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三国]明君养成计划+番外 > 第384章(第1页)

第384章(第1页)

观察天文稽定历数是太史令的活儿,天象是门复杂的学问,日月星辰风云气色都有门道。他不是太史令,就算能看见星星他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不过也不是一点本事都没有,他是能跨时代的画个太阳系简图。所以不用怀疑,傻崽就是那个生而不凡的天命之子,对自个儿养大的孩子有点信心。荀悦和荀愔都对自家孩子有信心,他们就是不敢往过分的地方想。荀氏在颍川是有名有望的大家族,但是出了豫州就没多大影响,名头真正响亮起来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这就要改朝换代了?天下乱归乱,但是正统依旧在汉室,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荀愔抿了口茶,压下乱七八糟的思绪,“叔父那里是什么情况?”他出山后只着重打听了青州的情况,其他地方都是提到就听两句,没提到也想不起来去打听。阿牞短短两三年从白身封侯拜将看上去很离谱,但是如果不看年纪,他们家叔父几个月的时间从白身到三公才是真的离谱。并州毗邻幽冀表里山河,可惜在他隐居之前已经为胡人占据,如果能彻底掌控并州,自北方南下攻城掠地可比从南往北打容易的多。所以叔父什么想法?据地自守还是怎么?全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都迁去了并州,感觉像是短时间内不准备再挪窝的样子。“叔父那里……好像没什么想法。”荀悦回想进京之前的情况,越想越觉得奇怪,“也不对,叔父好像一直在纵容阿牞。”叔父是并州牧,他们在并州自然以叔父为首,但最初并州的兵权掌握在吕布手中,而吕布和他们家明光关系更亲密。不只吕布一个,并州出身的将领都和他关系很好。当初王允任命叔父为并州牧并让吕布等人率军随行大概率是想着吕布凶残不服管教和他们相处不来,荀氏手中无兵,吕布又是个无脑武将,只要他们自相残杀,王司徒就能同时除去两个心头大患。吕大将军能那么听话,明光功不可没。刚到并州的时候主要是剿匪平乱收复失地,出力的还是随行的并州将士,也就是那时候他们才发现傻小子不光会种田还能一呼百应。其实和之前能劝动乡人迁居差不多,可以说是人缘好,也可以说是号召力强。只是到并州后应和的都是贼匪乱民,一下子就显得不那么一般了。政务很多人都能处理,但是这个号召力却不是人人都有。他们到并州后招抚流民开荒屯田,家中子弟散到并州各郡主持政务,所有人都是听安排行事,只有明光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看看并州那些干劲儿十足的流民贼匪,光有号召力可没法让他们这么听话,军中自上而下的规章制度都和他们熟悉的不一样。傻小子看似想一出是一出,回头想想又没有一件事是在胡闹。甚至叔父每次有大动作,仔细一琢磨里面也有那小子的影子。荀愔倒吸一口凉气,“难道叔父早有预料?”荀氏子弟众多,且大部分都能称得上是贤才,处理日常政务对他们而言是最简单的事情,但是家中那么多人,离家打拼的只有一个荀阿牞。额,不对,是全家都出了远门,只有一个荀阿牞回家打拼。也就是说,叔父可能最开始就知道。荀悦迟疑,“是这样吗?”救救救救命(4w营养液加更)“人才,都是人才。”李二陛下感慨万分,“我以为他们俩那么大的阵势是要就‘改朝换代’还是‘匡扶大汉’展开辩论,再不济也是纠结‘推翻汉室’和‘忠孝节义’的矛盾,没想到他们完全不关心汉室的死活,直接把天命都安排好了。”两汉谶纬盛行,相对正统经学而言,谶纬最初是方士附会儒家经典假托天意来言符箓瑞应,以河图洛书、阴阳五行以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为依据来解释民间出现的各种异象。按理说方士牵强附会对正统经学造不成太大影响,架不住皇帝亲自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光武帝刘秀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宣布图谶于天下致使谶纬大盛。之后章帝又搞了个白虎观会议,还以会议上的大辩论为基础编了个《白虎通义》来把谶纬和经学合二为一。谶纬被成为内学尊为秘经,从此朝廷用人施政都依靠谶纬,连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也要向谶纬看齐,阴阳五行学说想不泛滥都难。问题是,这玩意儿是人为制造的,谁想编都能编。尤其在改朝换代的年份,各种谶语更是层出不穷。秦末有“亡秦者胡”,西汉末有“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东汉末、也就是现在,谶语就更多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  烦人  西瓜味的暗恋  迷魂阵  我在排球队里苟经验  请烛+番外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  穷凶极恶  和前任一起被困电梯后  密友  少女怀春  演替  直男魅魔沦为万人迷后  神君崽崽三岁半,弱小可怜但能吃+番外  我真的不是小白花(无限)  大猫驯化指南[星际]  远月新生,但特级厨师!  穿越到ICU门口+番外  天界选秀101  食戟之灵?但特级厨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