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134章 江南的根基 程朱理学(第1页)

第134章 江南的根基 程朱理学(第1页)

“凉国公,这可能吗?”

“国朝进士每四年才录取几百人,有多难考,这是有目共睹的。”

“更何况陛下对科举管控一直很严,林学怀有什么本事敢打包票,让陈先瑞的儿子将来必中进士的?”

马森满脸的难以置信。

“还真有可能!”

“你别忘了科举考的是什么?”

“是朱熹批注的四书五经,而朱熹曾经在江南多个学院讲学,那里遍布他的徒子徒孙。”

“这个青玄书院我虽然没听说过,但听他说的口气那么大,恐怕也和朱熹或者他的徒子徒孙脱不了干系。”

蓝武看着马森,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表情道:“如今的科举,出题的大儒基本上都是江南人,考的又是他们研究了几百年的程朱理学。”

“他们若是想要保送几个人高中进士,真的是很难的事情吗?”

听到蓝武此言,马森顿时抿嘴不说话了。

这件事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他别说是和蓝武讨论,只是听一听都感觉有些心惊胆颤。

蓝武自然知道讨论儒学的本质,对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到底有多震撼。

但这的确就是事实。

科举虽然兴起于隋唐,但隋唐依然是上层的世家大族把控着官场,科举在隋唐基本上就是摆设,能通过科举晋升的依然还是脱不了当时的五姓七望。

这也是后来为何会有安史之乱,为何会有黄巢屠尽长安公卿。

实在是中下层的读书人们绝望了,既然朝廷不用他们,那他们就另外推举一个人来推翻朝廷。

安禄山、黄巢便因此应运而生。

直到宋朝开始,科举才真正成为那些中下层有识之士晋升的通道。

但很快科举的弊端也出现了,宋朝用科举制度彻底消灭了门阀世家,但聪明人很快就发现,其实科举同样也是可以垄断的。

于是宋朝讲学开始大行其道,各地书院遍地开花。

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为大儒经典注经,其实就是在争夺大儒经典的独家解释权。

进而再用这种对于经典的独家解释权影响科举的评定标准,以此获得更多的做官资格。

这种现象在明朝这个大一统王朝表现的尤其明显,大明的第一次科举是在洪武四年。

那一年科举考上来的进士其中七成都来自于江南地区。

更准确的说就是来自于浙江、江西、福建三省。

而这三省很巧合的正是张士诚当年的地盘,同样的也是宋朝时南宋的中心,更是朱熹等朱明理学门徒聚集最多的地方。

老朱敏锐的意识到这样不行,因此找了一个理由停了十四年的科举。

但很遗憾的是历史上老朱最终还是向江南文官妥协了。

因为洪武十八年、洪武二十二年、洪武二十六年三次科举,江南三省文人都占据了很标准的七成份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鸣人,这一世终结所有遗憾!  特战退伍,开启神探人生  病弱书生壮夫郎  江湖男儿  开局校花妈妈给我当秘书  宇宙流浪归来,成就超级霸主  精神一科  直播算命:全网一起吃大瓜  秘密仓库里的黄金岁月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公路求生:我无限物资带飞全家  她提和离后战神冷王变暖男  苍穹若浮梦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绝色雌性恶毒?我明明好孕万人迷  破产后,我成了顶流明星  昆仑十五年,我已无敌世间  深渊之独断万古  哥,我想跟你死对头谈恋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