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长安,中书省。
午后时分,宫中风紧,秋云低垂,大明宫一角,中书省灯火不熄。张九龄亲自召集新一届抗贼内阁,正式接手平叛政务。
内阁正厅内,一张战局大图铺满半壁,张九龄身披青衫,立于图前,目光如炬。
左右坐者,皆是文武名臣:
——颜真卿,御史中丞,清廉刚直。
——孟浩然,布衣隐士,长于地理军略。
——王维,翰林学士,兼擅调兵画策。
——岑参,边疆之诗人,亦久历西域军幕。
而今日,杜甫首次被召入内阁。
这位落魄诗人,满眼血丝,神情却前所未有的清醒。
张九龄望着众人,缓缓道:
“各位,如今天下大乱,安禄山逆党突入河南,哥舒翰已殉,潼关危如累卵。李林甫残党虽退,宦官仍潜藏密谋。”
“我张九龄,一人之力不足定国安边。”
他顿了顿,环视四方:
“你们,便是我张九龄选出的心腹之臣!”
“岑参,你负责起草征召边地义军的文书,命江湖门派听调——”
“王维,你统筹京中粮储兵站,负责兵器调度。”
“孟浩然,交你密查五城谍线,杜绝内奸潜入。”
“杜甫,虽你初入官道,但我看你眼中有真忧国之志——从今日起,你协助本相,专责军报文书。”
杜甫拱手,声音颤抖,却坚定如铁:
“臣愿竭尽所学,为国为民!”
张九龄点头,转身看向颜真卿,眼神郑重:
“清臣。”
“若我张九龄,死于此役——”
“你接我宰相之职。”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颜真卿霍然起身,双手按膝,低声道:
“子寿兄如此重托,颜某纵死,亦不负所托。”
张九龄一笑,眼中却有浓浓悲凉:“这不是托福,是一场负重。大唐的未来……若非你等接续,只怕真的要亡了。”
厅中众人,皆默然拱手。
此时此刻,长安的文人,不再是吟风弄月的士子,而是捧笔为矛、执卷为刃的守国之将。
与此同时,大明宫另一侧的东宫偏殿。
太子李亨手持一卷竹简,慢慢卷起,神情淡淡。殿下站着两人,正是已被贬出中书的李林甫与杨国忠。
“殿下英明。”李林甫阴声细语,“老臣二人虽不被圣上重用,但仍愿为太子出力。”
杨国忠也俯身:“只要殿下继位,我等愿辅佐左右,还请殿下莫忘旧臣。”
李亨斜眼扫了二人一眼,淡淡道:
“放心吧。只要我继位,张九龄第一个滚蛋,你们都能回来。”
“但眼下父皇还在……且乱未及长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我在都市掌控元素之力 风水神医林大山 古典白话合集 我从游戏来到现实 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火影:我宇智波欲成其仙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死灵术士小姐,别再复活我了! 拯救悲情反派我辈义不容辞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影视:诸天万界守望者 科科科科科科科科学斩神! 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 全服第一弓箭手 午夜灵车 神魔武帝 穿成恶女巴掌沾碘伏我边扇边消毒 师门全是邪修?那我也不装了! 重生IT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