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宫中最小的皇子是郭子兴之女郭惠妃所出的十九殿下朱橞,十九位皇子的后代中均无聿字辈,而朱以海按照字辈,应该是如今深受上宠的鲁王朱檀子孙。
相较于其他十几岁才得封王位的兄长,朱檀刚满两个月时就被封为了鲁王。
朱檀如今只有十岁,当然还没资格出现在朝堂之上,但宫中多早慧之人,他又素有聪慧之名,立刻意识到:
有“朱以海”这个不软不硬的刺在父皇心中硌着,自己不仅不会再给母妃带来荣光,甚至还有可能连累母妃。
思及此理,难免仓皇。
朱檀的母妃也姓郭,但和郭惠妃并无亲缘。
她是在朱元璋微末之时便跟随在他身边的老人,父兄战功赫赫,被封宁妃之后仍以马皇后为楷模,恭谨守礼,本以为能顺遂度过此生,却不曾想受此无妄之灾。
却听明女郎又言:“有意思的是,崇祯帝是自缢身亡,但和他同为由字辈的两个南明皇帝都留下了一些贪生怕死、耽于享乐的记载,反倒是聿字辈的两个皇帝,一个同样自缢而死,另一个选择绝食而亡,不堕气节。”
郭宁妃和朱檀都期待地看着天幕,希望明女郎能说出“朱以海也一样坚贞不屈”的话,但可惜母子俩要失望了:“南明这几个皇帝其实主要依靠的就是郑成功他爹郑芝龙,郑家父子拥兵自保,无心抗清,再加上朱以海想争正统,内部倾轧,消耗实力,北伐自然不可能成功。”
“朱以海倒是没有殉国,而是跑去投靠了郑家父子,刚开始还过得不错,后来郑成功日益薄待,朱以海寄人篱下,过上了‘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日子,郑成功死后甚至一度失去供奉,不知道鲁监国此时会不会为自己从前在南明搅风搅雨的事情后悔?”
聿字辈的两位皇帝的源头估计还没出生,朱元璋想嘉奖也无从下手。
崇祯自缢算是给了朱棣一枚免死金牌,朱元璋也懒得再计较那两个没有殉国的由字辈皇帝。
唯有朱以海的事,朱元璋可以直接对着朱檀撒火气。
可想而知,鲁王以后的日子不会特别好过,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原本的历史上,朱檀就藩之后就沉溺女色,奢侈享乐,追求长生,猛磕丹药,最终病入膏肓,还被老朱怒斥“荒唐”。
而在这个位面,朱檀失去圣宠,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只能努力学习天幕五科中还算比较喜欢的化学,因此知道了丹药会让人重金属中毒,避开了早亡的结局,怎么不算是一件好事呢?
从化学这门学科中受益的可不止朱檀,所有居住在宋朝皇宫中的人都要感谢天幕,当然,这是后话了。
此时的宋朝,赵匡胤见明女郎就秦良玉的事情延伸了这么多,心中难免焦急,忍不住腹诽道:明女郎真是偏心,这南明不也一样打不过异族吗?为何她对南明就觉得惋惜,对本朝就态度不善?
好在明月也意识到了自己偏题严重,连忙说回正题:“梁红玉出身武将世家,但在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之乱中,她的祖父和父亲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家道中落,她也因此沦落为官府歌妓。”
“同一年,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准备合击辽朝。”明月想到能力不输于吕武的萧太后,忍不住多说了两句,“简单说一下辽朝吧,穆桂英挂帅的起因就是辽邦萧太后摆天门阵,需穆柯寨的降龙木才能破阵,这里的萧太后原型就是萧绰。”
“站在中原王朝的角度,大多数文艺作品都把她塑造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妇人,但认真了解过萧绰的功绩就会明白,她是一位贤明的临朝摄政者,更是一位极其老练的政治家。”
“其实正史当中的赵光义和他的臣子都特别有意思,听说了萧绰的风流韵事之后,他们便以己度人,觉得辽朝人也看不惯太后这样做,于是便主动出击开始北伐。”
“但其实萧绰和韩德让当时在辽朝已经是一种半公开的情人关系了,就算两人是公开的夫妻关系,也根本不违反契丹的风俗习惯。”
“当然,可能当时宋朝就是想找个理由开战。”明月露出一个促狭的笑容,“不同于七年前御驾亲征的驴车战神,萧绰这次亲征可谓是大获全胜,对比之下,实在是有些打赵光义的脸。”
但想到死在战争中的无辜之人,明月不由自主地收回了脸上的笑容:“杨业就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辽朝也因萧绰这位中兴之主从中衰走向鼎盛,而赵光义不仅未能收复幽燕,对交趾的经略计划也宣告失败。”
“赵光义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和兄长的差距,朝中不乏批判他用兵轻率、收复燕云是为务虚名的言论,反战主和的舆论也开始甚嚣尘上。”
“赵光义决定摆烂。”
明月又笑了,但这次的笑容里充满着讽刺:“他开始频繁地向外传达内忧比外患更重要的信号,说出了朝中奸邪比边事更可惧,治国修德更重要、四夷可以被置之度外等等言论。”
“有四个字可以总结赵光义此后的做法。”明月愤然,“守内虚外。”
诸朝人都看出了明女郎的恼怒,却不知道她此时想到的是另一句意思相近的话——攘外必先安内。
宋朝过于遥远,但拿这句话当借口围剿红军、无视日军入侵的历史很近很近。
这句话也不是独裁者自创,而是脱胎于赵普给宋太宗递的奏折。
所以,纵使赵光义的文治再如何成功,他有再多的借口和无奈之处,明月也很难对他有任何好感。
明月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讲道:“时间流转,赵炅去世,赵恒登基,新君初立,这次被误以为内政不稳的变成了宋朝,萧太后再次亲征。”
讲着讲着就又有些生气了,明月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宋真宗竟然比他爹胆子还小,宋军还在前线坚守城池呢,皇帝就已经打算迁都南下了。”
无力吐槽,完全无力吐槽!
明月讲得生气,朱元璋听得生气,赵匡胤作为宋朝开国皇帝当然更气,恨不得现在就直接冲进狱中把他的好二弟大卸八块。
狱中看不见天幕,却能听见明女郎答题的声音。
赵光义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还想央求皇兄让他留下一位男嗣,如今却庆幸自己没有儿子。
妻李氏少有容德,已为自己生育两女,可惜皆早亡,想来是天幕所言生育年龄太小之故。
皇兄重情义,性宽仁,虽不会再为自己过继子嗣,但也不会为难李氏。
第104章澶渊之盟,文佳皇帝唱歌跳舞、弹琴画……
赵光义怔怔望着牢房内青青白白的墙,浑身颤抖:
明女郎总说自己的后代没有骨气,嘲讽大宋是“大怂”。
他想,自己要用鲜血证明,赵光义这一脉不是孬种。
但酝酿了很久,赵光义才悲哀地发现,他好像确实是令人不齿的贪生怕死之徒,根本不敢像那些刚烈之人一样,以死明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她值得更好的(快穿) 女配也有总裁爱 公主将军来了 还是原谅她吧 谁说魔王不会养老婆 失恋女王 开局一口大铁锅 缘来靠得这么近 古埃及日常生活 乱步猫猫的虚拟女友成真了 师尊她不似无情剑修 穿书后和捡来的男人飙演技 禁止入梦欺师妹! 偏宠瘸夫郎 禁止投喂白眼小猫 学长的鳞片 今心似橙光于海 兽人靠呼风唤雨成为末世第一 什么?我夫君才是大反派?! 冬日的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