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 第47章(第2页)

第47章(第2页)

“这片麦地种的耐旱的品种,等春收过后把种子分下去,明年庄子都换这个品种。”

大伙一听,顿时喜笑颜开。

王瑛拿出本子,用炭笔记录麦子的生长周期,看来自己培育的长丰3号在古代适应能力还不错。

不过植株照比试验田里矮小了不少,可能是因为没有施肥的缘故。

正好天气暖和了,王瑛打算教他们堆湿肥,六月种粟的时候就能用上。

“东家,您那房盖得怎么样了?”

“地基已经打完了,今天就能砌墙了。”

地基是一个房子的根基,民间有句俗语叫,“地基打的好,房子住不倒。”光地基就挖了六尺深,经过层层打夯,只要不是遇上地动住上百年都没问题。

姓刘的老伯道:“夯完地基盖房就快了,十天半月就能把墙面垒好,等上了大梁这房就算盖完了。”

王瑛听的愈发向往,一想到这是自己以后的家,就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儿。

“你们可不许再打架了,水大家匀着用,谁也别抢,若是再因为这事打架,我可要涨租了。”

俩人脸色一僵,连忙赔笑道:“不敢,不敢了!”

这招比劝架管用,王瑛抿着嘴将笑意压下去,脚步匆匆的去了新房那边。

来的时候,正好看见陈青岩带着几个村里的孩子在旁边认字。跟孩子们相处心情明显放松很多,讲话也不磕磕巴巴了,颇有之前开私塾的模样。

王瑛没上前打扰他,等晚上回去的时候将开私塾的事问了问。

“你还想在村子里开私塾吗?”

陈青岩毫不犹豫的点头,他还挺喜欢给孩子开蒙的,看着他们从懵懂无知,逐渐识字懂礼,其中的成就感不足以用言语表达。

“那就等房子装修好去招生。”

“好!”

王瑛想起上次回镇上四叔寄来的信,总觉得这件事该跟陈青岩说一声。

“上次我回去时娘说四叔寄来信,他明年任期满,可能会调回京都。”

“这是好事啊。”

“信上还说……回京都后看看能不能走动关系,把你科举那件事平反了……”

陈青岩怔住,半晌说不出话。

王瑛连忙道:“不过这件事很难办,四叔也只是提了一嘴,他不敢让我们告诉你,怕办不成让你更失望。”

陈青岩握住王瑛的手道:“我懂,科举与我而言早已不寄希望,若是上天垂怜我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珍惜。就算四叔办不成,我不会再为这件事伤神。”

经过这几次事后,陈青岩成熟了不少。

人大概只有在经受住风雨的捶打后,才能逐渐变得强大。

*

转眼半个月时间过去,新房的主体已经盖完了,挑了个好日子上梁。

古代上梁是有讲究的,它不仅是对建筑成功的庆祝,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

提前两日王瑛让陈伯去抓了两头猪和一头羊,今日要宴请村里帮忙的人吃顿饭。

陈喜的娘子早早带着村里的妇人们过来帮忙,汉子们则去了新房那边等待上梁。

主持上梁的是村里年长的老木匠,他今年已经快七十岁了,在这个医疗落后的时代,能活到古稀之年绝对算得上长寿。

老人家头发花□□神奕奕,拄着根木棍过来,看着高高的青砖房忍不住感叹,“这大房子真气派,老丈我只在镇上见过这样的房子嘞。”

村子里多是泥胚房,砖瓦造价太高,攒一辈子也盖不起。

王瑛笑道:“劳烦老人家帮忙主持上梁。”

“好好好。”老人背着手先绕着房子走了一圈,嘴里念着喜庆话,然后让人拿来提前准备好的公鸡,接了鸡血滴在房梁上避煞。

接着就是祭拜天地神灵,请祖师鲁班降临,扶柱安梁。

摆上三牲礼,点燃香烛,一边跪拜一边念唱着:“柱顶乾坤家业盛,梁担日月福源长……”

大伙秉着呼吸看老爷子,有年轻的木匠悄悄记在心里,兴许几十年后主持上梁的就是自己,这便是传承了。

待叩拜完时辰也到了,随着老人一声“起梁——”

几十个汉子拉着拇指粗的麻绳,嘴里喊着号子将房梁一点点送到房顶安置妥当,梁便是上好了!

墩子点着炮竹,陈大顺在房顶往下撒喜钱,大人孩子们欢闹的哄抢着,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上完粱开始铺瓦,人多干活也快,还不到晌午就干完了。

大伙又笑闹着回到村子里吃饭,席面是在陈喜家摆的,一共八桌,桌桌都有酒有肉还有新蒸的灰面馒头,大伙敞开了肚皮可劲吃。

正吃着饭,门口突然停下一辆骡车,陈二顺从车上跳下来,“少爷,少郎君,莱州又送信来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高冷人设崩塌后我在线爆红了!  瑕疵品  医品厨娘食运当头+番外  苦涩的爱  在男团成功出道后+番外  抉择  血太阳  他们的心声是否哪里不对  骤雨间  再世启动仙香路+番外  人妻情欲日记之苏碧儿的慰安旅行  糟糕! 左右为男+番外  不归  考公失败去快穿,诸位请看我发癫  冤枉啊,龙蛋真不是我下的  万人迷竟然是恶毒女配!【快穿】快穿  失效安全词  快穿:论儿媳的自我修养  我只是个炮灰,你们别过来啊  女孩子的胸部是机甲操控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