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胡雪岩 > 第372章(第1页)

第372章(第1页)

&ldo;是的。可也不能硬过他头!最好是不理他,听他骂完、说完,再讲自己的道理,他就另眼相看了。&rdo;

胡雪岩觉得这两句话,受益不浅,便举杯相敬,同时问说:&ldo;老兄,你跟蒋方伯多少年了?&rdo;

&ldo;我们至亲,我一直跟他。&rdo;

&ldo;我有句冒昧的话要请教,左大帅对蒋方伯怎么样?是不是当他是自己的替手?&rdo;

&ldo;不见得!&rdo;何都司答说,&ldo;左大帅是何等样人?当自己诸葛亮,哪个能替代他?&rdo;

这两句闲谈,在旁人听来,不关紧要,而在胡雪岩却由此而作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他对于自己今后的出处,以及重整旗鼓,再创事业的倚傍奥援,一直索回脑际,本来觉得蒋益澧为人倒还憨厚,如果结交得深了,便是第二个王有龄,将来言听计从,亲如手足,那就比伺候脾气大得出名的左宗棠,痛快多了。

现在听何都司一说,憬然有悟,左宗棠之对蒋益澧,不可能象何桂清之对王有龄那样,提携唯恐不力。一省的巡抚毕竟是个非同小可的职位,除非曾国荃另有适当的安排,蒋益澧本身够格,而左宗棠又肯格外力保,看来浙江巡抚的大印,不会落在蒋益澧手里。

既然如此,唯有死心塌地专走左宗棠这条路子了。

半夜起身,黎明上路。十八里山道,走了三个钟头才到。

左宗棠的行辕,设在一座关帝庙里。虽是戎马倥偬之际,他的总督派头,还是不小,庙前摆着一顶绿呢大轿,照墙下有好几块朱红&ldo;高脚牌&rdo;,泥金仿宋体写着官衔荣典,一块是&ldo;钦命督办浙江军务&rdo;,一块是&ldo;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闽浙总部部堂&rdo;,一块是&ldo;兼署浙江巡抚&rdo;,一块是&ldo;赏戴花翎&rdo;,再一块就不大光采,也是左宗棠平生的恨事,科名只是&ldo;道光十二年丢辰科湖南乡试中式&rdo;,不过一名举人。

再往庙里看,两行带刀的亲兵,从大门口一直站到大殿关平、周仓的神像前,蓝顶子的武官亦有好几个。胡雪岩见此光景,不肯冒犯左宗棠的威风,牵马在旁,取出&ldo;手本&rdo;,拜托何都司代为递了进去。

隔了好久,才看见出来一个&ldo;武巡捕&rdo;,手里拿着胡雪岩的手本,明明已经看到本人,依然拉起官腔问道:&ldo;哪位是杭州来的胡道台?&rdo;

胡雪岩点点头,也摆出官派,踱着四方步子,上前答道:&ldo;我就是。&rdo;

&ldo;大帅传见。&rdo;

&ldo;是的。请引路。&rdo;

进门不进殿,由西边角门中进去,有个小小的院落,也是站满了亲兵,另外有个穿灰布袍的听差,倒还客气,揭开门帘,示意胡雪岩入内。

进门一看,一个矮胖老头,左手捏一管旱烟袋,右手提着笔,在窗前一张方桌上挥毫如飞。听得脚步声,浑似不觉,胡雪岩只好等着,等他放下笔,方捞起衣襟请安,同时报名。

&ldo;浙江候补道胡光墉,参见大人。&rdo;

&ldo;喔,你就是胡光墉!&rdo;左宗棠那双眼睛,颇具威严,光芒四射似地,将他从头望到底,&ldo;我闻名已久了。&rdo;

这不是一句好话,胡雪岩觉得无需谦虚,只说:&ldo;大人建了不世之功,特为来给大人道喜!&rdo;

&ldo;喔,你倒是得风气之先!怪不得王中丞在世之日,你有能员之名。&rdo;

话中带着讥讽,胡雪岩自然听得出来,一时也不必细辨,眼前第一件事,是要能坐了下来。左宗棠不会不懂官场规矩,文官见督抚,品秩再低,也得有个座位,此刻故意不说&ldo;请坐&rdo;,是有意给人难堪。先得想个办法应付。

念头转到,办法便即有了,捞起衣襟,又请一个安,同时说道:&ldo;不光是为大人道喜,还要跟大人道谢。两浙生灵倒悬,多亏大人解救。&rdo;

都说左宗棠是&ldo;湖南骡子&rdo;的脾气,而连番多礼,到底将他的骡脾气拧过来了。&ldo;不敢当!&rdo;他的语声虽还是谈谈的,有那不受奉承的意味,但亦终于以礼相待了,&ldo;贵道请坐!&rdo;

听差是早捧着茶盘等在那里的,只为客人不曾落座,不好奉,此时便将一碗盖碗茶摆在他身旁的茶几上。胡雪岩欠一欠身,舒一口气,心里在想:只要面子上不难看,话就好说了。

&ldo;这两年我在浙江,很听人谈起贵道。&rdo;左宗棠面无笑容地说,&ldo;听说你很阔啊!&rdo;

&ldo;不敢!&rdo;胡雪岩欠身问道:&ldo;请大人明示所谓&lso;阔&rso;是指什么?&rdo;

&ldo;说你起居享用,俨如王侯,这也许地是过甚之词。然而也可以想象得知了。

&ldo;是!我不瞒大人,比起清苦的候补人员来,我算是很舒服的。&rdo;

他坦然承认,而不说舒服的原因,反倒象塞住了左宗棠的口,停了一下,他直截了当地说:&ldo;我也接到好些禀贴,说你如何如何!人言未必尽属于虚,我要查办,果真属实,为了整饬吏治,我不能不指名严参!&rdo;

&ldo;是!如果光墉有什么不法之事,大人指名严参,光墉亦甘愿领罪。不过,自问还不敢为非作歹,亦不敢营私舞弊。只为受王中丞知遇之德,誓共生死,当时处事不避劳怨,得罪了人亦是有的。&rdo;

&ldo;是不是为非作歹,营私舞弊,犹待考察。至于你说与王中丞誓共生死,这话就令人难信了。王中丞已经殉难,你现在不还是好好的吗?&rdo;

&ldo;如果大人责光墉不能追随王中丞于地下,我没有话说,倘或以为殉忠、殉节,都有名目,而殉友死得轻如鸿毛,为君子所不取,那么,光墉倒有几句话辩白。&rdo;

&ldo;你说。&rdo;

&ldo;大人的意思是,光墉跟王中丞在危城之中共患难,紧要关头,我一个人走了,所谓&lso;誓共生死&rso;,成了骗人的话?&rdo;

&ldo;是啊!&rdo;左宗棠逼视着问:&ldo;足下何词以解?倒要请教!&rdo;

&ldo;我先请教大人,当时杭州被围,王中丞苦苦撑持,眼睛里所流的不是泪水,而是血,盼的是什么?&rdo;

&ldo;自然是援军。&rdo;

&ldo;是!&rdo;胡雪岩用低沉的声音说,&ldo;当时有李元度一军在衢州,千方百计想催他来,始终不到。这一来,就不能不作坚守的打算。请问大人,危城坚守靠什么?&rdo;

&ldo;自然是靠粮食,&lso;民以食为天&rso;。&rdo;

&ldo;&lso;民以食为天,固然不错,如果罗掘俱穷,亦无非易子而食。但是,士兵没有粮食,会出什么乱子?不必我说,大人比我清楚得多。当时王中丞跟我商量,要我到上海去办米。&rdo;胡雪岩突然提高了声音说:&ldo;王中丞虽是捐班出身,也读过书的,他跟我讲《史记》上赵氏孤儿的故事,他说,守城守不住,不过一死而已,容易,到上海办米就跟&rso;立孤&lso;一样比较难。要我做保全赵氏孤儿的程婴。这当然是他看得起我的话,不过,大人请想,他是巡抚,守土有责,即使他有办法办得到米,也不能离开杭州。所以,到上海办米这件事,只有我能做,不容我不做。&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新齐谐/子不语  续子不语  男孩这些你不该忘  晚上不加班GL  饥饿的盛世  (独孤天下同人)宇文护  病娇重生:大叔强势宠  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听说这是拯救女配系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  快穿之命运交易系统  随园诗话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红顶商人胡雪岩  海上花魅影  随园食单(白话版)  随心所欲之莲儿  重返高校  同桌的你·MyDarlingYou  七百年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