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大吴会典?碑碣志》载:"凡官署立碑,必合阴阳之数,碑额刻獬豸,碑阴录民瘼,工匠具名于侧,以示律法昭昭,民志难违。"永熙三年孟冬,工部衙署的寒梅树下,砖模成碑映落英缤纷,旧朝笏板凝二十年血痕。当王冕"清香散作春"的墨梅诗魂照临尘世,且看这一阙凛冽如何让砖模堆成寒梅瓣,使断笏凝作照妖镜,在梅香与血痕交织处,见证匠人骨血终成青史丹青。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永熙三年十月十四,卯时初刻。工部衙署的朱漆大门洞开,八株老梅的落英铺满青砖,三千匠人捧着砖模列队而入,模底"冤"字与"谢"字在晨露中泛着微光。谢渊的皂靴碾过梅瓣,腰间玉佩与父亲旧笏相撞,发出清越的响声——那是泰昌帝亲赐的寒梅笏,板头缺角处的血痕,在梅香中愈发鲜明。
"谢大人,匠人碑成了!"老瓦作陈大柱的喊声惊飞枝上寒鸦,百具砖模堆叠的碑形映着初升的太阳,碑顶端放着谢承宗的旧朝笏,笏板裂痕间嵌着的砖窑红土,与李邦彦密室银锭的土锈、越商密信的火漆印分毫不差。
谢渊的指尖抚过笏板裂痕,二十年前的金銮殿场景如在眼前:父亲紧握此笏痛陈砖窑弊案,笏板被襄王党羽击断的瞬间,溅出的鲜血在殿砖上烙下寒梅形状。"不是磕碰,"他的声音混着梅香,"是他们害怕笏板上的匠人按名领粮条陈,会断了私军的粮道。"
陈大柱呈上刻着匠人姓名的砖模,每个模底都嵌着细小的弩箭刻痕:"俺们在砖模刻下自己的名字,就像当年令尊要在粮袋上刻名一样。"他忽然掀开砖模,底层刻着的北斗纹缺角,恰与谢渊玉佩的寒梅纹合为一体,"如今每块砖模都是一片寒梅瓣,聚起来就是照破贪腐的春光。"
户部司员抱着鎏金铜匣闯入:"大人,越州港查获的兵器箱里,发现刻着匠人姓名的弩机!"铜匣开启时,弩箭尾翼的寒梅纹与砖模暗纹共振,箭杆"丙巳-01"的编号,正是陈大柱父亲陈六的匠人印记。
片尾:
辰时初刻,乾清宫的钟磬声中,永熙帝的朱笔在《立碑诏》上落下最后一笔:"着将《漕运改良条陈》刻石立碑于午门,碑阴录三百二十匠人名号,永垂不朽。"他望向谢渊手中的断笏,"此笏缺角,便是大吴律法的醒木。"
谢渊跪在丹墀下,望着案头新刻的碑额獬豸纹——獬豸独角所指方向,正是萧氏官窑的丙巳位砖窑。当匠人代表将砖模嵌入碑基,模底的北斗纹与碑额獬豸的眼睛重合,仿佛律法之神终于睁开了洞察贪腐的双眼。
巳时初刻,工部衙署的寒梅树突然绽放新枝,一片梅瓣落在谢承宗旧笏的缺角处,恰如二十年前那滴未干的血珠。谢渊忽然明白,父亲当年折断的不是笏板,是贪腐者的脊梁;匠人堆起的不是砖模,是用骨血凝成的寒梅魂。当永熙帝的圣旨化作工匠手中的錾子,那些在砖窑中消逝的姓名,终将在律法的碑铭里,迎来永远的春天。
未时初刻,值房内的《吴律?修订版》正在校对,"匠人按名领粮法"的条款旁,新刻的碑铭拓片泛着墨香。谢渊望着拓片上的匠人编号,忽然想起陈然的"血写的事实"——这些用断指刻在砖模上的名字,这些用骨血凝成的寒梅瓣,终将在历史的长风中,散作乾坤万里春,让所有的贪腐,都在这凛冽的梅香中,无所遁形。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漫] 某柯学的方块大作战 道观继承人她穿书后在当召唤师+番外 星火不息 开局一个“碗”+番外 死遁后徒弟他彻底疯了 预知将被献祭给魔尊后 穿书后和宿敌的CP爆了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 穿成古早女配后我只想回家 末世来临:开局强化蜡烛对抗诡异 星主她每天都在吊打星际天才/开荒技术我最强,穿到星际放光芒 豪门婆婆不作妖,穿书结局狠美好 幽梦诡事录 被怪物们痴迷的人类/在怪物世界当万人迷 四合院我是何大清卷死满院小禽兽 穿成反派摄政王的宠婢 表妹难哄 摆摊女 黑莲花师尊她怼天怼地,但万人迷 谁在军校敲木鱼?![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