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这次真是做了大好事!还想着给老百姓修房子、发粮食……”
一个妇人喃喃道,手里攥着的菜篮子微微发抖。
“啧啧,天兵利器,真是厉害!看谁还敢作乱!”
一个年轻的书生摇着头,脸上满是震撼与自豪。
胥吏念完南阳战事,稍歇口气,又开始念后面的版面:“……《朝廷设立宣传司告天下书》,阐明了创办《隋报》之缘由,乃为‘通上下之情,宣朝廷之德,明法令之要,辩谣言之诬’……”
“……《新政简释》:陛下谕令,南阳及周边遭朱粲荼毒之地,免赋三年,徭役减半……”
“……《农事新观》:将作监大匠建言,春耕当注意选种育苗之法……”
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国家和朝廷的大事和举措,也有贴近民生的信息。
念报持续了近半个时辰,胥吏嗓子都已沙哑,但围观的人群却越聚越多,后来者踮着脚,竖着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
直到念完,许多人仍意犹未尽,还在热烈讨论着,久久不肯散去。
“这……这报纸真好!要是期期都有,咱老百姓也能知道朝廷大事了!”
“是啊,以前光听官府一张告示,或是街头巷尾传言,哪知这般详细真切!”
“朝廷这是把咱当自己人看了啊!”
“对啊,以前朝廷发生什么事,起码得过个一年半载才晓得嘞!现在可太方便了!”
“就是!这都是陛下照拂我等百姓啊!”
…………
百姓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赞扬歌颂这件事的。
在忘忧茶肆的二楼雅座,几位身着锦袍、看似士绅模样的中年人,边品茶边低声议论。
“哼,这只不过是花样翻新,是收买人心之举。”
一个瘦高个捻着胡须的学究,接着语气略带讥讽道:“将朝廷政令、陛下言行刊印传播,古之未有,是否过于……张扬?恐非明君谦抑之道。”
对面一位微胖的商人摇摇头:“李兄此言差矣,在下觉得这次陛下和朝廷做得对!朱粲之恶,天人共愤。陛下雷霆扫穴,乃大快人心之事,正该广而告之,以震慑四方宵小,岂能说是张扬?更何况,告知百姓免税免役,使其安心生产,过安生日子,这有何不好?难道要像以前一样,朝廷不管做了什么,百姓始终浑浑噩噩,甚至有的被胥吏贪官蒙骗才好?”
那瘦高个一时语塞,强辩道:“吾非此意……只是觉得,此风一开,恐言论泛滥,不易控制……”
旁座一位一直沉默的老者,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老朽倒是觉得不见得如此,这《隋报》乃是朝廷喉舌,所载所示皆经朝廷审定,何来泛滥一说?反倒是那些私下流传、真伪难辨的流言蜚语,才是真正的惑乱之源,你看看这天下因为这些流言蜚语产生的惑乱还少吗?朝廷有此一报,正可主动发声,以正压邪,令天下人看清事情的本质。因此,在老夫看来,此乃大善之政!是陛下自信、朝廷开明之体现!是我大隋之幸事!”
瘦高个张了张嘴,瞬间被说得哑口无言。
见周围的人半天无人附和己见,只得悻悻然端起茶杯,掩饰尴尬。
类似的微小争议,在士林阶层中并非没有,但在《隋报》所载事实的强大说服力与扑面而来的新气象面前,这些零星的非议很快便被淹没,无法形成真正的波澜。
大多数有识之士,都从中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王朝的开放姿态与务实精神。
喜欢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请大家收藏:()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道爷我成了医院保安 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 赤壤天规 演了一辈子贵妇,重生她不干了 乡村神医超级快活 甜度超标 不合格的修仙界 开局觉醒文明火种 重生清河记 和渣男三口之家?我找老婆行不行 我以帝魂镇国运 喜宴 逆命时空:从废柴到至尊 骟猪工 踹开渣夫后,我成兵王心尖宠 演员模拟器从0开始 当年送君三千里 梦醒来后 每次赚钱都被系统薅羊毛 前夫哥,但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