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黑了脸,他倒不至于因为这个就迁怒于董仲舒:
天人感应在他眼中是刀,自己的子孙怎么会这么不中用,连刀也掌控不住,还被反噬了?
却不曾想,董仲舒最开始提出这个概念时,似乎就已经有通过上天来限制皇权的意图了。
“而曹操在道德水准这块私德没什么好说的,孟德好人妻的梗都已经说烂了。”
“《世说新语》记载了他少年时期干出过和袁绍一起抢新娘的恶劣事,还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最初也是出自此处,后来才被罗贯中戏剧化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公德上面,青年时期他也曾因不愿迎合权贵隐居,董卓倒行逆施时他也曾散尽家财行忠义之事。”
第97章大捷再战,网暴曹操据说诸葛亮讨厌曹……
“曹操到死也只是大汉的魏王,魏武帝是曹丕给追封的。”
“不管是因为‘忘不掉荀彧那一双忧郁的眼睛’,还是出于‘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的政治考量,又或者是碍于祖父宦官的身份,曹操终究是没有称帝。”
“当然,也有他始终不愿意和世家门阀妥协的缘故。”
“而曹丕搞出了‘九品中正制’,成功得到了士族的支持,为他称帝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讲曹操不得不提的还有屠城。据统计,东汉末年,曹操屠杀规模已超百万,其他各路诸侯也屠,但都没他屠得狠,只有咱们刘皇叔出淤泥而不染,在汉末独树一帜,从未屠过城,在当时乃至后世都留仁德美名。”
“据说诸葛亮讨厌曹操,也有他屠了徐州城的缘故。就算丞相本人没有亲身经历这场屠杀,但那里毕竟是他的家乡,父老乡亲的死讯和幸存者的仇恨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曹操的观感,相比之下,既是汉朝宗室,又素有仁心的刘备,当然更得孔明心。”
讲着讲着就串台到丞相那了,明月意识到自己跑题后颇觉心虚,连忙说回到王莽身上:“和曹操对比起来,王莽就很不一样了,同样是通过战争让人口锐减,曹操让敌方人死,王莽让己方人死。”
刘彻扯了扯嘴角:明女郎说这王莽发动战争是为了转移社会矛盾,难道他以为让反对自己的人在战争中死去,便能得到一个完全顺从于他的清明盛世了吗?
思及明女郎刚刚提到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刘彻或有猜测:曹操这“魏”恐怕占了一国;这诸葛亮明女郎之前玩游戏时似乎选过,那他辅佐的刘备可能也占了一国;还有一国是谁?
刘彻看向卫长公主,心中暗叹:
明女郎提前告知据儿的事情,他还能做出应对,但讲王莽和曹操,他实在是鞭长莫及啊!
知道这三国都是什么又能如何,自己功绩再高,还能管得到几百年后吗?
就像他知道王莽篡位是外戚势大、儒学昌盛的后果,但他能立刻不用外戚、不用儒学吗?
即便换一股势力用、换一个学派用,又怎么保证这个势力、学派在未来不会膨胀呢?
天幕讲了这么多未来发生的事,对于本朝而言,最有用的还是“科举制”和“天幕五科”。
哦,对了,能跳过那讨好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对于自己而言,显然也是一件好事。
“最后一个不同点,就是诗才了。曹操的乐府诗选入语文课本的都不少,可见在这方面的成就确实不虚。”
“在乱世群雄的时代背景下,曹操古直悲凉、颇具建安风骨的诗歌应和着他重整破碎河山的人生经历,花枝招展地展现着他的政治理想,也被称为是汉末实录。”
“而王莽这边,虽既勤学又博学,但并未留下传世佳作,不排除人家不喜欢写东西这个可能性,但大概率是没有诗赋这方面的天赋。”
单说曹操,明月可能会顺带着把三国都讲一遍,但题目是对比王莽和曹操,明月也不好意思偏题太多,于是几乎没讲什么蜀国和吴国的事情。
但魏蜀吴的流量可不是盖的,尽管这道题只擦了曹操的边,明月视频收到的评论大部分都和三国有关。
一无所知的四朝皇帝开始抽取弹幕,没有秦朝,刘彻终于能当第一个抽取的人了:
【UP主是不是看到农药要出孙权了?策划把东吴门面都设计得出伤那么慢,都督登场率好低,很担心咱们仲谋的命运啊。据说还要把“victory”改成“大捷”,“defeat”改成“再战”,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诸朝人记得,农药是明女郎之前喜欢玩的那个游戏的别称,自从准备考试开始,就没见过她再呼朋唤友玩这个游戏了。
之前听她和朋友侃大山时还分析过,华夏不愧是起源于农耕文明的种族,连打游戏也要和做农活沾边。
如今诸朝人得知这游戏的胜利和失败不再会用别国语言显示后,心中都颇觉欣慰。
对于刘彻而言,三国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已经补齐——孙权和东吴。
发这条弹幕的后世人显然很喜欢仲谋,但朱元璋对于孙权有不同的看法:“君臣之间当以敬为主,孙权总喜欢逗弄自己的臣子,实在有违为君之道。”
孙权和他的一众臣子要是知道这个评价,肯定都非常不屑一顾。
毕竟就算是正史里的仲谋,也是个阳光开朗大男孩,东吴诸臣日常称呼他为“至尊”,君臣之间是出了名的亲密无间。
至尊的手下一个个都对他死心塌地,孙权也确实对于每一个臣子都以诚相待。
开玩笑也不是孙权单方面的行为,就比如“撩虎须”这个事,就是臣子给君主开玩笑。
这个评价完全是“开玩笑的人:开心;被开玩笑的人:开心;网友:不开心”的真实写照。
不过孙权最终败给了曹操,而朱元璋一统天下,胜者书写历史,“君主不能跟臣子不能乱开玩笑”可是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
涉及为君之道,能接这个话头的只有朱标和朱雄英。
太子殿下附和道:“爹说得对,君臣有别,尊卑有分,儿子受教了。”
同样和臣子关系好到可以开玩笑的李世民无从得知朱元璋的“为君之道”小讲座。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到了后期,确实在皇帝和大臣之间划出了一条分明的界限,这也是类似于玄亮这样的君臣很难在明清出现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在三国众英豪之中最喜欢的,还当属咱们诸葛丞相——他曾称赞武侯之谋举世无双,也曾夸赞诸葛亮有冠代奇才,此时私心里也希望能抽到和孔明相关的弹幕。
可惜天幕不作美,他抽到的弹幕依旧与曹操相关:
【曹老板的风评确实微妙,谁能想到一千多年后,他还会因为某个出圈CG被网暴呢?历史上是曹操专门用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了回来,他和蔡邕关系老好了,咋可能追杀人家闺女。(叠甲:没有上纲上线的意思,也没有针对软辅和蔡文姬的意思,更没有给曹操洗白的意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禁止入梦欺师妹! 缘来靠得这么近 她值得更好的(快穿) 兽人靠呼风唤雨成为末世第一 失恋女王 什么?我夫君才是大反派?! 禁止投喂白眼小猫 公主将军来了 偏宠瘸夫郎 穿书后和捡来的男人飙演技 冬日的微阳 学长的鳞片 女配也有总裁爱 谁说魔王不会养老婆 还是原谅她吧 乱步猫猫的虚拟女友成真了 今心似橙光于海 开局一口大铁锅 师尊她不似无情剑修 古埃及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