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孙种桑树的地方,选在了棉田旁边。他说:“这样棉花和桑树就能做邻居,互相有个照应。”萧煜听了,笑着帮他扶正桑树苗:“说得好,万物都要互相帮衬才能长得好。”
桑树苗是从江南带来的,细瘦的枝干上带着新绿的芽。小皇孙给每棵树都起了名字,有叫“阿木”的,有叫“巴图”的,还有一棵最壮的,被他命名为“爷爷”。“这样它们就不会孤单了。”他认真地给树苗浇水,鞋尖沾了泥也不在意。
沈清辞找来蚕种,用棉纸小心翼翼地包着,放在暖炉边孵化。“蚕宝宝很娇气,”她教小皇孙辨认,“要保持温暖,还要喂新鲜的桑叶,就像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一样。”
没过几天,蚕卵里钻出了密密麻麻的小黑虫,像撒了一把黑芝麻。小皇孙吓得往后躲,沈清辞却笑着拿起一片桑叶:“别怕,它们很乖的,只会吃桑叶,不会咬人。”
他试探着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蚕宝宝,软软的,凉凉的,顿时不怕了。从那天起,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采桑叶,把最嫩的叶片剪成碎片,撒在蚕匾里,看着小黑虫一点点变白、变大,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桑树长得很快,春末就抽出了茂密的枝叶。小皇孙的小伙伴们来帮忙采桑叶,西域的孩子爬树很灵巧,三下两下就摘满一筐;中原的孩子则细心地把桑叶上的虫子挑出来,说“不能让蚕宝宝吃带虫的叶子”。
“你们看,”小皇孙指着桑树下的棉花根,“爷爷说桑叶落下来能当肥料,棉花长得更壮了!”
果然,靠近桑树的棉花比别处的高出一截,棉桃也结得更饱满。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它们真的在互相帮忙!”
蚕宝宝开始吐丝时,小皇孙特意搬了个小板凳,坐在蚕匾边看。洁白的蚕丝从蚕嘴里慢慢吐出,绕成一个个椭圆的蚕茧,像缀在竹匾上的珍珠。
“它们把自己裹起来,是要睡觉吗?”西域的孩子好奇地问。
“是要变成飞蛾,”小皇孙说,“书里说,飞蛾会产卵,明年又能孵出蚕宝宝了。”
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把蚕茧收集起来,放在热水里煮软,再用小竹签抽出丝头。蚕丝很细,却很坚韧,绕在纺车上,渐渐变成了光滑的丝线,比棉线更亮,更软。
“这丝能织成什么?”小皇孙问太子妃。
“能织成云锦,”太子妃说,“也能和羊毛混纺,做成又暖又轻的衣裳。你爷爷当年在北疆穿的软甲,里面就掺了蚕丝,又结实又轻便。”
小皇孙听得眼睛发亮,立刻要把自己纺的丝线送到织坊:“我要织一块‘桑蚕棉’布,用桑叶肥过的棉花,和蚕宝宝吐的丝,肯定很特别!”
李青织坊果然没让人失望。他们用小皇孙送来的丝棉混纺,织出了一块浅碧色的布,上面用金线织着桑叶和棉花,还有几只小小的蚕宝宝,灵动得像要从布上爬下来。
“这布叫‘共生’,”李青说,“桑树给蚕吃,蚕沙肥棉花,棉花和丝一起织布,缺了谁都不行。”
萧煜把“共生”布挂在同源堂的正厅,旁边配了一行字:“万物相依,天下方安。”学子们每天路过都要看一眼,先生会指着布上的图案,讲桑树与蚕、棉花与土地的故事,说这就是“天下大同”的道理。
这年冬天,小皇孙用自己种的棉花和纺的蚕丝,给萧煜和沈清辞各做了一件小礼物——给爷爷的是一个棉垫,垫在拐杖底下,走路就不打滑了;给奶奶的是一个丝绣的荷包,里面装着晒干的桑叶,说能安神。
“这是蚕宝宝和棉花一起做的礼物,”他捧着礼物,小脸冻得通红,“祝爷爷奶奶永远暖和,永远开心。”
萧煜把棉垫绑在拐杖上,走了两步,果然稳当多了。沈清辞则把荷包戴在腰间,桑叶的清香混着丝绣的气息,像带着一整个春天的暖意。
夜里,雪落无声。萧煜和沈清辞坐在暖炉边,看着窗外的桑棉田,被雪盖得白茫茫一片。小皇孙已经睡熟了,梦里还在嘟囔着“给蚕宝宝喂桑叶”。
“你看,”沈清辞轻声说,“他现在知道,一棵桑树,一只蚕,一朵棉花,都有自己的用处。”
萧煜望着炉火,声音平静而深远:“这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等他明白万物都要互相依靠,自然就懂得怎么守护这天下了。”
炉火噼啪作响,映着“共生”布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晃动。他们知道,这片桑棉田不只是田,是课堂,是课本,是让孩子在劳作里明白“责任”与“共生”的地方。而那些桑树下的棉花,蚕吐出的丝,终将在时光里,织出更辽阔、更温暖的天下。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不可以叫妈妈哦[娱乐圈] 我家恶毒女配绝不是黑莲花! 女A的品格[娱乐圈] 为我心动[无限] 觊觎哥哥朋友 她照亮我[破镜重圆] 坏齿 半衰期 东京房东生活 文薰的民国日常 九霄战龙诀 缄默者 离婚六年后,他看不见了 [破镜重圆] 成为万人迷的老实人丈夫 乙女向短篇 太子今天变前夫了吗 为我心动[快穿] 纵你娇矜 被迫和死对头上婚综后 在无限游戏拯救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