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是苏轼的官职,指不要忘记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苏轼轻声道:"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
(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没有,但也不能刻意强求)
旁边一位好友钱世雄也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
(这是先生一生修行之时,此刻更要用功啊)
苏轼答了一句:"着力即差。"
说完这四个字,他便安然闭上双眼,与世长辞。终年六十四岁。
消息传出,天下文人莫不悲痛。在汴京,刚刚亲政的徽宗皇帝也叹息道:"才难之叹,古今共之。"
而在雷州的章惇,听说苏轼病逝的消息后,独自一人在海边坐了一夜。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也许他在回想与苏轼同年中进士时的情景,那时他们都还是热血青年;也许在回想变法时的激烈争论;也许在回想自己一次次把苏轼贬往更远的地方...
第二天,章惇的儿子发现父亲苍老了许多。
"父亲,您的头发..."章援惊讶地说。
章惇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一夜之间,竟然全白了。
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望着北方,那里是中原的方向。
苏轼去世后不久,朝中的党争却并没有停止。
徽宗皇帝赵佶是个艺术天才,但对治国理政却没什么兴趣。他重用蔡京等奸臣,朝政越发腐败。
蔡京为了打击政敌,居然把司马光、苏轼、程颐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元佑奸党",并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立于端礼门外,这就是臭名昭着的"元佑党人碑"。
凡是名字刻在碑上的人,活着的一律贬官,死了的追夺谥号,他们的子孙也不准在京城做官。
可笑的是,章惇因为曾经反对立徽宗为帝,他的名字也被刻在了这块碑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权相,最终也成了"党人",被一贬再贬,最后死在湖州。
而那个被章惇贬到海南的苏轼,他的诗文却被天下人争相传诵。朝廷越禁,民间流传越广。
有一次,徽宗皇帝微服私访,在茶楼里听见歌女演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赵佶听得入神,不禁叹息:"如此才情,确是难得。"
旁边的蔡京连忙说:"陛下,苏轼是元佑党人,他的诗词应该禁止..."
"罢了,"赵佶摆摆手,"好就是好,与党争何干?"
但他终究没有取消对苏轼诗文的禁令。
夜色深沉,汴京城里依然歌舞升平。徽宗皇帝在宫中作画,蔡京等人在朝中弄权,边境的西夏和辽国虎视眈眈...
没有人意识到,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逼近。几十年后,金人的铁骑将踏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基业将毁于一旦。
而这一切的种子,早在神宗变法、新旧党争之时,就已经埋下了。
苏轼去世前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把自己的贬谪之地视为功业,这既是自嘲,也是超脱。或许他早已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荣辱得失,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
唯有那些真挚的文字,那些不屈的精神,才能穿越时空,永远流传。
就像他在《前赤壁赋》中写的那样: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千载之后,当我们吟诵这些诗句时,那个豁达潇洒的苏东坡,仿佛依然活在我们中间。
(第四卷终)
---
(卷尾语)
熙宁变法的十五年,如同一场倾尽全力的豪赌。它试图用国家力量重塑社会,却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执行的粗暴变形、以及人性的复杂而功败垂成。
神宗的理想,王安石的执着,司马光的坚守,苏轼的豁达,章惇的偏激...这些鲜活的人物共同演绎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然而,那声"天变不足畏"的呐喊,那种直面积弊的勇气,那份改造国家的雄心,已成为永不熄灭的火种,在历史的深处,等待着下一次的燃烧。
变法可以失败,理想终会褪色,但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努力活出真我的人,他们的精神与智慧,却穿越千年,依然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这才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第四卷《天变不足畏》全卷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风雅宋朝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D之意志,赛亚归来,顶上救赎 崩铁花火-小母狗性奴假面愚者背着主人偷偷对粉丝直播调教报告与和狗狗的秘密直播派对 重生之我在魔兽世界当泰坦代行者 晶片回忆录 催眠之眼 昆仑帝龙决 怎么会爱上强奸犯?! 穿越修仙界,用能力把仙子都变成你的专属人偶吧~ 玄学大佬穿兽世,兽夫全是帝王命 快穿:我不想做梦了! 恶堕巫女的淫荡转变 洛璃岛五号——萝莉控革命者的心路历程 陆小凤前传 宇智波初纯,族长之位 穿越诸天,创建系统世界 骚逼镇海穿丝袜出浴被指挥官肏成黑丝母狗飞机杯 在穿越到被时间暂停的异世界以后,自然是要玩弄不同的美少女! 工位系统,这修行难度怕是太大了 渴求快感的吸血鬼萝莉,贪心的代价竟是姐姐与自己的麻绳紧缚!终归只能乖乖任人凌辱了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