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且隋 > 第256章 悲喜之途(第3页)

第256章 悲喜之途(第3页)

强本弱枝,维护中央。

东汉建立后,新安的“汉函谷关”被废,重新启用“秦函谷关”。

但不管怎样,从河南、河北之地进入到长安,总有一条最近的路非常重要。

函谷道!

函谷道,指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长达一百四十里的一条道路。

此道,北临中条山,南临秦岭,是那时期从洛阳中原一带进入到关中最近的道路。

而在这条道路中,稠桑原道是最为险峻的一条小裂谷。

稠桑原道,两侧峭壁,高拔陡立,如同斧劈;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谷底,宽处三丈左右,窄处不足一丈。

谷道,蜿蜒相遮,首尾不视;人行其中,如入幽暗秘函之中,心思忐忑。

却说千古浊水,刚好从稠桑原北面流过,紧贴着直立塬壁,再无落脚行路之处。

所以,想走近路的东方来客,若要进入关中之地,只能从这条狭窄崎岖的裂缝小道通过。

稠桑原道起始的地方,便是弘农河。

弘农河,既掩护了这条稠桑原道,又成了函谷关的护城河。

本来,这函谷道、稠桑原道,绝对可谓抵挡东来之敌的天堑。

然而,大自然似乎不太同意王侯将相过得太过舒服,所以总是利用自然之力在地形上乱开玩笑。

东汉末年,狂浪的浊水由于长年累月的泥沙堆积和冲刷,让稠桑原旁边的河道南移。

在稠桑原的北侧,终于出现了一大片的滩地。

这个玩笑,让被废弃后又重新启用的秦时函谷关再费武功。

敌军,可以不走秦函谷关,直接可以从稠桑原旁的滩地上绕过去。

曹操为了弥补这一巨大战略漏洞,忙命人在滩地上又重新修建了一个关口,魏函谷关。

可是,大自然继续在开着玩笑!

这次,轮到了稠桑原上的原始森林和原下的绝壁。

人类的砍伐,黄土层的水土流失,让稠桑原不再高拔险峻,原始森林也变得草盛豆苗稀!

人们,已经可以轻松随便地爬到稠桑原的原顶。

然后,就迈着小方步,顺着原上的相对平坦脊梁,越过关口,直达关内。

这,就太严重了!

堵不住啊,漏洞太大,守军再怎么么厉害,也根本防不住四面来袭之敌啊!

还是曹丞相,他再次决定在原上修建一个关口,堵住漏洞。

这个关口,就是潼关。

函谷关的价值,自此被它完全替代。

潼关,位于浊水几字形拐弯的地方,在风陵渡口的南边,是晋陕豫三地的交界处。

潼关的地形,和函谷关类似。

它以黄土高原为障,北临浊水,南依秦岭,西有潼河和禁沟,东有远望沟。

与函谷关截然不同,过潼关,是要走“塬上”的。

防的,不再是车军,而是骑军!

原上,只有比较窄小的路——黄巷坂。

通过黄巷坂,才能达到原上,到达潼关。

当时间的车轮进入到大隋,大自然又开始针对这条道路开玩笑。

文帝时期,大自然用充沛的雨水不断冲刷,终于在潼关以南形成了一条道路。

这条路,北可以到禁沟,南连接塬体。

绝的是,经过这条路,人们可以直接轻松绕过潼关。

文帝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又让宇文恺在这里新造一关,叫潼关南城。

原来的潼关,叫潼关北城。

潼关南城所在的麟趾原,也是黄土塬体。

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原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漂亮人鱼就要贴贴  魔尊下岗后改行养龙傲天上墙去了  抢完和亲公主后该怎么办  假千金归来,掉着马甲炸翻京圈  穿越之春暖种田  快穿:宿主很狂,一章完结  被偏执阴湿亡妻窥伺后  空降出道后我成了TOP  每天都在宿敌的床上醒来[无限]  万人迷总是被迫修罗场  顽劣[gb]  抓住那些意难平[快穿]  在兽人世界经营动物救助站  从30天离婚倒计时开始  昭昭见月  [综英美]它只是一只比格啊!  恋爱一百招,番外  修仙从伪装神明开始  权力至上主义,番外  追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