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胡雪岩 > 第499章(第1页)

第499章(第1页)

这时胡雪岩恰好在江宁,便跟左宗棠说:&ldo;好象应该还有张制军回两广本任的上谕,不然,李合肥一到天津,不就是有了两位直隶总署?&rdo;

&ldo;妙就妙在没有张振轩回本任的上谕。&rdo;左宗棠答说,&ldo;总署也知道李少荃决不会到广东,恐怕也不会回天津。&rdo;

&ldo;这,大人倒多指点指点,让我们也开开茅塞。&rdo;

&ldo;李少荃看在曾文正分上,对曾老九一向是很客气的。当年江宁之围,师老无功,李少荃已经克复了常州,朝命赴援江宁,他按兵不动,为的是不愿分曾老九的功。你想,如今他如果一到广东,曾老九怎么办?&rdo;

&ldo;是,是。&rdo;胡雪岩想了一下说:&ldo;大人说李合肥也不会到天津,是怕一到了,张制军就得回广东,那一来不是又要把曾九帅挤走的吗?&rdo;

&ldo;正是如此。&rdo;

&ldo;照此说来,京里只说叫李某某回任,对于张曾两位没有交代,意思也就是要李合肥只领虚衔,暂时不必回任。&rdo;

&ldo;不错,举一反三,你明白了。&rdo;

&ldo;那么,李合肥怎么办呢?&rdo;

左宗棠沉吟了好一会问说:&ldo;你看呢?&rdo;

&ldo;我看,他仍旧会到上海。&rdo;

左宗棠点点头,&ldo;我想他也只能先驻上海。&rdo;他说:&ldo;而且他也不能忘情上海。&rdo;

胡雪岩当即说道:&ldo;我本来想跟大人辞了行,回杭州,以后再到上海,照现在看,似乎应该直接到上海的好。&rdo;

原来各省关应解陕甘,以便还本的协款,都交由江海关代转,所以各省解缴的情况如何,非要胡雪岩到上海去查了才知道。

&ldo;好,你到上海首先办这件事,看情形如何,赶紧写信来。看哪里还没有解到,好及早去催。&rdo;

胡雪岩的估计很正确,李鸿章果然奏请暂驻上海,统筹全局,察酌南北军情,再取进止。意思是江南防军如果力量不足,无法南调,那就不一定用武,以求和为宜。恭王懂他的用意,奏请准如所请,于是李鸿章在三月底专轮到了上海,驻节天后宫行辕。

五萧瑟洋场一见古应春的面,胡雪岩吓一跳,他人都瘦得落形了。

&ldo;应春,你,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rdo;

&ldo;唉!&rdo;古应春长长地叹口气,&ldo;小爷叔,我的运气太坏!也怪我自己大意。&rdo;

&ldo;你出了什么事?快告诉我。&rdo;

&ldo;我要倾家荡产了。&rdo;古应春说,&ldo;都是听信了徐雨之的话。&rdo;

这徐雨之是广东籍的富商,胡雪岩跟他也很熟。此人单名一个润字,人很能干,运气也很好,在上海一家洋行学生意,深得洋人的器重,从二十二岁开始与人合伙开钱庄,开丝号,开茶栈,无不大发利市。同治二年二十六岁,已经积货十来万,在江南粮台报捐员外郎,加捐花翎,俨然上海洋场上有名的绅士了。

因此,同治十年得了个差使,那里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曾国藩决定挑选幼童出洋留学,事先研究,这批幼童以在广东挑选为宜,因为美国的华侨绝大部分是广东人,广东风气开通,作父兄的固不以幼年子弟在万里重洋之外而不放心,而此辈幼童在美国常有乡音亲切的长辈去看他们,亦可以稍慰思乡之苦。

由于徐润是上海&ldo;广东帮&rdo;商人的领袖,所以曾国藩把这个差使交了给他。徐润策划得很周到,挑选了一百二十个资质很不错的幼童,分四批出洋,每批三十人,第一批在同治十一年七月初上船,由容闳带队,大部分是广东籍,广东籍中又以香山为最多,因为徐润就是香山人。

当然,也有其他省份的人,但为数极少,只得五个,两个江苏、一个山东、一个福建,还有一个是徽州人,不过是广东招来的,这个十二岁、生在辛酉政变那一年的幼童,叫做詹天佑,他的父亲叫詹作屏,在福建船政局当机器匠,家眷寄居广州。詹天佑应募时,有人劝詹作屏让他的儿子学法律,学成回国,可以做官,但詹作屏坚持他的儿子要学技艺,而且要学最新的技艺。

第二批是在同治十二年五月放洋的,由徐润的亲家黄平甫领队。这回在挑选的官费生三十名以外,另有七名广东少年,由他们的家长自备资斧,请黄平甫带到美国,风气到底大开了,已经有自费留学的了。

第三批是在同治十三年八月间派遣。这回与以前不同的是,除了两个学技艺、一个学机器以外,其余的都念普通学校,年长的念&ldo;中馆&rdo;,年幼的念&ldo;小馆&rdo;,但所谓年长,亦不过十三岁,如广东香山的唐绍仪、江苏常州的朱宝奎,而最年幼的,至少也要十岁。

第四批放洋在光绪元年九月,增加了十个名额,一共是四十名,这回一律念普通学校,到中学毕业,再视他们性之所近,决定学什么,同时外省籍的幼童也多了,但仍不脱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幼童放洋是曾国藩所创议,但他不及见第一批幼童放洋,同治十一年二月殁于任上,以后便由李鸿章支持这件事,徐润亦由此获得李鸿章的赏识,由北洋札委为招商局的会办,与盛宣怀同事。

在这七八年中,徐润的事业蒸蒸日上,当然还远不及胡雪岩,但亦算是上海&ldo;夷场&rdo;上的殷商。

胡雪岩跟他除了作善举以外,别无生意上的往来,而古应春因为原籍广

东,又以跟洋商打交道时,常会聚在一起,所以跟徐润走得很近,也有好些合伙的事业,其中之一是做房地产生意。

徐润的房地产很多,地皮有两千九百多亩,建成的洋房有五十一所,市房更多,不下两千间,照帐面上算,值到两百二十几万,但积压的资本太重,空地毫无收入,还要付税,市房则只是收租金,为数有限。于是,他有一个英国朋友,名叫顾林,此人在英国是个爵士,本人热心运动,交游很广,亦很懂生意经,他向徐润建议,彼此合作。

顾林亦是古应春的朋友,因此,徐润邀他跟顾林一起谈合作,&ldo;我们组织一个大公司,投入资金,在空地上都盖起房子来。&rdo;顾林说道:&ldo;造一批,卖一批,卖来的款子造第二批。空地用完了,把旧房子再来翻造,不断更新,外国的大都市,尤其是美国,都是这样建造起来的。&rdo;

这个周而复始盖房子的诀窍,徐润也懂,&ldo;可是,&rdo;他问:&ldo;这要大批现金,你能不能投资?&rdo;

&ldo;当然,我没有这个意思,不会跟你谈合作。不过,我也是要回国去招股。我们把合作的办法商量好了,拿章程在伦敦市场上传了出去,相信不到三个月,就能把股本募足。&rdo;

&ldo;股本算多少呢?&rdo;

&ldo;这要看你的意思。你拿你的房地产作价,当然是实价,看值多少,我就募多少股本。&rdo;

徐润点点头问古应春:&ldo;你看呢?&rdo;

&ldo;他这个法子可行,也很公平。不过,我认为我们这方面股份要多占些。&rdo;

徐润想了一下,提出很明确有办法,这中英合资的公司股本定为四百万两,华方占五成半,英方占四成半,华方以房地产核实作价,英方四成半计一百八十万两,由英国汇来现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病娇重生:大叔强势宠  快穿之命运交易系统  男孩这些你不该忘  随园诗话  海上花魅影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晚上不加班GL  重返高校  续子不语  同桌的你·MyDarlingYou  红顶商人胡雪岩  饥饿的盛世  (独孤天下同人)宇文护  随园食单(白话版)  随心所欲之莲儿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  新齐谐/子不语  听说这是拯救女配系统  七百年后  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