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见朱祐桓凑到殿内摆放着的盆栽前,有些好笑,故意逗她道:“你如今跟着姆师开蒙,难道认不出来吗?”
朱祐桓面露几分为难的神情,盯着盆内的植株许久,这才道:“这个……应当是科学院培育的新东西吧,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呢。”她说着说着好像明白了什么,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这些肯定是前阵子船队从蓬州带回来的新粮食!祖母,我猜对了吗!”
皇帝见她等着夸奖的模样,不由笑道:“是猜对了,船队在蓬州不远处找到了这些花花草草,如今正在昌平丰润等地试种。除了这些奇花异草,船员还抓了些小动物,都送到宫中的牲畜舍里照顾,等到训好了再给你瞧。”
“原来是这样……”
宫人搬了圆凳放在花盆边上,朱祐桓双手托腮,打量着面前没有见过的植物,忍不住问道:“这些花草一定很厉害吧,不然祖母也不会种在宫里。这个长须的是什么呀?不像是娘说过的麦子……”
原本在翻看奏本的皇帝闻言不由一笑,道:“这些花草有它们的特殊之处,等到之后就能让他们‘大展身手’了。”
“什么时候呀?”
皇帝从容道:“等到你的生辰之后便能知道了。”
朱祐桓是秋日出生,待到她的生辰到来,秋收也已经结束,到那时候便能够验证成果。
朱祐桓还要追问,宫人已经领着济王进来,她见朱祐桓也在,伸手摸摸她的头,笑道:“桓儿怎么在这里?今日休息?”
“桓儿见过姑祖母。”行礼过后,朱祐桓乖巧答道:“姆师今日要在乾清宫查我背书,但是内阁有事,桓儿在这里等姆师回来。”
济王让身旁的宫人将书稿交到皇帝的手中,道:“船队带回的蓬州风土人情已经全部记录在册,我与秋阳这段时间协助学堂将这些稿件简单编撰整理了一番,也算是初步成书,姐姐看看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朱祐桓见皇帝细细翻看着书稿,这才牵了牵济王的袖子,问道:“姑祖母,小姑姑怎么没有进宫呀?祖母说姑母和姑父要去惠州就藩,之后还要学习出海,不能带我玩了。”
看她这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济王哎呀了一声,道:“淮姑姑去南洋学堂跟着听课了,待到她完成课业之后陪你玩,好不好?你姑母和我说过,昭儿就留在京中,不用跟着一起去惠州港,到时候你们几个孩子一起。”
“好——”
皇帝已经大致翻看了一番手中的书稿,感慨道:“外面的世界果然不一样……”
多亏制造香水的设备在制作海水过滤器械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过滤后的水味道要好上许多,不至于让人难以下咽,这才让船队的长期航行得到保障。船队去年春日回京,带回来不少东西,蓬州外府的建设逐渐完善不说,船队已经前往另外一块新大陆,这才带回了如今摆放在宫内的土豆、番薯和玉米等作物。
这些植物先是在蓬州一带种植了两季,去岁元光二十五年的时候,张忠等人参照曾经务农寺测试种子优良的方式,筛选出了一批质量较好的种子,与一些活体的植株、动物一起送回了京城,还附赠了一本册子,描述了这些动植物的基本情况,请皇帝亲自赐名。
这些送回大明的动植物虽然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玩意儿,但也和大明这片土地上的生物大不相同,因此去年船队抵达天津港卸下各类物资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只不过当时人们都在惊诧未曾见过的动物,并未留心跟随回来的植物。
想到这里,皇帝提起笔,在册子上绘制的图形旁边标注了“番薯”二字。
朱祐桓歪歪头,疑惑于所谓的“不一样”究竟是指哪里不一样。
她虽然不大明白祖母为什么会如此感慨,却从这感慨之中隐约听出了叹息的意味,只是她还不明白这是怎样的感情。
济王宽慰道:“以后总有机会的。”
皇帝对这个答案心知肚明,因此只是对朱祐桓笑道:“有机会也该带我们未来的太孙出去走走,是不是?”
朱祐桓咦了一声,惊喜地问道:“真的?祖母带我去哪里?”
皇帝沉思片刻,道:“就今日,咱们出宫去走走。”
“好!”
如今大明城市内多是商业和工厂达,普通百姓中男子多被打造盔甲、火器、器械的两厂雇佣,女子则以服务和制造为主,京城尤甚,街头巷尾做工的女子越多了。原本京城中渐渐流行的广袖宽衣风尚又随着做工而渐渐缩短,与洪武年间的窄袖如出一辙。
若是放在二十年前,这样女子平日里也抛头露面的情况确实少见,但在如今,人们早就对这样的场面习以为常。
城市内有许多工作,如今又多以雇佣替代劳役,虽然也会从雇佣的报酬中抽钱,但总比以前白白给官家干活要好,更何况多一个人就多一分钱,是以家中劳力不论男女,齐齐上阵。
如香水、精油制造等一定程度上的季节性工作更是轻松,可以调剂家中男女外出做工的时间,不必担心家事无人料理,虽然辛苦了一些,但薪酬也算得上丰厚可观。
此时是仲春,京城内人们多穿便捷的衣物,倒显得身着道袍、头戴幅巾,一副读书人模样的皇帝有些格格不入,好在和她们姐妹年龄相仿、带着孩子的妇女不算少,不至于让皇帝太过扎眼,也不会让不远处跟着的女扈从们太过担忧。
皇帝见周围人时不时投来目光,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许久没有出来,当真是跟不上京城的风气了,怎么也没想到这身打扮会如此惹眼。”
济王像是早就料到此情此景,笑着揶揄道:“如今商业达,天津港比过去的通州还要热闹,人家都改口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哪比得上那些游商,花钱得了出海的机会,收益也能翻一番……即便真要做官,也该去海事府混个官儿当当才好。”说罢,她又宽慰道:“这一身打扮走在街上是有些显眼,一会儿进了茶楼雅集就好了。姐姐不知道,如今这茶楼里面多的是说书,话本子也是越来越多了。”
皇帝闻言沉吟片刻,似是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叹气道:“唉……随他去吧。”
朱祐桓年纪还小,满心满眼都被街边商贩叫卖的小零嘴、各色玩具所吸引,拉着皇帝想买单。
“小娘子当真有眼光!这是大船货,从天津港那边来的,别的地方还买不着!”
皇帝对上孙女期待的目光,还是从荷包里拿出一小锭银子递给商贩称重,道:“你这些,每样给我家的孙儿们来三个。”
“每样来三个,这些钱不够啊。”商贩对上皇帝的目光,苦着脸道:“这大船货好是好,官家收钱也多啊,我们这价钱也得跟着改……”
济王咦了一声,道:“你这不是想坐地起价——”
皇帝摆摆手,道:“就这样吧,咱们赶紧买了去茶楼,不要耽搁了听书。”
待到三人拿上包好的玩具,济王这才道:“虽说姐姐不要琉球再送擢子扇,全都换成硫磺、生红铜和锡……但这扇子的做工看着可要比以前进贡的更好,工艺便不是一个等级的,之前我和秋阳买了两把泥金扇,也做得格外细致,卖二十五两银子!”
皇帝一手牵着朱祐桓,道:“以前是拿来糊弄咱们的,现在是要卖给大明的商人,当然是不一样的。”
朱祐桓摆弄着手中的擢子扇,道:“每次船队回来,祖母都送给我和弟弟妹妹好多好东西,可这些我都没有见过呀……”她眨眨眼,像是明白了什么,义正辞严地说道:“肯定是他们背着祖母偷偷买来的,说不定都没有上交钱!”
皇帝和济王闻言相视一笑,皇帝夸赞道:“还是咱们的桓儿聪明,祖母教你,这个应该叫‘走私’。”她微微眯眼,道:“重利之风,上行下效,是该好好整治整治。”
朱祐桓不知道自己的几句话会带来什么,只是问道:“那……祖母,我们还去听书吗?”
“听,当然要听,这几年有闲的时候只看杂剧,许久没听书了。”
说起这个,济王倒是来了兴致,道:“近些时候话本子可多了……”
祖孙三人刚到太平茶坊所在的街口,就远远见门口有不少人,都伸着脖子向内观望。
济王这才一拍脑袋,道:“我忘了,今日要放舆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闺蜜老公脚下奴 联姻对象他掉马了[gb]+番外 春水中学广播部 焚天欲魔 亵渎支配之王 我家美艳母亲的秘密 (综漫同人)论散兵与暗黑本丸的适配性[综原神]+番外 什么 成绩好就可以操女同学!? 当真千金是玄学大佬+番外 (综漫同人)觉醒奇怪术式后称霸少年漫 (盗墓同人)何里瞎遇缘记 被维尔汀欺负的橙发小狗会面临怎样的淫靡艳戏呢 谋凰 快穿之祸水美人她有什么错 我和三个半女孩的故事 都市根硕 提剑向燕京 快穿:白月光又在反派心口插刀了 将星陨落——一骑当千的女将军尹殿薇之末路 以爱为期gl+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