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皓月歌 > 第92章(第2页)

第92章(第2页)

李璧月:“雪龙鱼?”

柳夫人点了点头:“因为身为太原王氏的继承人,琼英吃不了作为家族象征的雪龙鱼。”

太原王氏身为五姓七望之一,是大唐一朝的豪奢之家。这样的大家族,自然有一些传承已久的习惯,来彰显家族的财富与地位。

太原处于内陆,远离大海。寻常百姓之家极少有机会能吃到海里的鱼鲜。

太原王氏素来豪富,自然与众不同,素来以食用产自深海之中的雪龙鱼作为家族的传统。在天宝年间,玄宗因为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修建了一条从蜀地到长安的“荔枝道”,只为将蜀地的荔枝快送到长安,以博贵妃一笑。

而太原王氏在更早之前,就建了一条从渤海到太原的“雪龙鱼驿道”。深海中的雪龙鱼,上岸之后最多可以存活五天。它们被养在特制的木桶之中,在五天之内千里迢迢从渤海之滨送至太原。驿马每日跑一趟,保证王家的主人们每天都能吃到最新鲜的活鱼烹制的鱼脍。

“每日一趟?”李璧月听着柳夫人的讲述,疑问道:“王家烹饪雪龙鱼的厨师奚喜曾说,王道之每月都只吃一次。”

柳夫人道:“因为太原王氏虽然在外面仍然保持着五姓七望的光鲜,但里子已经大不如前了……”

五姓七望之所以被称为顶级门阀,便是因为自南北朝伊始,这些大家族不断有人入朝为官,出相拜将,在朝野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可本朝开始大兴科举之道,不管寒门还是世族,都需应试及第之后才可入朝为官,于是这些豪门望族的影响力便大不如前。太原王氏的前几代家主都不思进取,在祖宗的功劳簿上躺了几代,到王道之成为家主时,太原王氏已有多年无人拜相了,家族渐渐衰落。

太原王氏再也支撑不起“雪龙鱼”每日驿马的消耗,只是这奢侈的习惯不能丢,遂改为每月一次。在王道之看来,睡前食用雪龙鱼脍,才是太原王氏身为顶级门阀的象征。

二十年前,王道之娶了河东柳氏的名门淑女。新婚之夜,下人将烹饪好的雪龙鱼脍进献给一对新人。这也是王氏的习俗,寓意宗妇将与家主同享这顶级的尊荣。

柳夫人从未吃过雪龙鱼,也不知此鱼产自深海,便尝了一口,谁知当下浑身抽搐,差点死亡。幸亏当时柳家送嫁的一位老嬷嬷有过经验,及时催吐,才捡回一条性命。老嬷嬷说,柳夫人之母便是因为不小心食用海鲜而死,想必柳夫人遗传了她母亲的体质,提醒她以后忌食海鲜。

新婚之夜,便遇到这事,王道之自然不开心。但是两人新婚燕尔,倒也很快忘却这些不快,一年后柳夫人便给王道之生下长子。

只是她谨记老嬷嬷的话,再也不敢吃雪龙鱼,也不敢让儿子吃。

王琼英小的时候还好,大些之后,柳夫人便现王道之看着儿子的神情逐渐不对劲了。她问起此事,王道之郁郁不乐:“若王琼英吃不了雪龙鱼,我太原王氏传承三百年的习俗岂不就此失传?”

柳夫人劝说道:“此等奢靡之风,每年花费银两甚多。如今老爷没有官身,府中虽外表看着光鲜,但是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这习惯就此失传也没什么不好。”

王道之神情冷厉:“夫人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我太原王氏如今配不上五姓七望的名头?”

柳夫人连忙道:“妾身不敢。”

此事之后,柳夫人便失去了夫君的敬爱。她虽数次曲意奉承,王道之也鲜少踏入她的房中,转而宠爱妾室杨氏,不久就生下了次子王桓英。有了王桓英之后,王道之愈加不喜欢长子,不管他做什么都不喜欢。柳夫人虽然知道其中缘由,对此亦是无可奈何。夫妻之间貌合神离,就连女儿的出生也没有丝毫好转。

也不知王道之因为那句“老爷没有官身”的刺激,抑或他终于觉得王氏家族无人在长安为官,太原王氏将不可避免地继续衰落下去。在王琼英九岁的这一年,王道之离开太原到长安求官。他在长安花费万金,终于在中书省求得侍郎一职。

可是他在任上不过一年,长安城便生剧变。武宗皇帝服用玄真观进献的丹药而亡,太子失踪,整个长安混乱了三个月后,当今天子登上帝座。

新皇登基,朝堂迎来一场大清洗。王道之被认为是武宗亲信,丢了官职,带着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回到太原。柳夫人本以为此事对他打击甚大,谁知回到太原的王道之毫无颓丧之志,将一门心思放在经营太原王氏的原有产业之上。

太原王氏原本根基不差,这些年在王道之的经营下也算颇有起色。唯有一点异样,便是王道之带回来的那个十四岁的少年。一开始王道之对柳夫人谎称是同僚托孤之子,而柳夫人暗中观察现,王道之对这个孩子态度恭谨,供养甚是奢靡,几乎是有求必应,根本不像是对待同僚晚辈。

柳夫人毕竟是王氏宗妇,执掌中馈,常常因此与王道之生争执。王道之被纠缠得烦了,最后道:“妇道人家知道什么,这个孩子,可是我太原王氏中兴,重振百年前声望的希望所在。区区中书侍郎算什么,等我再回到长安,我就是当朝宰相。”

柳夫人至今还记得,王道之说这句话时,眼中既炙热又阴冷的光,那是男人对权力的向往,也是王道之想要重振家族的野望。

柳夫人出身世族,父兄都曾在朝为官。她刹那间明白了那个孩子的身份,惊得说不出话来。

李璧月没想到柳夫人会谈到她最为熟悉的这一段过去——武宗服丹而亡、玄真观覆灭、承剑府被弃用、武宁侯府灭亡、云翊失踪、她被温知意带回承剑府,缘起都是长安城的这一场变故。

柳夫人竟给她揭开了故事中她以前从不知道的另外一角。

李璧月道:“十年前,武宗太子李屿正是十四岁。武宗死后,前任承剑府主谢嵩岳本属意太子继位,可惜太子失踪,遍寻不得。无奈之下,谢府主只好同意昙摩寺让皇叔登基的方案,没想到李屿竟是被王道之带回太原,为什么?”

柳夫人摇头道:“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和王道之已然失和。我虽管着内宅的事,可外面的事他不告诉我,我也不敢再问。就连傀儡宗之事,我也知之不详,唯恐秘密泄露,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这十年来,我心中惴惴,又哪里有安睡的日子……”

李璧月问道:“那个孩子现在在哪里?”

柳夫人道:“那孩子在王家呆了两年,他对各种道术很有兴趣,一日来了一个叫华阳真人的道人,将他带走了。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后来我听说他在太原城外的小孤山建了一座知一观。慧瑛小的时候,与他关系不错,倒是偶尔去知一观拜访。不过,慧瑛一个多月前曾说,他不在知一观很久了,现在知一观的观主已经换了别人。至于他现在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李璧月深吸了一口气。

龙鹄道人、地下矿难、太原王氏、武宗太子李屿、傀儡宗、执事“愚公”,各种她从前以为毫无干系的事情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看来她当日在地下矿洞见过的龙鹄道人多半就是武宗太子李屿了。

武宗太子李屿当年莫名其妙失去了皇位,当然不会甘心。可惜,当今天子在位十年,勤于政事,国家也日渐繁荣。就连谢府主也承认天子除了对臣子过于严苛之外并无过失。

朝中曾经心向旧太子的人,不是遭到清洗,就是改弦易辙。而李屿虽有太原王氏的支持,但王氏多年远离长安权力中枢,并不足以成事。李屿既然同样师承道家,或许他也曾听说过李玉京、秦士徽、神慧禅师斩李建成龙脉的故事,想要效而行之。可惜他能力不足,并无斩龙脉的本事。他在二龙山勘探了一年,意外现了深埋山中的沼气。

随后,他以掘金矿为由,骗居安村的矿民帮他挖开了二十年前被紫清真人封闭的通道,最终沼气爆炸,造成太原城一个多月前的大地震。龙脉虽然未被毁,不过龙气外溢,到底是影响到了大唐的国运。

李璧月意识到,这些事情当中,仍然缺少了关键的环节。

当年武宗身死,朝中以谢嵩岳为,支持李屿继位的人并不少。李屿是因何失踪三个月,最终与王道之一起到了太原?

太原王氏成为傀儡宗的大本营,王道之成为傀儡宗的执事“愚公”,也应该是王道之从长安回来之后的事,他在长安是遇到了谁,对方给了他怎样的承诺,才让他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带回“李屿”这个烫手山芋?

还有那个带走李屿的“华阳道人”又是何人,李屿的傀儡术是不是他所传授?他和傀儡宗又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恐怕只有王道之自己才能解释了。

她又想起这场给太原城造成巨大危害的地震。只是不知道这场地震是李屿自己所为,还是与王道之合谋?

王道之又为何要杀死自己的亲儿子王琼英,难道仅仅只是因为王琼英遗传了母亲的体质,不能吃雪龙鱼,无法传承太原王氏传承五百年的“贵族传统”吗?

她望向柳夫人:“夫人继续说。”

柳夫人心知丈夫所行不是正道,但是夫妻失和,她对王道之的作为无法阻止,便想方法将当世名儒程儒清请到太原,聘为王家西席。

她将改变命运的机会放在自己的儿子王琼英身上。她想,如果有朝一日王琼英能够科举及第,到长安为官,证明自己是能够带领太原王氏的继承者,王道之对他们母子的看法自然会改观。

可惜,事与愿违,王琼英在母亲的鞭策之下虽然努力,但他的天赋实在有限,两次应试,都没有取得好成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能否请你拥抱我  真命天女(Secret Love)  心岸 · 梦之交响曲  谁和谁作对  带着三个娃娃去修仙  黑月光她专克病娇  驯服劣犬的男人  原来,我们都不寂寞  重生后,我靠捡男人还十亿债  星空下的相遇  光灭幻魔  春潮带雨  谁说立海的毛利前辈不靠谱  二婚后她惊艳香江  远方的心动 (GL)  【综英美】精神病人生存指南(NPH)  只消一眼  温柔豢养  带着网咖回1950  狐狸先生几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