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阮知意回国之后,网上对她的争论很大。季雪华女士自然也知道了女儿回国的消息。季雪华对此不闻不问,好像真的是没有这个女儿。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阮知意主动联系,或许是季雪华生了场病,母女俩开始了一种奇特的相处。阮知意会时不时地回家,陪母亲吃一顿晚饭,或者专门抽出一个空闲的下午,陪在母亲身边。只是两人相处时,总是话不多,各自沉默。复仇文里的霸凌女配(二十三)阮知意回国之后,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的艰难时期,张医生的家成了她一个可以暂时卸下所有防备的港湾。她会不定期地去看望已经退休的张医生,有时带着一些自己研究的小进展,有时只是单纯地想陪老师聊聊天。她们会从最新的医学文献聊到家长里短,从科研的瓶颈聊到人生的困惑。阮知意常常觉得,在张医生面前,她比在自己母亲面前更能敞开心扉。张医生虽然不完全赞同她的研究方向,但却始终给予她最宝贵的理解、尊重和精神上的支持。她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阮知意在科研思路上的某些不成熟之处,也会在她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感到疲惫时,用自己的人生智慧给予她力量。张医生去世的时候,阮知意觉得自己忽然空了一块,像是自己的一部分也随着张医生,留在了过去的日子。*又经过了数年的艰难探索,克服了无数技术和伦理上的障碍。终于在阮知意五十多岁的某一天,她的团队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男性成功妊娠并分娩的健康婴儿!随着男性辅助生殖技术(被坊间戏称为“男妈妈”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并开始在国家严格的伦理监管和政策引导下,小范围试点并逐步推广后,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悄然发生。曾经,婚后生育似乎是女性天经地义的责任。如今,在领取结婚证的同时,民政部门会提供一份标准化的《家庭生育责任与规划协议书》供双方协商签署。协议中会明确,婚后若有生育计划,谁将承担孕育责任,或者双方如何分担。这份协议,一旦签署,将与结婚证一同存入国家婚姻与家庭信息档案,并与后续的生育津贴、产假、医疗报销等福利直接挂钩。生育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与权利——民政局的宣传册上写着这句话。并非所有人都认真对待这份协议,一些男性在婚前为了促成婚姻,轻易许诺承担生育责任,婚后却以各种理由反悔、拖延,由此引发的婚姻纠纷和法律诉讼也屡见不鲜,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既然男性也能生育,那么相应的福利保障也必须跟上。很快,国家出台了补充规定,男性若承担生育任务,同样享有不低于女性的产假,以及相应的生育津贴和医疗补助。社会上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奶爸”——他们挺着孕肚小心小心翼翼地出行,在父婴店为自己挑选孕夫装和营养品,在产科门诊排队做产检。曾经,女性在求职和晋升过程中,常常因为婚育问题而遭遇隐形或显性的歧视。如今,当男性也拥有了生育潜能和法定的长期产假后,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无差别地指向了他们。“请问您结婚了吗?有生育计划吗?”“单身还是已婚,有没有小孩呢?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呢?”“您签署的《家庭生育责任与规划协议书》上,关于生育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呢?”这些曾经让无数职业女性感到冒犯和无奈的问题,开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男性求职者的面试中。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不得因婚育状况歧视求职者,但潜规则依然盛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更隐晦地考量男性的“生育风险”,担心他们休长产假影响工作。一时间,网络上关于“男性职场生育歧视”的讨论,此起彼伏。许多男性第一次切身体会到,那种因为生理可能性被区别对待的无力和愤怒。阮知意看到这些社会现象,心中并没有很大的起伏。她知道,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生理的局限,但人心的偏见与制度的完善,却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去磨合。*而面对这项新技术,男性群体的反应也出现了不同的分化。一部分男性,尤其是那些渴望拥有自己孩子却苦于伴侣不愿或不能生育的,对这项技术表示欢迎,并积极咨询和尝试。也有一小部分男性,愿意为伴侣分担生育的痛苦,在与家人充分沟通后,也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宿敌也会变成小狗吗 Alpha是用来钓的CP 年代炮灰,靠神豪系统科研强国 薄幸CP 带着手机在各个世界躺平【快穿】快穿 快穿:恶女她又美又撩巨会演,番外 随母改嫁后,我成整个家属院团宠 快穿之炮灰你当不当? 穿成兽世万人迷,反派大佬皆为裙下臣 兔兔后娘前面飞,狼王爹爹后面追 和权臣一夜共感后,我女儿身暴露 塞北江南+番外 夫郎他十项全能+番外 手握空间,小夫妻勇闯六零 温柔豢养CP 失重八度CP 我在古代卖旗袍 成心CP 禁锢地CP 美人无心情爱,少帅自我攻略/你都要嫁人了,本帅还克制什么,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