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37章 学馆书声少年意气(第1页)

第37章 学馆书声少年意气(第1页)

西域学馆建成的那天,沈清辞和萧煜特意赶去观礼。学馆的青砖墙上爬满了西域的葡萄藤,门口挂着一块匾额,是萧煜亲笔写的“同源堂”——取“四海同源,天下一家”之意。

前来求学的西域子弟约莫有三十多个,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才八岁,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为首的少年叫阿古拉,是沙狼部落首领的儿子——当年沙狼战败后,他主动送来降书,说“愿以余生换部落安稳”,萧煜便让他带着子弟来京求学。

“拜见皇上,皇后娘娘。”阿古拉的汉话还带着生涩,却字字清晰,“多谢大胤收留,我等定会好好学习,回去后告诉族人,大胤不是敌人,是朋友。”

沈清辞看着他眼中的坦荡,想起当年沙狼的凶悍,忽然觉得,时间真是最好的良药。她让人端来新做的点心——有江南的桂花糕,也有西域的馕,笑着说:“既是朋友,就该同吃一块糕,同读一本书。”

开馆第一课,由王御史的孙子王砚之主讲。这少年继承了祖父的耿直,却少了几分固执,跟着巡政队伍走了两年,对各地风土人情了如指掌。他没有讲经史子集,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大大的地图,指着上面的河流说:“你们看,西域的塔里木河,和中原的黄河,最终都要汇入大海。就像我们,看着不同的月亮,却住着同一个天下。”

阿古拉举手提问:“王先生,中原的织布机真的能织出比丝绸还软的布吗?李尚书说,要教我们用羊毛和棉花混纺。”

“不仅能织软布,还能织暖甲。”王砚之笑着答,“等你们学会了,冬天守在草原上,就再也不会冻着了。”

学馆里的笑声传得很远,萧煜站在窗外,对沈清辞说:“你看,这些孩子,才是真正的‘互市’。”

离开学馆时,他们遇到了前来送新织机的李三郎。他如今已是两鬓微霜,却依旧精神矍铄,拉着沈清辞的手说:“娘娘,您看这台新机,是阿古拉他们部落的匠人一起改良的,用羊毛织出来的料子,又轻又暖,正适合北疆的冬天。”

沈清辞抚摸着织机上的花纹——是西域的缠枝纹,混着中原的云纹,竟有种奇异的和谐。“好,真好。”她眼眶有些发热,“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回到北疆的毡房时,已是深秋。草原上的草黄了,像铺了一层金毯。太子派人送来一件新做的棉衣,是用李三郎他们改良的混纺布做的,里面填着西域的驼绒。“父皇母后,儿臣让工部试过了,这件棉衣,在雪地里站三个时辰都不冷。”

萧煜穿上棉衣,果然暖和得很,笑着说:“这小子,比他爹会疼人。”

沈清辞却注意到信里的另一句话:“江南水灾,儿臣已按《赈灾法》调拨粮草,还让农官带着新粮种去补种。请父皇母后放心,儿臣能守好家。”

“他长大了。”沈清辞把信折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

入冬后,北疆下了第一场雪。萧煜和沈清辞坐在毡房里,听着外面的风雪声,手里翻着各地送来的报喜信:淮南的新稻丰收了,江南的织工工钱又涨了,西域的商队带来了新的宝石,说要镶嵌在太子的冠冕上。

“明年开春,我们去江南看看吧。”沈清辞忽然说,“听说那里的桃花开得比北疆的草原还艳。”

“好。”萧煜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他便用自己的手焐着,“再去看看李三郎的织坊,看看农官的新粮种,看看……我们的孩子,把家守得好不好。”

风雪敲打着毡房的毡布,像一首温柔的歌。沈清辞靠在萧煜肩上,忽然觉得,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守着天下,而你,恰好能陪着爱的人,看遍山河。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太子今天变前夫了吗  在无限游戏拯救死对头  纵你娇矜  觊觎哥哥朋友  东京房东生活  不可以叫妈妈哦[娱乐圈]  我家恶毒女配绝不是黑莲花!  为我心动[无限]  乙女向短篇  为我心动[快穿]  成为万人迷的老实人丈夫  她照亮我[破镜重圆]  坏齿  九霄战龙诀  离婚六年后,他看不见了  [破镜重圆]  女A的品格[娱乐圈]  缄默者  半衰期  被迫和死对头上婚综后  文薰的民国日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