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余杭,李文丽拿到大众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心中满是得意与欣喜。
尤其是《情书》在国内上映后,她所饰演的年轻女学生夏树,再次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
青春靓丽的女学生形象,确实更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只是还没有高兴太久,李守正的一句话便破坏了她的好心情。
“合拍电影的事情已经审批下来了,小华下半年可能要待在国外。回去你得好好挑选一些优质的项目,磨炼一下自己的演技。”
李文丽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除了张华的电影,其他人的我才不演。”
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张华回来,结果现在告诉她人不回来了。
李守正眉头一皱,耐心地解释道:
“合拍电影是华影的首个项目,不是厂里任何人能做主的。”
还没等李文丽回应,一同到余杭旅游的吴阿姨忍不住插话道:
“听爸的消息,上面对华影非常重视,你也应该尽早调过去。
李守正犹豫了一下,面露忧虑地说起:
“华影现在是总政和文化部之间的火药桶,我心里本来打算让小华先在那边站稳脚跟,之后再说调岗的事。可最近外交部主动帮忙提议一个合拍项目,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外交部支持合拍电影,说明小华的这个项目意义非常重大。我回去就让老头子帮你打点一下,先跟小华一样在华影挂个职。”
吴阿姨的语气中透着恨铁不成钢。
听到能够参与张华的项目,李文丽连忙撒娇道:
“妈,我也想去公司挂职!”
话语刚落,李守正生气地立马责备道:
“胡闹,你现在最重要的是积累项目经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组建的华影势力鱼龙混杂,没有一点能力和手段,现在贸然插进去,被卖了都不知道。
就连老书记想合并筹备的燕京儿童制片厂,背后都遇到文化部不小的阻碍。
李文丽被父亲责备后,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再顶嘴。
只得心虚地避开父亲的目光,随手拿起一旁的《大众电影》杂志翻阅起来,试图转移注意力。
结果杂志封面上的人,瞬间吸引了她的注意。
一头利落微卷的短发,精致立体的五官,以及纯天然的绝美容颜,龚樰在《情书》的角色形象,独占据了整个封面。
吴阿姨凑过来,调侃道:“小华挺会挑演员,这么漂亮的小姑娘都能让他找得到。”
李文丽皱了皱眉,继续翻开下一页。
杂志的首篇文章,赫然写着的是关于《情书》电影的专题。
待李文丽认真细读,心中不禁一惊。
只见电影评论内容上面,言辞恳切却又一针见血地指出:
《情书>,在以‘暗恋美学’感动世人的同时,实则将女性物化为情感替代品。在这部电影营造的浪漫叙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对女性主体性的系统性消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所倡导的女性人格独立与情感尊严的核心,在影片中难寻踪迹。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更多地是作为男性情感投射的对象,她们的行为、选择乃至情感表达,都围绕着男性角色展开,失去了自我意识与独立人格,这无疑是对现代女性精神的一种倒退。》——冰芯
《情书>,电影艺术应当是时代的镜子,故事所呈现的却是脱离国内社会现实的浪漫幻想。场景剧情普遍发生在东瀛,尤其是校园生活与情感世界,被过度美化与理想化。这种脱离现实的创作,虽然能在短期内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慰藉,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电影艺术对社会的深刻反映与思考,也无法真正触及人性的深度与广度。》——-陈慌煤
……
《情书>,画面很美,美得像一首无声的诗。但它打动我的,不只是眼睛看到的精致。它的故事看似简单,内里却藏着很深、很真的情感。那份青春的记忆,生死的牵念,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悄悄地裹住了人心,让人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被遗忘的、或是深藏的角落。这样的电影,是能走进人心里去的,属于人民的电影。》——巴老
一堆文学家、电影人等,围绕着《情书》电影专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中,成为国内文化圈里最热门的话题。
李文丽看着这些评论,心中五味杂陈。
她不明白为什么张华拍出这么好看的电影,国内批评的声音反而占据主流。
她本能地想要维护张华,可这些评论家的地位让她一时有些踌躇。
这些都是文学界的泰斗,电影理论和影评领域的资深权威专家。
他爸李守正见着这帮人,估计也只能乖乖听着。
喜欢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请大家收藏:()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都市修仙:我在都市种田养神兽 战锤40k:我靠巨剑砍平一切 墟界说书录 夜半尸语 遥远不远[熟男熟女]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 快穿: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疯? 扫把星跑后,我成了倒霉蛋了 末日基地:从改造鬼子洞开始 撬墙角 圣传仙途 逼良为伥 氪命剑娘没用?巧了我血条无限! 小女侠有个反派丞相爹 带着空间在位面走私 我靠无限重生拯救殉国皇子 遥远不远 荒村被卖女:握锄头砸烂重男轻女 凤逆九霄:神医毒妃霸凌天 凡人修仙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