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入夏,麦浪翻涌着金黄,刚过麦收的村落里,百姓们本还盼着魏王李泰推行的常平仓新政能带来实惠——往年粮贱时,谷价低得能让农户赔本,粮贵时又被豪强炒到天价,如今官府承诺“贱籴贵粜”,还管布帛、盐铁,不少人都等着日子能安稳些。
新政推行之初,京兆府的官差确实带着账簿下乡了。他们按“亩产三石、留足口粮”的规矩,挨户登记余粮,以每斗百文的价格籴入,比去年粮商给的八十文高了不少,农户们纷纷挑着粮袋往临时粮仓送,连渭水边的码头都堆满了待入仓的麦袋。官府还在长安、咸阳等城设了“调剂坊”,布帛按市价九折收、盐按官价稳供,一时间,西市的布肆老板们都不敢随意抬价,百姓们暗自赞道:“魏王这新政,真是替咱们着想。”
可没过一月,风向就变了。京兆府司仓参军王怀,是早年投靠李泰的旧部,为了在新政里做出“亮眼政绩”,竟暗中勾上了长安豪强柳氏。麦收后农户们正准备卖粮,柳氏的家丁就带着人挨村“游说”:“今年天旱,后续怕是要缺粮,不如先把粮存到柳家粮仓,等价高了再卖。”实则暗地里压价,每斗只给九十文——比官府承诺的低了十文。等农户们被说动,大半余粮都进了柳家粮仓,王怀才带着官差“按规籴粮”,此时市面上余粮已少,官价反倒被压到了八十五文,比柳家给的还低。
更糟的是粮贵时的乱象。入伏后关中偶降暴雨,渭水涨水冲了几处粮囤,粮价刚有抬头的迹象,柳氏就借着“防汛”的由头,把囤积的粮食藏进了地窖,市面上粮源骤减。百姓们等着官府粜粮平抑价格,王怀却拖着不发,直到粮价涨到每斗一百八十文,才慢悠悠打开官仓——可此时柳氏已提前以一百七十文的价格抛了大半粮食,赚得盆满钵满,等官仓粮食入市,价格只跌回一百五十文,比新政前的高价还高了二十文。百姓们空等一场,只能对着空了的粮袋叹气。
布帛与盐的调控更是乱象丛生。华阴仓本存着去年从江南调运的上等蜀锦,色泽鲜亮、质地细密,是准备在秋冬布价上涨时投放市场的。仓守将赵安却与长安布商勾结,夜里用马车将蜀锦偷偷运出,换成了一批边缘起球、色泽暗沉的残次布帛。等调剂坊按“平价”售卖时,百姓们拆开布卷,才发现全是次品,找官差理论,却被以“仓储损耗”搪塞过去。盐的调控也没好到哪去,官府按“每人每日一钱”的量供应,可底下官差却暗中加价,每斤盐多收五文,还把粗盐里的泥沙筛出来重新掺回去,百姓买回去的盐,煮菜时能沉淀出半碗土。
长安西市的胡肆里,粟特商人康延正捏着酒杯叹气,酒液里的葡萄香都压不住他的愁绪。“以前咱们从河西贩布来长安,一匹蜀锦能赚三十文,如今官府直接从江南调运,本钱比咱们低三成,还按平价卖,咱们进的布帛根本卖不动!”他身边的年轻胡商阿罗憾也附和:“盐更没法做!官府把控了渠道,咱们从突厥那边换的青盐,连西市的门都进不去,只能在城外偷偷卖,还得防着官差抓!”
坐在角落的老成商人石万年,捻着花白的胡须,喝了口胡酒,低声道:“魏王殿下怕是真想做件利国利民的事,可下面的官啊……”他摇了摇头,“经本是好经,就是念经的和尚嘴歪了。你没见京兆府那些官差,最近穿的绸缎,都是华阴仓里的蜀锦吗?”
这些乱象,早被百骑司的探员看在眼里。一份密报悄无声息送进御书房,上面写着王怀勾连柳氏、赵安置换布帛的具体细节,连时间、地点、牵涉的银两都写得明明白白。李世民坐在案前,手指捏着密报边缘,眉头渐渐拧起——他何尝不知新政执行的漏洞,只是李泰力主推行此政时信心满满,如今出了乱子,正好看看他会不会主动察觉、主动纠错。
李世民翻了翻桌上的奏折,将这份弹劾密报夹在一份关于关中水利的普通奏折里,拿起朱笔,只在密报末尾批了“知道了”三个字,便推到了一旁。他望着窗外的天色,指尖轻轻敲击案面——若李泰能及时发现问题、严惩贪腐,便是有担当;若视而不见,那这“理政之才”的光环下,恐怕就藏着纵容与短视了。御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动窗纱的轻响,伴着帝王深沉的观察与考量。
喜欢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请大家收藏:()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充满色情的奇幻世界——初出茅庐的勇者在新手区就看着自己的未婚妻堕落成为魔王的肉奴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你的挚友也是没脸见人的白毛帅哥吗 穿成女娲嫡长女种田养家 终焉序列:终焉之种 星辰与你相约 长夜(nph/强制/骨科) 九尾白狐是我前世妻 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快穿之大佬她恃美行凶 年轻女孩淫荡地陪工作记NP肉 有萤曈曈(古言) 斗破美杜莎熏儿 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 恶女老师设下陷阱,对魔忍调月莉音 白切黑女主VS高冷男主 南雪的秘密账号 圣女(np女嬷) 血色炊烟:我的佣兵生涯! 柯南:老太是我最忠诚的部下 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