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33章 寒门贵子世家波澜(第1页)

第33章 寒门贵子世家波澜(第1页)

王御史跟着巡政队伍走了三个月,回来时黑瘦了一圈,却像换了个人。他在朝堂上脱下锦袍,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布衣,捧着一本厚厚的见闻录,声泪俱下地讲述民间疾苦:“臣从前坐困京城,以为朝堂争论便是天下大事,直到亲眼看见淮南老农抱着泡烂的秧苗哭,才知所谓‘大事’,原是百姓的一碗饭、一件衣!”

他力荐推行“荐才令”——让各地官员和百姓共同举荐有才能的人,不论出身,经巡政队伍考核后便可入朝为官。“世家子弟能读书,寒门子弟亦有贤才。若只凭门第取士,朝堂迟早会变成一潭死水!”

萧煜当场准奏。荐才令一出,立刻在全国掀起波澜。江南的织工李三郎因改良织布机提高效率三成,被举荐为工部主事;西北的牧民巴特尔熟悉沙狼习性,被任命为边关参将;连那位淮南老农的儿子,也因熟稔农事,成了户部的农桑顾问。

这些寒门出身的官员涌入朝堂,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风气。他们说话带着乡音,奏折里满是田间地头的实际问题,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的世家官员形成鲜明对比。

“一群泥腿子也配站在太和殿?”吏部尚书赵大人私下里抱怨。他是京城望族赵氏的族长,儿子刚通过科举入仕,却因没实权而耿耿于怀。“皇上这是要动摇国本!”

赵氏联合了其他几个世家,开始暗中作梗。他们故意刁难寒门官员,把棘手的差事都推给他们,甚至在粮草拨付上克扣——巴特尔在边关要过冬的棉衣,户部却迟迟不发;李三郎要推广新织布机,工部的匠人却阳奉阴违,说“乡野技法登不得大雅之堂”。

沈清辞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没有直接斥责世家官员,而是在一次朝会后,带着所有人去了京郊的粮仓。粮仓里堆着新收的粮食,都是按“新粮法”种植的——这新粮法,正是一位寒门出身的农官从南方学来的,比旧粮法亩产提高了两成。

“赵大人觉得,这粮食分得出哪粒来自世家的田,哪粒来自寒门的地吗?”沈清辞指着粮仓,“治国如种粮,要的是颗粒饱满,不是看装粮的袋子是不是锦缎做的。”

赵大人脸色铁青,却无言以对。

萧煜趁机下旨:所有官员,不论出身,一律从基层做起,三年考核一次,合格者晋升,不合格者罢免。“朕要的是能做事的官,不是能掉书袋的官。”

这道旨意打了世家一个措手不及。他们的子弟自幼锦衣玉食,哪吃过基层的苦?去了地方没多久,就哭着喊着要回京。反倒是那些寒门官员,本就来自民间,熟悉百姓的难处,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

最让世家忌惮的是巴特尔。他在边关不仅打退了沙狼的最后一次反扑,还与西域诸国签订了互市条约,让大胤的茶叶、丝绸换来了源源不断的良马和药材。萧煜破格提拔他为骠骑将军,赐金印紫绶,与赵氏世代担任的镇国将军平起平坐。

“一个牧民也能当将军?”赵大人在家族议事时拍了桌子,“再这样下去,我们赵家百年基业,迟早要毁在这些寒门小儿手里!”

他的侄子赵宁,正是那位刚入仕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叔父,不如……让他们‘出点意外’?”

赵大人沉默了。窗外的月光照在他花白的胡须上,映出一张纠结的脸。

而此时的坤宁宫,沈清辞正看着巴特尔送来的西域地图。萧煜走进来,看到她眉头紧锁,便问:“在想什么?”

“在想,世家的反扑,恐怕不会只是刁难这么简单。”沈清辞指着地图上的西域诸国,“赵氏在西域经营多年,巴特尔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萧煜握住她的手:“怕了?”

“不怕。”沈清辞抬头,眼中闪着光,“当年在雁门关,比这凶险百倍的局面我们都闯过来了。何况现在,我们不是两个人在战斗。”

她指的是那些寒门官员,是那些盼着日子变好的百姓。

果然,不出半月,边关传来急报:巴特尔在巡查边境时遇袭,身受重伤。袭击者穿着沙狼的服饰,却用的是中原的弩箭。

“是赵氏。”萧煜看着急报,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他们想嫁祸给沙狼,一石二鸟。”

沈清辞走到窗前,望着天边的晚霞:“该收网了。”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成为万人迷的老实人丈夫  东京房东生活  她照亮我[破镜重圆]  文薰的民国日常  不可以叫妈妈哦[娱乐圈]  为我心动[快穿]  为我心动[无限]  纵你娇矜  女A的品格[娱乐圈]  九霄战龙诀  乙女向短篇  觊觎哥哥朋友  缄默者  半衰期  太子今天变前夫了吗  坏齿  在无限游戏拯救死对头  被迫和死对头上婚综后  离婚六年后,他看不见了  [破镜重圆]  我家恶毒女配绝不是黑莲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