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当时对王新华去城里念书持反对意见。
但儿子闺女大了,主意正,苏玉英也没办法。
生气归生气,王新华这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她是亲妈,又怎么可能不惦记。
“新华在学校里怎么样,还习惯吗?没给你跟女婿惹麻烦吧?
我当初就说了,咱们大队又不是没有小学,都是学校能有什么差别?
这下去了城里,过惯了城里的日子,以后毕业了回来还能适应吗?”
她都不想说,上学有什么用?从城里来的那些知青哪个不是初中生高中生。
又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在大队的小学里上两年认几个字,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然后回生产队挣工分。
等到了年纪说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妈,你不懂能不能不要多说。
这事儿我跟大哥二哥都商量过了,不用你跟我爸管,所以小弟回来你们也别在他耳边念叨来念叨去的。
作为父母给不了孩子太大的助力,但是你们能不能不要拖后腿。
小弟有这个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为什么非得把他留在乡下?
咱们大队那个小学什么样我又不是不知道。
先不说那几个老师也不过是个小学毕业,有没有把小学的知识吃透都不好说,更别提教孩子了。
学生的课本也不够,几个学生共用一套书本。
老师请假代表学校放假。
反正这事儿已经定了,学校我去看过了,新华也很适应,等他有时间会让他回来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假,放假我让他去我家住,就不回来了。”
苏玉英没想到胡惠知情绪会这么激动。
也没敢再多说。
胡惠知是真的生气。
父母总是以为自己是长辈,多吃了几年盐,孩子们不听从他们的建议就是不听话。
但如果父母本就出身平凡,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一辈子活的普通,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给孩子托底的能力。
在你做人生重大的选择上,最好不要听取他们的建议。
他们的阅历有限,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一辈子生活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甚至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
他们一辈子活在别人的眼中,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活的跟自己一样。
甚至能够一辈子被他们掌握在手中,不让你有一丝丝挣脱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你的决定超出了他们能控制的范围内,会担心以后你不再受控,他们甚至会用亲情,孝顺一类词语绑架你。
父母真的了解孩子吗?甚至说他们想要了解吗?
尤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
他们也只是遵从长辈们的意愿结婚生子养孩子,将来能够给自己养老。
他们不会想去了解孩子,应该说是不愿意。
因为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只需要孩子按照他们的成长路线走,因为这是最保险,风险最低的方式,不会出现他们不能承担的意外情况。
胡惠知跟胡新国勇敢的跳出了父母的掌控,也不想胡新华再听父母的,一辈子跟庄稼打交道。
胡惠知知道爸妈做什么事情肯定是为她好的。
但他们的认知,思维,甚至对社会的了解还没有她多。
见识只保守在生活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她知道,想要过得更好,第一步就是不要太听父母的话。
胡惠知心里吐槽,她妈运气属实不太好,生了几个孩子都挺叛逆的,没一个听她话的。
苏玉英的性格,向来是你弱她就强,你强她就弱。
被胡惠知一通话说的,她也不再反驳了。
而且她因为闺女去了城里,还有了工作,自认为闺女有见识,肯定比他们在乡下有远见的多。
“对了,小妹这段时间看书了吗?我又给她带了几本,另外几本要还回去了。”
胡惠知其实没指望小妹能学到什么,甚至能做出什么成就。
当初跟她说的那些无非是想给她找点事儿做,免得毕业了之后在家干活整天胡思乱想的。
她才十六岁,有些事情考虑到太早,不如多学点东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狂撩冷面军师 天侠游龙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洪荒,开局镇压系统 傲视始于宋 认姐作母,炮灰反派一心向善 陛下就是躺赢狗 我的技师大小姐 快穿:路人甲又被病娇男主黏住了 混沌皇子十八岁全能签到,精编版 我在印度玩红警 凡人小仙府 王妃打架爷递刀,王爷骂人她叫嚣 凹凸世界逐渐崩坏的剧情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一通未来电话,我结束二十年婚姻 神雕后传杨过之子阳顶天 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 我说,我有特意功能,你信吗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