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妙啊妙!这一着太高了。&rdo;
于是两人并头密语,只见莲珠拿着烟签子不断比划着,德馨不断点头,偶尔也开一两句口,想来是有不明白之处,要请教&ldo;女诸葛&rdo;。
阿福又来了,这回是按规矩先咳嗽一声,方始揭帘入内,远远地说道:&ldo;回老爷的话,杭州府吴大人来了。&rdo;
&ldo;喔,请在花厅坐,我马上出来。&rdo;
&ldo;不!&rdo;莲珠立即纠正,&ldo;你说老爷在换衣服,请吴大人稍等一等。&rdo;
&ldo;是。&rdo;
阿福心想换衣服当然是要出门,但不知是便衣还是官服,便衣只需&ldo;传轿&rdo;,官服就还要预备&ldo;导子&rdo;,当即问道:&ldo;老爷出门,要不要传导子?&rdo;
&ldo;要。&rdo;
阿福答应着,自去安排。莲珠便在签押房内亲手伺候德馨换官服,灰鼠出风的袍子,外罩补褂,一串奇南香的朝珠是胡雪岩送的,价值三千银子,德馨颇为爱惜,当即说道:&ldo;这串朝珠就不必挂出去了。&rdo;
他不知道这是莲珠特意安排的,为了让他记得胡雪岩的好处:这层用意当然不宜说破,她只说:&ldo;香喷喷,到处受欢迎倒不好?而且人堆里,哪怕交冬了,也有汗气,正用得着奇南香。&rdo;
&ldo;言之有理。&rdo;
&ldo;来,升冠!&rdo;莲珠捧着一顶貂檐暖帽,等德馨将头低了下来,她替他将暖帽戴了上去,在帽檐上弹了一下,说道:&ldo;弹冠之庆。&rdo;
接着,莲珠从丫头手里接过一柄腰圆形的手镜,退后两步,将镜子举了起来,德馨照着将帽子扶正,口中说道:&ldo;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换顶戴?&rdo;
藩司三品蓝顶子,换顶戴当然是换红顶子,德馨的意思是想升巡抚,莲珠便即答说:&ldo;只要左大人赏识你,换顶戴也快得很。&rdo;
三仗义执言杭州府知府吴云,一名吴世荣,到任才一个多月,对于杭州的情形还不十分熟悉。德馨邀他一起去为阜康纾困,觉得有几句话,必须先要交代。&ldo;世荣兄,&rdo;他说:&ldo;杭州人名为&lso;杭铁头&rso;,吃软不吃硬,硬碰的话,会搞得下不了台,以前巡抚、学政常有在杭州吃了亏的事,你总听说过?&rdo;
&ldo;听说过&lso;万马无声听号令,一牛独坐看文章&rso;。&rdo;
吴世荣是听说有一个浙江学政,赋性刻薄,戏侮士子,孝试时怕彼此交头接耳,通同作弊,下令每人额上贴一张长纸条,一端黏在桌上,出了个试帖诗题是:&ldo;万马无声听号令,得瘏字。&rdo;这明明是骂人,哪知正当他高坐堂室,顾盼自喜时,有人突然拍案说道:&ldo;&lso;万马无声听号令&rso;是上联,下联叫做&lso;一牛独坐看文章&rso;。&rdo;顿时哄堂大笑,纸条当然都裂断。那学政才知道自取其辱,只好隐忍不言。
&ldo;老兄知道这个故事就好。今天请老兄一起去弹压,话是这么说,可不要把弹压二字,看得太认真了。&rdo;
这话便不易明白了,吴世荣哈着腰说:&ldo;请大人指点。&rdo;
&ldo;胡雪岩其人在杭州光复之初,对地方上有过大功德。洪杨之役,杭州受灾最重,可是复原得最快,这都是胡雪岩之功。&rdo;
&ldo;喔,大人的意思是杭州人对胡雪岩是有感情的。&rdo;
&ldo;不错。妒嫉他的人,只是少数,还有靠胡雪岩养家活口的人也很多。&rdo;
既是靠胡雪岩养家活口,当然站在他这一边,而更要紧的一种关系是,决不愿见胡雪岩的事业倒闭,吴世荣恍然有悟,连边点头。
&ldo;照此看来,风潮应该不会大。&rdo;
德馨认为吴世荣很开窍,便用嘉许的语气说:&ldo;世荣兄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兄弟不胜佩服之至。&rdo;
话中的成语,用得不甚恰当,不过类此情形吴世荣经过不是第一次,也听人说过,德馨虽有能员之称,书却读得不多,对属下好卖弄他腹中那&ldo;半瓶醋&rdo;的墨水,所以有时候不免酸气,偶尔还加上些戏词,那就是更酸且腐的一股怪味了。
这样转变念头,便觉得无足为奇了,&ldo;大人谬奖了。&rdo;他接着问道:&ldo;府里跟大人一起去弹压,虽以安抚为主,但如真有不识轻重、意因鼓动风潮的,请大人明示,究以如何处置,方为恰当?&rdo;
&ldo;总以逆来顺受为主。&rdo;
&ldo;逆&rdo;到如何犹可&ldo;顺受&rdo;,此中应该有个分寸,&ldo;请大人明示!&rdo;他问:&ldo;倘有人胆敢冲撞,如之奈何?&rdo;
&ldo;这冲撞么,&rdo;德馨沉吟了一会儿说:&ldo;谅他们也不敢!&rdo;
吴世荣可以忍受他的语言不当,比拟不伦,但对这种滑头话觉得非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可。
&ldo;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形呢?&rdo;吴世荣也降低了措词雅饰的层次:&ldo;俗语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不能不防。&rdo;
&ldo;万一冲撞,自然是言语上头的事。你我何必跟小民一般见识?有道是忍得一时气,保得百年身;又道是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贵府是首府,就好象我们浙江的一个当家人一样。&rdo;
能做到这样,需要有极大涵养,吴世荣自恐不易办到,但看德馨的意思,
非常清楚,一切以平息风潮为主,至于手段,实在不必听他的,能迁就则迁就,不能迁就,还是得动用权威,只要大事化小,又不失体统,便算圆满。
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有一点不能不先说清楚,&ldo;回大人的话,为政之道,宽猛相济。不过何人可宽,何人可猛;何时该宽,何时该猛?一点都乱不得。
照府里来想,今天的局面,大人作主,该猛应猛,交代严办,府里好比当家的家妇,少不得代下人求情,请从轻发落,这样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这出戏才唱得下来。&ldo;他接着说:&rdo;倘或有那泼妇刁民,非临之以威不足以让他们就范,那时候府里派人锁拿,大人倒说要把他们放了,这样子府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ldo;
&ldo;不会,不会!&rdo;德馨连连说道:&ldo;我做红脸,你做白脸,你如果做红脸,我决不做白脸,总而言之,你当主角我&lso;扫边&rso;,我一定捧着你把这出戏唱下来。&rdo;
话很客气,但这一回去平息阜康风潮的主要责任,已轻轻套在他头上了。
吴世荣心想,德馨真是个装傻卖乘的老狐狸!
有此承诺吴世荣才比较放心,于是起身告辞,同时约好,他先回杭州府,摆齐&ldo;导子&rdo;先到清和坊阜康钱庄前面&ldo;伺候&rdo;,德馨随后动身。
两人拟好辰光,先后来到阜康,人群恰如潮汐之有&ldo;子午潮&rdo;,日中甫过,上午来的未见分晓,坚持不去,得到信息的,在家吃罢午饭,纷纷赶到,杭州府与仁和、钱塘两县的差役,看看无从措手,都找相熟的店家吃茶歇脚,及至听得鸣锣喝道之声,听说吴知府到了,随后德藩台也要来,自然不能躲懒,好在经过休息,精神养足,一个个挺胸凸肚,迎风乱挥皮鞭,一阵阵呼呼作响,即时在人潮中开出一条路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随园食单(白话版) 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 海上花魅影 红顶商人胡雪岩 七百年后 续子不语 随园诗话 新齐谐/子不语 重返高校 晚上不加班GL (杨戬同人)戬心之回忆录 同桌的你·MyDarlingYou 快穿之命运交易系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 男孩这些你不该忘 随心所欲之莲儿 病娇重生:大叔强势宠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饥饿的盛世 [全职高手]论核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