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不满意,雁来其实也不满意。
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要的是让郭贵妃成为大唐本土女性的标杆,而不是含含糊糊的“出家修道”。
在大唐,公主、贵女通过出家修道的方式来逃脱那些世俗的责任,获得更多的自由,是很普遍的事。走这条已经被人走过的路,那她也注定只是芸芸贵人之中普通的一个。
不过,雁来还是再次询问了郭贵妃的想法。不是所有人都能直面斥责与抨击,如果郭贵妃受不了,雁来也不会苛责。
结果郭贵妃很坚定,“我以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李纯承认我这个皇后,若是他不承认,就让他的儿子承认。但现在,什么贵妃、皇后,我不争了,我只要离婚!”
“那就好。”雁来笑着鼓励她,“这是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注定会很辛苦,可是,你把路趟出来了,后来的人就能沿着你的足迹走出去更远,你永远不会是一个人。”
“我知道。”郭贵妃说着,略一迟疑,还是问道,“可是朝堂诸公……真的会答应吗?”
“他们会的。”雁来说。
真正让朝臣们决定退让的,既不是舆论压力,也不是良心发现,而是因为……朝堂上的正事已经被耽误得够久的了。
雁来和郭贵妃去升平公主府探病的前一天,几位宰相就有紧急事务要对雁来汇报,被雁来以要下班为由推迟了,结果这一推,就推了十来天,朝野之间都在议论郭贵妃离婚的事,其他事务自然都暂且搁置。
但是他们能搁置,有人不愿意等。
之前李纯磕了药,开始沉迷享乐,享受身为皇帝的特权时,也没有忘记让李炳扩招内卫,保卫自身的安全。
但是最好的兵源都在藩镇手里,李纯干脆就公开在藩镇遴选内卫,在各地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从来中央军的待遇就比边军要好很多,还没有作战任务,不用为性命担忧,所以遴选一开始,就得到了底层士兵的热烈欢迎,当然,也同时招致了藩镇将领们的不快。
自从大唐有藩镇起,哪有过这样的事?
我们在边境打生打死、保境安民,皇帝不肯痛快给军费也就罢了,还要来挖我们的墙角,把最好的兵带走?
双方之所以没有起冲突,是因为还有天兵作为第三方维持秩序,并且谁都摸不清楚他们会站在哪一边。
如此一来,藩镇这边束手束脚,就落在了下风,只能一封一封往长安城送奏折,既是卖惨,也是威胁——内卫需要的人手有限,要求也高,真正能被选上的凤毛麟角,那些有了希望又遭受失望的士兵可是很好鼓动的,万一闹出什么乱子来,皇帝你也不想的吧?
可惜皇帝已经没机会看到这些奏折了。
于是压力来到了政事堂这一边。
不过这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所以几位宰相才敢拖这么久。
但现在,地方上的局势有有了变化。
皇帝中风瘫痪、雁来暂摄国政的消息终于传到了藩镇。
在大部分藩镇看来,天兵跟朝廷的关系虽然微妙,但应该达成了某种一致,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插手大唐的内部事务。要是朝廷和藩镇出现矛盾,天兵也多半会站在朝廷那边。
现在皇帝病倒,雁来摄政,就更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而且之前雁来到底名不正言不顺,皇帝要借天兵的力但又要防备天兵,他们这些藩镇还能在夹缝中求存,现在雁来成了摄政王,朝堂上已经没了阻碍,下一步岂不是就要对他们动手了?
先是被内卫折腾得火气直冒,现在又有天兵在一旁虎视眈眈,再不动,他们就真的只能束手就擒了。
所以这会儿,各地藩镇正在互相串联,准备举事。
这消息还是天兵送到政事堂的。
几位宰相看完之后,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和挫败。
这甚至都称不上是威胁,更像是一种提醒。
就在朝堂上下为了贵妃能不能离婚这种事吵翻天的时候,外面已经快乱套了。究竟孰轻孰重,哪些事更重要,需要全力以赴,哪些事是次要的,可以轻轻放过,别人可以拎不清,可他们身为宰相不行。
天兵有这种底气,郭贵妃的事很重要,却从来不需要雁来去全力以赴,可他们呢?
外面很多人都认为,郭贵妃的礼仪之争,是雁来在跟他们争朝堂上的话语权,但几位宰相可不敢这么想。
从来都不是雁来需要朝堂,而是朝堂需要她。
与其说是争夺话语权,不如说是雁来对他们的一场考验。
如果朝堂对她没有任何用处,甚至干脆只是个笑话,那……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禅院?是瓦利安哒! 病弱小少爷又在被迫探案 暗恋有佳期 排球天才套路深!西谷他招架不住 被觊觎的美貌寡夫 说好的豪门弃子呢 春恩露浓 我的夫郎是恶毒反派(女尊) 海啸末日,但我是海洋之主 谁说我二传打得烂?! 六公主又喝多了(美食) 三句话,让主角受为我做攻[快穿] 缀玉 小纨绔日常 汴京食记 [综武侠]我当魔教劳模的那些年 伪刀剑男士小乌 侈欲之春 外来户的夫郎 真人颜如玉[综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