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明白明白,&rdo;燕王朱谏瓴连连点头,大声朗笑道:&ldo;你们现在拍的不就是朝堂群戏嘛。可以加点戏份,让两个保守派和革新派的人都站出来各抒己见。我们老哥几个就客串一下打嘴炮的大臣们不就得了。你总不会这么一件事关朝廷国祚的大事儿,就让他们几个站出来说几句就完了吧?&rdo;陈墨听得直乐,心说这位燕王殿下还蛮时髦的,连打嘴炮这样的网络热词都知道。不过燕王殿下有一句话说得对,朝廷效仿西方改革乃是国家大事,当然不会几句话的功夫就草草了事。按照剧本的设定,关乎此事的朝堂争论要持续几年之久,而电视剧里也有好几场百官论战,他们今天的拍摄任务就是把论战相关全都拍摄出来,因此时间特别紧迫。在场的大臣们全都是城府深沉的老狐狸,光是打量陈墨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还是燕王殿下率先说道:&ldo;老夫几人一时技痒,想要凑个热闹却又不懂你们这拍戏的道道,或许会耽误你们的拍摄进度。如果小墨你愿意让老哥几个客串的话,孤王可以向陛下请旨,说服陛下再宽限两日,让你们拍摄的更从容一些。&rdo;陈墨正愁这一天的拍摄时间能不能够,就听到燕王殿下这样的蛊惑,哪里还能坐得稳。立刻说道:&ldo;燕王伯伯愿意为我们这小作捧场,我们哪有推辞的道理。只是还得容我片刻,同编剧们商量商量改戏的事儿。&rdo;&ldo;我等在旁围观许久,倒也心有腹稿。如果世侄信得过我们这几把老骨头,只需将我们要扮演的角色说明即可。至于剩下的台词问题,只叫我们自己发挥便是。&rdo;另外一位大臣笑眯眯说道。陈墨自与穆余结婚。每到年节也要代表穆家和各世家旧友们往来走动。自然也见过这位看起来笑容可掬的老大人‐‐便是当朝户部尚书,据说当年因汇率和国债的问题坑了国和西欧好几把。端得是个笑面虎一样的人。更别提旁边点头附和的鸿胪寺卿‐‐那可是比大明外交部长还懂得玩文字游戏的厉害人物。要认真论起朝廷论战这一块的台词,陈墨便是再修炼几年,纸上谈兵的效果恐怕也比不上这几位实干家。所以在听到诸位大臣的提议后,陈墨只稍作犹豫,便慨然说道:&ldo;既然如此,倒是劳累几位世伯了。只是有一点……就怕世伯们表现的太好,场内演员们接不上台词。&rdo;燕王殿下直接说道:&ldo;那就把你们的剧本拿来给老夫几人看看。我等说台词的时候,会在话尾扣题的。&rdo;看到诸位大臣们跃跃欲试的样子,陈墨只得将剧本拱手奉上。几位年纪一大把的老大人们立刻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来,还叫来了负责在朝上记录群臣言论的纪事官,根据大家的讨论现场改剧本。所以说行家一出手才知有没有呢。这纪事官也是世家出身,自幼受儒家熏陶,考中公务员后又参加了内部国考,其后在翰林院任三年编修,专门负责草拟圣旨,修纂古籍。一手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字字珠玑,他写出来的剧本哪怕只是兴之所至,从措辞到立意都甩了原剧本一大截。以至于新剧本出炉以后,陈墨看着原剧本的台词都有些汗颜‐‐哪怕他也是根据史书记载将台词细细揣摩,还请来了文学院的老师们帮忙修改润色。可文学院的大家们到底不是朝堂上纵横捭阖的官员们。圣贤有云术业有专攻,文人纪录历史,哪怕论据详实,返璞归真,可书面文字和&ldo;现场辩论&rdo;总归不一样。只此一条,便衬得陈墨的台词虽好,但总有舞文弄墨的嫌疑,反不如纪事官的信手拈来,竟然还考虑到历史上诸位大臣的脾气秉性,每个大臣的台词或诙谐谈笑,或引经据典,或据理力争,或旁征博引,只让人看到文字就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沉淀感和真实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朝堂之上,当真看到了群臣舌战的那一幕。这番鲜明对比使得两个剧本高下立判。陈墨总觉得在临场发挥的情况下,纪事官给出的剧本更加的酣畅淋漓,能叫人看的心潮跌宕,拍案叫绝。于是陈墨顺杆子就往上爬,立刻厚颜缠着纪事官,帮忙把有关于朝堂论战的剧本内容全都改了一遍。消息传到御书房的时候,正在处理文件的皇帝陛下莞尔一笑,同身旁的皇后说道:&ldo;如此一来,只怕一天的拍摄时间真不够用。&rdo;皇后娘娘将泡好的碧螺春递给陛下,闻言笑道:&ldo;《百年世家》可是为了庆贺咱们大明建朝六百六十年的国庆大剧,臣妾并不懂得那些拍戏的事情。却知道精益求精,慢工才能出细活的道理。既然时间不够,陛下索性多给几天,叫他们把戏拍好了就是。&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之悲催伴读+番外 烽烟漫 红楼之皇商+番外 重生之私生子+番外 与神婚+番外 娶个农民媳+番外 丑媳多作怪+番外 一聘如席 我,大明天子,打钱! 网前截击+番外 我在大楚斩妖邪 婚难从+番外 人鱼茉莉公主奇幻之旅 重写人生+番外 地狱天使的预约 外戚攻略+番外 至尊大小姐:邪魅魔尊轻点宠 穿成年代文小炮灰早逝的双亲 强婚+番外 山乡风流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