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别人不信,梅芳紧接着道:&ldo;冬青还紧张兮兮的,再三叮嘱我不要把这个独门秘方说出去,是她跟上京的宫廷点心师学来的,要不是翠枝姐帮腔,冬青都不愿意告诉我为什么。&rdo;
&ldo;嘶……&rdo;赵氏细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梅芳虽然性子软好拿捏,但不是傻子。
要是冬青和翠枝诓骗她,绝无可能毫无破绽,梅芳应该能看出些端倪。
而且按梅芳的描述,冬青疑心很重,不愿意相信她们家的人,最后还是相处时间长的翠枝帮腔,才让冬青信了梅芳。
这几年下来,翠枝与梅芳的关系确实要近一些。
当初妞妞出生,恰逢闹蝗灾,翠枝都用旧衣裳给妞妞裁了身小袄子。
赵氏一咬牙,道:&ldo;行,咱家有的是花椒,麻油也还有一瓶,应该够用,梅芳你把别的要用的材料都记清楚,咱们去买回来,就着手做这个点心。&rdo;
梅芳心里也很是顾虑,想了想,道:&ldo;不如这样,把材料买回来,先做一些试试水,少做一点,不行再做二说。&rdo;
&ldo;得,这次梅芳做得好。&rdo;王氏赞赏的看了梅芳一眼。
她的三个儿媳,就只有梅芳比较好拿捏。
小赵氏之前还好,毕竟是本家,跟她一条心,可惜后来因为冬青,小赵氏跟她生了些间隙。
至于二儿媳艳芳,赵氏最看不顺眼,不管她说什么艳芳都梗着个脖子,不顺从不反驳,让她无法下手,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
这边李老汉一家吃过晚饭,大狗和李老汉坐在院子里吹风,王氏帮着翠枝收拾点心,准备明天出摊。
瑾瑜与冬青回了屋,将陈君然今日点的作品放在桌上,借着烛光观摩。
陈君然已经为点画配了绣线,大多以黑色和灰色的绣线为主,白色点缀,对照着看下来,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以冬青的眼光看来,陈君然的作品意境脱俗高雅,瑾瑜的就相对俗了些。
瑾瑜则觉得陈君然的作品少了市井气息,毕竟在明山镇,大家的审美还是偏向各种吉祥喜庆的花色,鲜艳一些比较讨喜。
瑾瑜给冬青解释了一番,提笔添了几个花色,将绣线重新配色,又是一幅颜色新鲜的绣品。
冬青笑着摇了摇头,旁人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称之为神来一笔。
而瑾瑜,硬是几笔把别人清醒脱俗的画作落了俗。
不知道明日陈君然看到自己的作品变了个样,心里会怎么想。
&ldo;这叫因地制宜,小傻瓜,这幅绣品是上河村一个猎户订的,要拿回去绣了给儿子新房做点缀,拿幅黑白相间的作品过去,他不懂鉴赏,只会犯了他的忌讳。&rdo;
瑾瑜弯腰卷起底布,&ldo;日后接触面广了,也许会用得上磅礴大气脱俗的风格,现在不行,不信你去问爹娘大哥和嫂子,他们一定觉得后面这样好看。&rdo;
&ldo;也对……&rdo;冬青无话可说,确实是这么个理,这里没有谁会喜欢在婚房里摆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山水画。
瑾瑜将布料收好,拿出纸笔坐定,&ldo;今日我与陈君然讨教了一下考试内容,他说经义一定要按照注解来做,千万不能自由发挥,看样子我应该去买一本《四书集注》。&rdo;
冬青点头,&ldo;嗯,我虽看过这四书五经,也大体理解其义,但术业有专攻,我当初看不是为了参加科举,有不少欠缺之处。&rdo;
科举分明经科与进士科,后者比前者难上数倍,以儒家圣典为题,应试内容基本是四书经义,解释以《四书集注》为准。
黎国太祖皇帝,为选拔真才实学的人才,在前朝科举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应试之人不仅要考儒家经义,还考诗赋策论和算学。
这些冬青都一一与瑾瑜说过,瑾瑜不担心算学和策论,他上学时高数从未挂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之民以食为天 无限升级游戏 队里来了个精分/罪渊 先下手为强[快穿] 女装巨巨又凶又A 为你师表 长媳男当 和班长谈谈恋爱 废柴重生之第一妖仙 姜府嫡女上位记 胡闹 医毒无双:腹黑小小姐 奇洛李维斯回信 ABO疯狗病 隔墙有尔 (穿书)反派辣么亲民 菜狗霸总和农药主播二三事 重生之无限重生 你是我的 未婚夫是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