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纪家姻亲文家,倒是提前收集了国子监的情况,整理之后送到纪霆这里。纪霆翻开厚厚一本册子,然后又合上了。自己千躲万躲,不想去风气极差的白台州州学。现在好了,来了个州学至尊升级版啊。风气【二更】文家也没想到,他们整理的册子,对纪霆有这样大的影响。文家当然是好心。毕竟国子监那些事,外人很难知晓。可他们家夫子众多,也有在国子监任职回来的,故而多说了些。他家想着对纪霆肯定有用,便整理好送来了。不管那国子监内里情况如何,皇上的重视,以及纪家的前途,都是很明显的。虽说纪霆不能去文家书院,但对文家来说,其实是赚了的。若那国子监真的读不成书,以后再请纪霆来自己家,那不就行了。谁让两家就要结亲啊。以后换学校,肯定先换他们家的。文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觉得纪霆在国子监读不下去,然后再来自己家,是有其原因的。这个原因并不在纪霆身上,只出在国子监。要说国子监这种官署教学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五帝之学,那时候叫成均。接着便是周人立太学,太学这个名字,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可太学又分东西南北四个学,具体名字不尽相同。之后屡次改名,单在汉,晋,便有太学,国学,国子学之称。这些名字,其实至今也有沿用。世人说国学,必然想到的是各类儒家经。再之后的国子监,同样能看出名字的含义。机构成立,便是为获取真才以为邦国之用。这种想法自然是好的。本朝建国初期,也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但凡充实里面的人才,皆有自己的才干,出了不少能臣。而里面的学生皆被称为监生,一般是两类学生组成。其一并无功名,由皇上恩典进入其中,多少是朝中有功之臣,用于奖赏各家子弟。其二则是地方府,州,县,送来的好学生,秀才举人皆有。这两种做法,既照顾了有功之臣,同样也能招揽有天分的学生。看着似乎非常完美。但这东西,也只是看着而已。从文家打听来的消息看。国子监第一类学生,基本是皇亲国戚跟权贵子弟。这也好理解,毕竟他们的父辈跟皇上接触的时间长,最容易收到恩赏。当初定下这一条的初衷,便是彰显皇上恩德用的。可这样一来,这些身份尊贵,有权有势的子弟们,便自然而然结成团伙。而且这类学生,还不需要功名,等于谁家子弟想过来,只要跟爹娘说一句,再求求皇上即可。国子监的夫子有多厉害自不用说,其实不用家中子弟开口,这些官员都会主动去上书。刚开始,那些皇上管得可能比较严,之后想着不好厚此薄彼,所以能去的都去了。一来二去,这倒不像是恩赏,更像管理。在京城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基本有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还整理耀武扬威,便不足为奇了。也有人说,那不是还有第二类监生,由各地官员推荐上来。各地官员推荐?察举制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搞到现在,所谓推荐的好学生,基本是各地官员跟当地士族的利益交换。白台州也不例外。推荐过来的,都是当地大族子弟。普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机会。故而所谓第二类监生,则是各地的土皇帝。京城的权贵子弟,跟各地的混世魔王们凑到一起。前者有权,后者有钱。国子监里横行无忌都没问题。这国子监若不是夫子们至少都是进士,那是真没办法的。但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有家世的进士,根本不会去国子监清闲教职官员。他们如何压制得了这些有背景有财力的子弟们?幸好那国子监在天子脚下,否则会惹出多大的祸事,谁都不知道。其实看看白台州州学就知道了。那些蓝袍大王们,都敢顶风作案,故意捉弄特招过来的书生,考试的时候都敢捣乱。而这些所谓的蓝袍大王即使家世显赫,也没被送到京城国子监。可见去国子监的各家,比他们这些人厉害多了。皇上想要整顿士风士气,就要找个突破口。所以选择真正的良才,进入京城国子监,就是最好的选择。去年放出风声,说皇上喜欢读书好的人才,便是一个试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夺姝+番外 无人知处+番外 听说你暗恋我?好巧哦! 重生当太后,权臣纷纷吻了上来 暗恋太苦 摊牌!沈小 姐又美又坏,老铁贼帅/沈小 姐的快乐,你们懂的+番外 救命!宿主在虐文世界杀疯啦 快穿:穿成虐文女主后我决绝地反击了! 误入狼群深处/八零万人迷:五个大佬争上位 燕鸿集·月之心旅【一】一 穿书成恶毒豪门后妈+番外 可恶,又被女A骗了[gb] 要命!裴助禁欲高冷,老板又偷看 快穿:当系统不如亲手锤爆恋爱脑 我都穿书了,玩亿下男人怎么了/书都是我写的,玩亿点男人怎么了+番外 兽世豆芽菜又强抢兽夫啦!/兽世雄性别太爱,她就随便撩撩+番外 她是爱发疯,但你没说她全能啊!/真千金野又撩,引男主们尽折腰+番外 玉生烟之古代生存纪事+番外 我是贵族学院早死的白月光女配/她不伺候了!京圈太子爷们后悔了+番外 报告,猫猫愿望它成真了+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