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断然道:“我们不能只是写诗的儒者,也当为民撑伞。”
岑参点头:“我去医馆招募义士。”
王维:“我调家中仆人,逐户分发饮食与水。”
颜真卿已唤来亲兵:“将内城分三路封闭,水源彻查,所有百姓按区域轮查、隔离。”
张九龄叹道:“我老了,尚可提笔。”
他提笔写下八个大字,命人贴遍全城:
“疾疫虽猛,人心更强。”
然而,就在此夜,另一重噩耗传来——
王之涣病亡。
这位曾写下“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盛唐诗人,终因感染疫病,于家中平静离世。
消息传来,内阁静默。
杜甫持酒立于王之涣旧宅,轻叹一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诗成一页,大唐少一灯。”
王维走近,将王之涣未完的《登鹳雀楼》稿纸焚入香炉。
“君登高处,我辈再续。”
而与此同时,天上的星辰在悄然变化。
一颗青白色的星光,自潼关方向缓缓升起。
那是李白一剑斩天陨、破敌数万之后,映入天象的英雄气。
长安风紧,民心可安。
潼关血雨,剑意不灭。
这片国土仍在乱世中苦苦支撑,靠的不是一位君王,不是一纸诏书,而是一群人——
用诗、用剑、用命,护住这盛世残火。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二日,长安,大明宫。
御座之上,李隆基眉头紧蹙,龙颜难安。
高力士躬身禀告:“启禀陛下,今日染病者又添三百六十七人,城西坊已有病亡过百。”
殿内肃然无声。
李隆基攥紧御案:“瘟疫自半月前蔓延至今,已夺我大唐数千子民。查!到底源自何处?!”
张九龄上前一步,声音微哑:
“陛下,臣等尚在彻查。疫毒形如阴风,来无影、去无踪,臣怀疑其非自然……”
李隆基顿足:“是天陨所为么?这贼子倒行逆施,竟敢施瘟于我京师!”
颜真卿低声:“臣已遣人深查三日,无明显水源食物污染,疑为暗中法术施毒。”
杜甫皱眉道:“或许……不是在城中散播,而是在某处设置了瘴气结界,使人日夜染毒不觉。”
李隆基怒拍御案:“再给你们三日,若查不出,朕将亲自入坊!”
张九龄一拱手:“陛下息怒,臣愿以命担保,三日必得真源。”
自当日始,长安城内掀起一场全面清查。
颜真卿亲率士卒三千,逐坊逐巷排查瘴气源头。王维率百余画工记录气息流转之图;岑参与百姓对话,统计染疫时间、轨迹、病状;杜甫则深入疫区抄录每一位病者遗言,为后世留证。
张九龄不顾病体,亲自巡视七处疫重之坊。哪知途中身染瘴气,一夜高热不起。
十二月五日。
未时,西市旧井处,忽有兵卒惊呼:
“启禀大人!井下发现奇阵!”
颜真卿赶至,命人封锁四周。只见井底深处一方青石浮符,竟有阵纹游走如蛇,散出阵阵阴气。
“——原来如此!”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魔武帝 古典白话合集 影视:诸天万界守望者 全服第一弓箭手 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 师门全是邪修?那我也不装了! 我从游戏来到现实 午夜灵车 科科科科科科科科学斩神! 火影:我宇智波欲成其仙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拯救悲情反派我辈义不容辞 重生IT人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我在都市掌控元素之力 死灵术士小姐,别再复活我了! 风水神医林大山 穿成恶女巴掌沾碘伏我边扇边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