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还是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若是……若是朕确实子嗣缘薄,为国本计,也是时候考量一下宗室了。”赵祯再次叹气。苏州。范仲淹品味着“义务教育”这个词,忍不住心生激荡:“虽不知何为义务教育,但后世对教育之看重可见一斑。”他最近在思考,如今大宋之文教蔚然成风,可学子进学仍免不了重科举、轻学校之弊,长此以往,于国无益啊。他向若是在诸路府州军及县皆设学,士人需在学习业一段时日方可应考,便可避免有些人鱼目混珠;若是科举考试三场先策、次论、次诗赋,罢帖经、墨义,便可育应用之材;若是改革太学,便可培养更多有用人才。可科举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命脉,莫说是他要想动,就算是东京城里的那位官家,也要再三思量。“我得再好好想想……现在时机尚未成熟。”。清世祖时空。康熙正在陪着苏麻喇姑说话。这位七十多岁的嬷嬷历经四朝,可谓是陪着大清一路走到今天,她还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更曾任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对其十分尊敬。自两年前孝庄文皇后薨逝,苏麻喇姑就退居大内,不再过问世事。但康熙还是会时不时来找她聊聊天,这既是康熙身为后辈排遣这位令人尊敬的嬷嬷的孤寂,又是两人共同回忆和孝庄文皇后相关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最近康熙将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他就来得更勤快了些。两人先照例聊了聊各自的近况,苏麻喇姑又带着胤祹陪康熙用完膳,康熙擦了擦嘴,若有所思地道:“后世竟从三岁开始就为孩子启蒙了吗?”苏麻喇姑不由得失笑,连忙道:“澹澹生烟不也说了,启蒙太早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那个厌学情绪。”“哼,就是娇惯。”康熙有点不屑,“我大清的皇子六岁即开始在上书房读书,文武兼修,日日自寅时至申时苦学不辍方能成才,哪个有所谓的厌学?”苏麻喇姑看着自己看着长大的年轻帝王,目光又对上年近三岁的胤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但笑不语。还有两年,可怜的十二皇子哦。干活一下午【云青青和表嫂的话题从早教转到了护肤、一边聊一边端起已经晾温的茶水喝了一口。“诶?这是今年的新茶吗?”云青青眼睛一亮,“味道有点不同啊。”“应该是?”表嫂有点不确定。正好端着簸箩过来的外婆呵呵一笑,回答:“准确来说,是昨天刚烘干的茶。”她微微抬了一下手上的簸箩,示意两人看里面那已经杀过青的茶叶,说道:“这是今天早上你妈她们在后山摘的,应该是今年采摘的最后一茬茶叶了,剩下的太老就不要了。”云青青连忙起身接过外婆手上的簸箩,兴致勃勃地说:“接下来是要炒茶了吗?我要去看看。”于是云青青跟着外婆去到后头的老屋,在泥砖砌的土灶大锅旁边窜来窜去,跟着打下手。】。唐玄宗时空。李隆基看了看云青青杯子里那清澈的茶水与寥寥几片茶叶,有点疑惑。“既不炙烤碾碎,也不煎煮调味,这只有痷茶才会如此冲泡吧?”唐明皇陛下表示难以想象这个味道。大慈恩寺。在同一时刻,住持也看到了云青青的茶杯,他想了想,取了茶叶直接用热水冲泡,待茶水放温至可入口,便端起来抿了一口。“初来觉涩,入口回甘,先苦后甜,如何不是一种禅呢?”主持缓缓地道,“苦非苦,乐非乐,皆执念耳。”。宋高宗时空。赵构斜倚在塌上,在和美人调笑的同时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天幕,见此,他随意点了一个美人,懒洋洋地说道:“你去点茶。”“是。”立马便有宫人捧着茶具奉上,美人素手纤纤,先将茶饼以净纸秘密裹锤碎,然后熟碾、罗茶,同时烧水侯汤,动作行云流水,实在是赏心悦目。赵构愉悦地看着美人熁盏调膏、注水点茶,笑道:“这才是喝茶,此等雅事怎能以粗陋之法处之?”他自觉在这一方面胜过了后世,倍觉脸上有光。“赏。”。秦始皇时空。始皇帝看着天幕上云青青跟着忙前忙后,还叨叨着什么安化黑茶、茶马古道等陌生的名词,开口问。“朕听闻,巴郡有以荼冲水饮之俗?”“是。”赵高觑了一眼皇帝的神色,“巴郡女贾名清者,曾向陛下献荼。”说到这里,不光是始皇帝,众臣也想起来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和同班同学分手后 佛前祈+番外 恋爱游戏女主不想走BE线+番外 宦得患失 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番外 凤命 今天某人发歌了吗?没有 恋有回响[娱乐圈] 今晚会有流星雨吗 狐狸在夜晚来临+番外 道长,你好香啊 回音[民国] 旧词新唱 话唠猫猫附身自闭小狗后 今天宿仇夫君死了吗 谎言失真+番外 何处寻良宵 [综名著]十九世纪毒物学家 糊咖女明星和她的顶流毛茸茸 封刀藏剑+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