到碗里,气冲冲地道:“吃,吃,吃,让你一次吃个够!”说完径直起身而去。
张咏不拘小节,讨厌繁文缛节,生平不喜欢宾客向他磕头跪拜,可这是官场礼节,由不得你随意破坏。有客人来时,总是叫人先行通知免拜。如果客人执意跪拜,张咏便大发脾气。
张咏觉得这招还不管用,那就来点狠的,有次客人前来,他扑通一声,对客人先行跪拜。来人大为惶恐,连磕十几个头,狼狈不堪,场面也一度十分尴尬。张咏就是这样一个率真随性的山东大汉。
张咏在益州,多举并施,安抚民心,恩威并举,蜀地得到有效治理。那些当初还想着造反解决生计问题的贫民,渐渐又回到了土地上去,大量的荒田得以复耕,官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得以化解。蜀人对他既敬畏又爱戴,人们争相传颂他的故事,甚至还把他的故事刻成书来卖。
至道元年(995)十一月,太宗觉得蜀地已定,遂召王继恩回京,以峰州团练使上官正、右谏议大夫雷有终并为西川招安使。
至道二年(996),张咏的母亲病逝,按照礼制,张咏当辞官回家守孝。太宗以川蜀尚未安定为由,要求张咏继续留任成都。
张咏上表,请求免除峡路各州百姓去年拖欠租税,太宗准奏。九月,朝廷又下诏,令川峡各州百姓家里先前藏有兵器者,限定百日内全部上交官府,藏匿不交者杀无赦。
◆皇上万岁
五代十国时期,蜀地在后主孟昶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综合国力和富庶程度居各国之首。蜀地百姓和当地的官兵非常想念当年后主孟昶时的富足生活,觉得张咏如果做了川蜀之主,肯定不会比孟昶差。于是,官兵们私下串通,决定在张咏阅兵之时,推举他作皇帝,逼张咏就范。
到了阅兵时间,士兵们阵列整齐,斗志昂扬,张咏骑着战马,威风凛凛地来到军阵之前。还没等张咏下马,众将士便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咏可是个忠臣孝子,根本无意谋反,这下子可让他好生为难,传出去就是杀头之罪,他的心一下子就提到嗓子眼了。他急中生智,翻身下马,对着东北方京师开封的方向,附身便拜,口中同样大呼三声“万岁”,然后若无其事地上马走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拥立事件,就这样被张咏轻描淡写地给平息了,官兵众将士顿时大眼瞪小眼,好尴尬啊。
◆平定兵变
至道三年(997)八月,西川都巡检使韩景祐对手下要求严苛,动辄打骂,上下级之间关系搞得很紧张。帐下军官刘旰率西川戍卒策划作乱,趁着夜色带领几十名心腹冲入驿馆,袭击韩景祐。韩景祐睡觉时很机警,见情况不妙,翻墙逃走了。
刘旰没有去追韩景祐,而是带着部下抢劫了怀安(今四川金堂南),后又劫掠汉州(今四川广汉)、蜀州。附近州县的山匪听闻,纷纷加入叛乱队伍,几天时间,聚集了数千人马。刘旰兵变,“三日而四郡不守,五日而两川震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法时代:我创办修仙大学 和前男友的死对头闪婚 末世之不归路 万灭纪元 长流缘何入长流 离婚后,封爷每天求复合缠得要命 花滑:不拿冠军就要被迫继承家业 九轮十恋:剑舞天衍 鸡毛蒜皮的农门生活 我有一座科技屋 一起穿越的前夫成了万人迷 玄道封天 [封神]欺负小狐狸是要火葬场的 我在战国搞游戏 老师别误会,我没叫你老婆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坐拥九大王座的我,举世无双 隐士是如何练成的 难缠 吞噬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