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那不就是了。所以说这什么天人感应说不过是那帮子儒生编排出来糊弄人的。泱泱大汉,江山万里,谁能确保就年年风调雨顺,没病没灾的?若是照他们的说法,一旦出了灾害,不去想怎么援救,怎么疏导百姓,让他们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反而想着抓皇帝的把柄,认为是皇帝的失德才导致上苍示警……长此以往,皇权的尊崇岂不是又被儒家给替代了吗?&ldo;韩嫣看着刘彻悚然变得铁青的脸,将后半句话说的愈发深沉。&ldo;儒家宣扬忠君爱民,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皇权至上自然是好的。可是也没必要什么事情都要照他们的话去做。&rdo;韩嫣委婉的说道:&ldo;殿下还记得辕固生吗?&rdo;&ldo;当然知道。&rdo;刘彻接口说道。辕固生是一名诗博士,儒学的佼佼者。曾经在朝中和一名叫黄生的道家学者辩论过夏周两朝的改革。在辩论中,辕固生引经据典,认为商汤诛夏,武王伐纣都是顺应天意,认为天地是不断变化的,时候到了就要推行改革,不然就会被抛弃消灭。而黄生则利用新鞋和破帽的理论反驳,认为鞋子再新都要穿在脚上,而帽子再旧都要待在头上,君王失德,臣子只能辅佐而不能诛杀。却被辕固生用高祖皇帝推翻秦氏暴政的说法给堵了回去。却也因此得罪了将黄老之学奉为圭臬的窦太后。因此窦太后派人将辕固生给扔到野猪圈去了。让他和野猪去讲道理,讲变通。&ldo;殿下认为,辕固生说的对吗?&rdo;韩嫣问道。&ldo;当然是对的。时移世易,在以前看看来是经典的东西到了今日也可能成为糟粕。那就要变,不变不兴,不破不立,正是这个道理。&rdo;刘彻点头说道。&ldo;可是辕固生面对我朝廷大员是如此的侃侃而谈,当面对野猪的时候怎么就狼狈不堪呢?&rdo;韩嫣反问。&ldo;辕固生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博士,他怎么能斗得过凶残的野猪呢?&rdo;刘彻不服气的反驳。&ldo;祖母的做法根本就不讲道理。&rdo;&ldo;咱们不去置喙太后的说法,单单看辕固生的态度,只证明了一件事。也就是说儒家的那一套只能和愿意听你那一套的人去说,只能解决内部的东西。可是一旦别人烦了,不爱听你说甚至根本不听你说,并且而且还有能够威胁你的能力,那么面对这种直白的反抗,儒家那一套就行不通了,只能狼狈不堪的逃窜,退缩,等人解救。&rdo;韩嫣犀利的说道。&ldo;你这是胡搅蛮缠!&rdo;刘彻不乐意了。&ldo;儒家以德服人,教化万民,怎么就说不通了?&rdo;&ldo;那殿下认为是野猪会讲道理呢,还是匈奴人会跟你将尊卑?&rdo;韩嫣好笑的反问。&ldo;微臣倒是觉得,但凡拿着屠刀或者獠牙面对你的人,都只看你的拳头大不大,谁耐烦你啰嗦不啰嗦。一道咔嚓下去,整个世界都清净了。&rdo;&ldo;……&rdo;刘彻默然不语。&ldo;所以说,刀尖儿上才能出政权,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你有实力,只要不太无理,你说什么别人都会封为金科玉律。比如七国之乱,晁错主张削藩,真的有错吗?可是陛下不照样因为诸侯王的威胁杀掉了晁错?原因何在,不过是实力不够罢了。所以殿下喜欢儒学,甚至将来想要抬举儒学,都不是不行。不过却不能让儒家的地位太高。虽然他说的忠君爱民听起来好像是那么一回事,其实也不过是一把修饰的漂亮点的杀猪刀。究竟怎么用,还得看持刀人的想法。而只要这个人够强壮的话,空手套白狼的例子也不是没有。&rdo;韩嫣淡淡笑道。&ldo;可是无论怎么说,儒家的东西比黄老那些无为而治,什么都不做强多了吧!&rdo;刘彻皱着眉反驳。&ldo;我就觉着,儒家说皇权至上,认为臣子理应忠君爱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凡事都要尊崇规章制度,不得逾矩,要遵守礼法的那一套不错。总比现下朝廷中乱糟糟的一团要强。诸侯见到皇上也不跪拜,皇亲将礼法置之于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还有什么规矩啊?&rdo;这已经隐隐涉及到中央集权了,韩嫣不敢说的太深,当即含含糊糊的说道:&ldo;那就按着他们这一□。殿下您才是要执掌天下的人,认为哪一家哪一个观点好,您自然可以提倡。毕竟这盘菜还要您自己去做,放什么佐料还不都是您一句话的事儿。打个比方的话,也不能因为放盐好吃就不敢不顾把一罐子盐都放里头吧,别的糖、醋你都不加了?&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 红楼之皇商+番外 娶个农民媳+番外 影公子+番外 于界中,未入界 我,大明天子,打钱! 外戚攻略+番外 网前截击+番外 凤舞朱明+番外 我在大楚斩妖邪 不正当关系+番外 丑媳多作怪+番外 婚婚欲睡+番外 与神婚+番外 旧人+番外+特典 一聘如席 至尊大小姐:邪魅魔尊轻点宠 强婚+番外 婚难从+番外 烽烟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