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且隋 > 第164章 汉时遗落明月光(第3页)

第164章 汉时遗落明月光(第3页)

惊奇的是,洞窟朝着湖岸的一面低洼处,发现有一冷一热的山泉。

冷泉,水质清冽,尝之甘甜。

热泉,其色淡黄,闻之有一股硫磺的臭味。

只是这处空间的高处,闻不到一丝的硫磺味。

顺着图的指引,阿布下到洞地,才发现这热泉的上方的石坎处,有一个大腿粗细的小洞,黑黝黝的不知通向何处。

烟囱啊!

真是鬼斧神工的所在。

在冷泉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灰烬。

显然是经历了久远的时间,那些未曾烧尽的木头和灰炭上,落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旁边,是已然拂去灰尘的一些陶碗、陶锅、陶罐。

在一个陶罐里,竟然发现了一些灰白的土盐。

仅仅是这些,是不能认为这地方是当年苏武牧羊蜗居的地方。

只是,在入口的更高处一个非常隐秘石坎下,图指着搜影队员掏出的一捆羊皮。

阿布立时就不淡定了。

得益于这处洞穴的干燥通风,这捆显然被熟过的皮子,一点也没有虫咬发霉的样子。

只是那些没刮干净的毛,倒是落了一地。

阿布搓了搓手,用手帕扎住口鼻,小心地打开这些羊皮。

这些羊皮上的字迹,似乎都是西汉早期的字体样式,有两种。

有的用小篆,有的用古隶。

有一些,全是诗赋。

有的,是像日记一样的随笔,记事的、思考的……

直到翻到一张是用古隶,也就是汉隶早期的一种书法写就的诗,阿布这才确认,这里的确是苏武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因为这首诗,阿布不仅读过,而且许多接受过传统汉文化教育、特别是汉朝史册的人都知道。

那就是苏武离开家乡远赴匈奴时,写给妻子的那首悲伤的《留别妻》。

“朔月昏暗,风雨不归,留宿秘洞,念长安妻子家人,再书小诗宽怀。”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果然是啊!”

阿布叹息地合起这张羊皮,将他小心的卷起放在一旁。

心中想着,不知道苏武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否知道自己日夜牵挂的少年妻子,仅仅在一年之后就已经改嫁做他人妇?

翻过这些抄写诗歌的羊皮,便发现苏武的心路历程。

从开始的愤慨激昂,到中期的消沉迷茫,再到逐渐清明和坚韧、淡泊。

有写回忆的,有写牧羊生活的,有些是那些权贵说客来拜访攀谈的,有点评匈奴时政的,也有些百姓疾苦的。

零零总总,不下五百二十段。

诗词的东西,阿布不怎么在意。

倒是那些疑似的小日记,让阿布大感兴趣。

于是干脆让胡图鲁在这洞中,生了火堆,架起茶壶小锅。

边喝茶,边就着肉干,仔细拜读这些苏武留下来的珍贵文字。

这些文字,写的显然全是苏武来到瀚海之后的事情。

瀚海,也就是那个时代汉人嘴里的北海,现在铁勒草原上人们说的贝海尔湖。

按照《汉书》的记载,单于之所以将苏武放到遥远的瀚海,是因为苏武是个死硬的不降分子。

带动着好几个跟随苏武出使的人,坚决不投降,因此惹怒了大单于。

但现在按照苏武的文字,那字里行间的笔触和愤怒,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是另有一番原因。

原来,当时在整个广袤的匈奴大地上,已经生活着不下二十多万的汉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假千金归来,掉着马甲炸翻京圈  昭昭见月  恋爱一百招,番外  抓住那些意难平[快穿]  [综英美]它只是一只比格啊!  穿越之春暖种田  魔尊下岗后改行养龙傲天上墙去了  在兽人世界经营动物救助站  漂亮人鱼就要贴贴  空降出道后我成了TOP  抢完和亲公主后该怎么办  顽劣[gb]  权力至上主义,番外  每天都在宿敌的床上醒来[无限]  从30天离婚倒计时开始  快穿:宿主很狂,一章完结  被偏执阴湿亡妻窥伺后  万人迷总是被迫修罗场  修仙从伪装神明开始  追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