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 第80章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第1页)

第80章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第1页)

人,是一种披上外衣的群体性动物,每个人都像羔羊,都很容易迷失、从众、为众生相所困。

在这一点上,无论你是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都是一样的,所以,西方的神父被称为‘牧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他们是在指引和放牧容易迷失的‘人形羔羊’。

如果你至今仍用模糊的认知以及摸索的经验待人接物;如果你至今一事无成,人生轨迹不断内卷、徘徊不前;如果你想摆脱不谙人性,任人鱼肉,处于食物链底层的宿命……

别急,在此之前,作为黄种人,你必须弄先大概的弄清楚,儒家、法家、道家三大思想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历史的车轮滚动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相继崛起,诸侯争霸,社会四分五裂,礼崩乐坏。

动荡的社会使得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多、最了不起的大思想家;直至今天的两千多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百花齐放、思想大爆发的盛况。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史上最多的牛人呢?

答案也许并不唯一,但都脱离不了战争的大背景,彼时,大大小小几百个国家天天打战。在长时间的博弈和较量中,每个国家都在研究怎么开疆拓土,怎么吞并另一个国家,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天天在潜心于研究‘怎么样才能搞死对方’。

他们把这些搞死对方的方法用文字记录下来,便变成了牛逼的诸子百家思想。

乍一看诸子百家,你可能会觉得思想流派好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中学时代学这段历史,估计很多人也都是懵圈的。

但万事千头万绪,终会止于一端。

简单点来讲,想要读懂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前世今生,一切都得从如何对待‘传统’这道命题说起。

在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传统是去是留,三种主流的思想对此分别持有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主流思想是‘主张力挺传统,认为曾经的传统着实好极了’;第二种主流思想是‘主张抛弃传统,认为曾经的传统简直坏透了’;第三种主流思想是‘完全漠不关心,认为传统的好坏完全无所谓’;

三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别对应着儒家、法家和道家三种主流思想,其他的诸子百家,你都可以把它们当做是这三种主流思想的组合变形。

第一种态度,力挺传统,又叫‘复古’。它认为,之所以礼崩乐坏,事情越来越糟,是因为人们背离了传统;为今之计,人们应该回归传统,这是儒家的态度。

第二种态度,抛弃传统,又叫‘革新’。它认为,之所以事情越来越糟,是因为人们还没抛弃陈旧的传统;为今之计,要努力开创新的规则、新的体制,这是法家的态度。

儒家和法家的这两种态度都有积极进取的‘入世’心态,只不过对待传统采取了正好完全相反的两种解决方案。儒家和法家这两个流派都是在中原诞生,在那时,中原人口很多,秩序复杂,不秉持入世的态度,很难解决问题;

但是在山川众多、地广人稀的荆楚大地,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出世’,这是道家的态度。道家认为,事情被人们搞砸,就是因为人们入世的念头太重,假如没有这种入世的功利心,世界会变得很宽广,事情早就搞好了,传统好不好,有没有用,道家认为根本无关紧要。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他们认为应该拥抱传统、复古,克制人性的各种冲动,依照传统的礼仪做事。所以,儒家提倡遵循‘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简而言之,三纲五常是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仪约束,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更血淋淋的原话是这样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

儒家认为只要大家一天到晚练习礼仪思想,就能达到儒家的最高思想。而彼时礼崩乐坏,各国都忙着打仗,如果还按照这个礼仪行事,明显过于迂腐,甚至可能很快为他国所灭。

孔子周游列国,推销儒家思想这个产品,各君主放眼望去,战乱连绵,社会空前动荡,一天到晚练兵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练礼仪呀?

在那个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战争年代,儒家思想明显不合时宜,周游列国不过是种谦虚的说法,实质上是孔子、孟子四处碰壁,就像现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一样,屡屡求职不成而已。

同样的,在法家看来,儒家有病吧?思想、理念也太迂腐了,大家不亦乐乎地打仗,礼仪这一套明显没什么用,还一天到晚宣传,累不累?法家认为时代已经完全变了,儒家不看看时代的变化,不顺势而为,非得依照过去的传统,无异于书呆子,纯粹瞎搞,难成气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相信大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学过‘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吧,但是我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是出自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的着作;韩非子说:儒家试图套用传统的办法治理乱世,这种做法愚蠢得无异于守株待兔。

那法家认为应该怎么治理乱世呢?要想富国强兵,就要用‘法’取代‘礼’,进行彻底的革新。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当时的结果也证实了法家思想的有效性,因为那个时候只要哪个国家变法,哪个国家就变得强大,于是,各国纷纷效仿。

可以说,春秋五霸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诸如商鞅、李悝、吴起、申不害这些法家人物特别好找工作,他们纷纷登上了政治舞台,大展拳脚。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行变法,所有的帝王和君主都必须要懂得如何使用诡诈之术控制人,这也就催生了法家的三宝——‘法令’、‘权术’和‘局势’,帝王的驭人术、帝王术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慢慢地建立起来的。

熟悉历史的人肯定都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法家人物通常不受自己国家的君主的欢迎和重用。你看历史上有名的通过变法革新还流传至今的人,无论是商鞅还是李斯,都是在其他的国家建功立业的。

原因很简单,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就是因为这些法家人物深谙法、术、势,如果法家人物一开始便有本国的根基,再有法、术、势的加持,无异于如虎添翼,势必会对君主的地位形成天然的威胁,这当然为所有帝王和君主所忌惮和防备。

因此,所有的法家人物都是家乡的游子,孑然独身如漂泊的浮萍,孤身前往他国建功立业,所有的荣华都依附君主,所有的富贵都倚仗君主。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也就决定了法家人物几乎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大家自己去翻翻历史就能看到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进全息游戏搞基建  雪落下就吃掉他  凡人修仙魔仙韩立  治愈系小萌崽的团宠人生[快穿]  朝辞白帝  穿成团宠,大佬们抢着给我送别墅  欲望同人小说—唐晶,乐乐,杜丽的故事  无限  覆水可收  一个人赏樱  恰似梨花又香风  无路可走,请君入瓮(1V2)  一个人赏樱(H 短篇合集)  齐神补天,法力无边  冷感  入赘小少爷(女强 憋尿)  携剑之言  剑宫情事  快穿之病娇大佬不能撩  文豪龙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