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 第182章 难道他这个皇帝的威命还不如那些天兵(第3页)

第182章 难道他这个皇帝的威命还不如那些天兵(第3页)

不只是幽州,成德、魏博连带着旁边的横海,现在都是她说了算。

但她就是要这个节度使,也未尝不是一种对朝廷的提醒和震慑——朝廷发给她的上一份公文,说魏博和幽州对她不满,她已经处理了,说吐蕃抗议她在于阗的作为,她也表示自己可以扛,但该给她的封赏,朝廷却一直拖着,拖了一次还想拖第二次。

真以为她好说话,就是好欺负?

沉默片刻,李吉甫又道,“除了节度使之外,幽州所有官职都可以由朝廷选派。”

“好,给她。”李纯气道,“朕倒要看看,她之后是不是还要再兼一个河东节度使!”

众人闻言,心头都是一跳。

因为当年的安禄山,就是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个节度使,而且河东节度使也正是最后一个兼职,在天宝十年授予。当时的安禄山,也是但凡进奏,朝廷无有不允。

皇帝这么说,就是明指雁来有反意了。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辞,事实上,从天兵在长安城里弄了个复活点之后,这种说法就已经暗暗流传开了。在所有人看来,天兵不仅有想法,也有实力,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但没有人会将这个想法说出来。

还是那句话,你提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否则被解决的就是你了。

现在说这话的是皇帝,众人也只能低眉敛目,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李纯一看,更加生气,摆手结束了这次议事。

节度使都授予了,剩下的那些官职,就算由朝廷指派,又有什么用处?他都懒得理会,任由宰相去处理。

……

经此一事,李纯忽然发现,就连原本在对付天兵方面颇有手段的李吉甫,似乎也不怎么好用了。

理智上,他知道这跟个人能力没什么关系,而是大势所趋。

但李纯身为皇帝,终究还是不甘心,所以三人一走,他就招来刘光琦这个枢密使,问他朝中有什么能力出众的大臣。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自己也很清楚,只是需要别人参考而已。

刘光琦提名了中书舍人李藩和权德舆。

李纯又问他对着两人的评价。

作为枢密使,刘光琦最大的职责就是接受、传达表奏和皇命,所以跟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接触最多,所以李纯才会问他。

刘光琦略略思量,道,“权舍人文质彬彬、性情宽厚,有朱门气度。李舍人清规有度、骨鲠标挺,有宪臣法体。”

他已经猜到皇帝想要换宰相了,所以对两人的点评,也是按照李纯的需求来。

虽然未必有多少用处,但骨鲠标挺,至少在关键时刻直言、敢言。

果然,李纯一听就道,“朕依稀记得,之前裴相公曾举荐过此人,以为有宰相器。”

“是。”刘光琦道,“奴婢也听过两省传言,李舍人为给事中时,制敕但有不可,皆于黄敕后批之,有人说宜别连白纸,便对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是批敕?”

按照大唐的规定,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草诏,皆用白纸,而正式的诏命、制敕皆用黄麻纸书写。

所以通常来说,给事中虽然有权封驳不合理的诏书,不予通过,但一般都是在上面另贴白纸,写明意见,像李藩这样的很少见。

刘光琦一说,李纯也想起来了,“上回有中书舍人以笔涂朕手诏,就是他了?”

“是。”

河东节度使王锷颇有生蕃聚敛之术,家财万贯,于是派人入朝贿赂权幸,求兼宰相——大唐给节度使加同平章事,也是旧例。

当时皇帝往中书省送了一封手书,“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

结果李藩把“兼宰相”三个字用墨涂了,批复“不可”,直接将手诏送回了枢密院。当时一起在中书省当值的权德舆大惊失色,说,“就算不可,也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直接涂抹诏书?”

如此一对比,皇帝对李藩就更满意了。

连皇帝也可以硬抗,对天兵应该也会有点用。

便命人召李藩入觐。

中书舍人被皇帝召见,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很快李藩就跟在内侍身后过来了。

这时皇帝已经不在紫宸殿中,也换了一身便服,正在翻阅仇士良新进上的道经,据说是正一先生司马承祯所著,颇多妙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侈欲之春  禅院?是瓦利安哒!  海啸末日,但我是海洋之主  汴京食记  春恩露浓  说好的豪门弃子呢  病弱小少爷又在被迫探案  外来户的夫郎  [综武侠]我当魔教劳模的那些年  小纨绔日常  真人颜如玉[综神话]  三句话,让主角受为我做攻[快穿]  六公主又喝多了(美食)  暗恋有佳期  被觊觎的美貌寡夫  谁说我二传打得烂?!  缀玉  排球天才套路深!西谷他招架不住  我的夫郎是恶毒反派(女尊)  伪刀剑男士小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