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别逼朕登基+番外 > 第144章(第1页)

第144章(第1页)

其次,凉青官道修缮之事,周权已经请示了工部,工部已经批了条子,周权也做进了青州今年的预算里,年底时呈报了户部,户部也已经批了红。相比州府衙门重建,修路更像是锦上添花、可做不可做之事,但周祈安最清楚修路能够带来的效益。周权掀开盖碗,对许知府道:“我弟弟是个杂学家,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什么都懂得不精。看着不着调,但有时说的话、做的事,倒也有他一番道理。他怕许知府怠慢此事,这几日一直在我耳旁唠叨,叫我一定要跟许知府强调此事。我听他反复讲,觉得他说得也很有道理。”许知府和蔼地笑道:“愿闻其详。”周权道:“青州耕地不足,一年又只有一熟,哪怕风调雨顺,也很难养活这三十五万百姓。但青州又有大片草原,适合放牧,相比粮食,牛羊是珍稀之物,青州百姓拿牛羊换取富庶之地,如檀州的粮食,才能让这三十五万百姓都吃上饱饭,这是我弟弟的看法。”“这次檀州粮商便有不少人买了牛羊,带回了檀州去,而这还只是开始。来往商人越多,青州百姓便越富庶,而能让这一切滚动起来的基础,便是良好的交通。”许易之放下茶杯,欣慰中又带着一丝兴奋,说道:“令弟很有高见啊!”周权说:“我们账面上也刚好余出来一笔钱,这笔钱便充入青州财政,但请许知府务必要用于官道修缮。”许易之连连应了。周权便又提了这周祈安在青州也有他的未完之事。那二十三家惠民米铺,他担忧自己离开后会无人接手。由州府衙门继续接手自然是最好的,但若许知府不肯,他也得有个后备人选才是。加上他又有几件“小”事想请卫吉帮忙,年前,他便给卫吉去了封书信。他在信中写了四件事。首先,怀念之前和卫吉、彦青在青州逍遥的日子,顺便给卫兄拜了个年。其次,若是许知府不肯接手,那二十三家米铺卫兄愿不愿意重新挂回“卫家米铺”的牌子?那标牌还在仓库里放着呢,扫扫灰就能重新再挂上去了!倒不需要卫兄贴钱放廉价米,能不断把檀州大米引入青州市场也是好的。再次,他和大哥此行青州半年有余,回长安时不说给皇上和王公贵族带礼物,起码也要给家里人带礼物。给义父、阿娘的礼物他已经备好了,只是他那小侄女栀儿,实在不知送些什么好。不论送什么,至少要拿得出手,好歹他也是亲叔叔呢。他想定制一个大玩具给栀儿,请卫兄在长安寻找工匠帮忙制作,他在后面附上了草图及用途,银子等他回了长安再结算。等回了长安,他也请卫兄到满园春好好吃一顿,以示感谢。最后,他又提到青州文盲率实在太高,大家饭都吃不饱,自然也没什么余钱送孩子上学。他想在青州五县开办义学,不求孩子们读了两年书便能考取功名,好歹也要脱离文盲、法盲,别再被王昱仁这等又蠢又坏的官员耍得团团转了。只是苦于财政没有富余,在信中很是苦恼了一番,就差明晃晃伸手要钱。而在启程之前,他也终于收到了卫吉回信,卫吉就这四件事一一做出了答复,总结下来便是好,好,好,好。他还让王瓒送来了三百两银子,作为青州义学的启动资金。这数额也吓了周祈安一跳,跟土豪做朋友真好!听闻此事,公孙大人、张主事也纷纷支持,送来了不多但有诚意的银两,还主动为义学编撰课目。儒家经典固然重要,但对义学不大实用,除了识字,他们又在课目中加入了医学、农学等实用课目,周祈安思考过后,又加入了律法、算术等科目。这些科目自然不会讲得很深,顶多讲到“科普”的程度而已。他们马上要回京,义学一事已经没有时间办理,周祈安便请了孔先生料理,又跟许知府打了招呼,把几座废弃寺庙拨给了义学作学堂。最近正值农闲时期,孔若云便一边登记学生花名册,一边请学生家长来打扫废庙。能免费上学,家长们都很高兴,来打扫废庙的热情也是相当之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社恐NPC怎么能当万人迷[全息]  上司有致命吸引力CP+番外  室友跟我是对抗路  穿成渣A后我和影后领证了+番外  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番外  橘子发芽了+番外  锦绣连城  我的异能忽隐忽现  春山渡雪  重生五次后我只想和师尊he  每夜蹭睡后被清冷上神盯上了  她与明月+番外  群演又在躺尸(gl)  偷吻资助人姐姐后  黏人精成精了![先婚后爱gb]  快穿:宿主和平发育好不好  HP斯莱特林貌美反派二人组/关于我的对象会不会有鼻子这件事+番外  关山月+番外  破烂苹果+番外  红墙深宫:双宦互钓禁忌游戏+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