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gqing最火的工厂就是和猪鬃相关的工厂作坊。大
大小小数十家,有洋商也有本地商人在竞争。
有谁知道,若不是他偶然出现在泰坦尼克号上,抗战中
的中国人竟然要靠猪鬃出口来换取美国人苛刻的军火,
实在难以想象。
不过,这一切都因司徒南的到来变得不同了。
星期五的效率很高,没过几天,成都的报纸就刊登南洋
招工的信息。
司徒南再次来到茶馆。一进门就听见有人讨论南洋招工
,翻开报纸,上面除了刊登的招工广告真不少,有水泥
厂、砖厂、沙场、石场,木厂等,主要是围绕着铁路工
程建设,自从铁路开工后,这些招聘信息一直没停过。
如今最让人惊讶的是南洋招工广告!准确地说是要到南
华务工。
“南华是什么地方?问得好啊!”
茶馆里,一位穿着长衫的男人,戴着一顶瓜皮帽。他抖
了抖手里的报纸,喝了一口茶。神情有些得意,向周围
的客人卖弄他的学识。
在信息传播尚不流畅的时代,眼前这位说书先生还是挺
有市场的,茶楼无疑是最活跃的社交场所。
能上茶楼的人一般都不算穷人,大多识字,不过他们还
是享受从说书先生口中说出来的趣闻轶事。
“南华就是南洋,几年前,南洋的汉人赶跑了洋鬼子,
在南洋建立国家,那可是堂堂的开国啊!”
说到这里,说书先生口气有些羡慕。
“格老子的,报纸早登了,谁不知道南洋那边有个汉人
国家啊?你就说说这次招工嘛!”
人群中有人不满道,因为说书先生的开场白他们已经腻
了,他们想知道一些更实际的内容,比如这次招工会不
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
“是啊!铁路在家门口招工,还行,要是跑到南洋,都
不知道会不会被人卖猪仔呢?”
有人担心道。
“是的,是的,听说南方人活不下去了,才出洋觅食的!被人卖猪仔连佃户都不如呢。”
有人附和道。
面对未知,人们好奇之余总会有诸多恐惧。如果是南方
沿海地区,人们不会陌生,不过放在四川,大部分人一
辈子没离开家乡一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就算成都城里最博学的人,如果没有实地考察南华,也
会对南华一知半解,或者对关于南华的报道将信将疑。
说书先生不慌不忙,脸上带着自信笑容,似乎眼前的质
疑对他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
最重要的是,美华公司给他开出不错的报酬,比在茶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史上第一混搭 草清 高科技军阀 娇妻如云 辛亥军阀 超级中华帝国 唯我独裁 民国投机者 明末朱重八 卫国大军阀 奸臣 唐雄 雅骚 官途 核武皇帝 抗战之大国崛起 正德五十年 我的军阀生涯 重生于康熙末年 大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