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长安,蝉鸣渐起,李府的庭院里,石榴花正开得热烈。李逸刚从“逸品轩”回来,还没来得及换下沾着香料气息的衣袍,管家就匆匆来报:“公子,陈先生来了,现在正在前厅等您,脸色不太好,像是来兴师问罪的。”
陈先生?李逸心里咯噔一下——自从“逸品轩”生意步入正轨,他忙着改良商品、管理店铺,已经有半个月没去私塾上课了。李父见他确实在做正事,也没再逼他读圣贤书,没想到陈先生竟然主动找上门来。
这位陈先生是李父特意请来的老儒,早年曾中过进士,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教书育人,在长安的文人圈里颇有声望。他治学严谨,最看重“耕读传家”,之前李逸改编《论语》成顺口溜,就被他严厉批评,如今见李逸“弃学从商”,肯定是来“考察”他是不是真的“不务正业”。
李逸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向前厅。刚进门,就看到陈先生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论语》,眉头拧成了疙瘩,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先生。”李逸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陈先生抬眼瞥了他一眼,语气冰冷:“李公子,你可知罪?”
“学生不知。”李逸坦然回答。
“不知?”陈先生把《论语》往桌上一拍,声音提高了几分,“你父亲请我来教你读圣贤书,是希望你能知书达理,将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可你倒好,半个月不去私塾上课,天天泡在商铺里,跟那些市井商人打交道,这不是不务正业是什么?”
李逸早有准备,平静地说:“先生,学生并非不务正业。我开商铺,是为了方便百姓,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并非单纯为了赚钱。”
“方便百姓?”陈先生冷笑一声,“商人重利轻义,你开商铺无非是为了多赚几贯钱,还敢说方便百姓?我看你是被铜臭味熏昏了头,忘了圣贤教诲!”
“先生若是不信,不妨随学生去‘逸品轩’看看,亲眼看看学生是不是在方便百姓。”李逸没有反驳,而是提出了邀请。他知道,空口无凭,只有让陈先生亲眼看到“逸品轩”的实际情况,才能改变他的看法。
陈先生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就随你去看看,看看你这商铺到底是怎么‘方便百姓’的!若是你敢骗我,我定要告诉你父亲,让他好好教训你!”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李府,朝着西市的“逸品轩”走去。路上,陈先生一言不发,脸色依旧难看,显然对李逸的商铺没抱任何期待。
来到“逸品轩”门口,陈先生停下脚步,皱着眉打量着店铺——只见店铺门口挂着醒目的红色幌子,上面写着“逸品轩”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门口的展示架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改良丝绸香囊,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店铺里人来人往,伙计们忙着招呼顾客,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一派热闹景象。
“这就是你的商铺?”陈先生语气依旧冷淡,“看起来和其他商铺没什么不同,无非是卖些胭脂水粉、零食点心,哪里方便百姓了?”
“先生随我进来看看就知道了。”李逸笑着说,带着陈先生走进店铺。
刚进门,陈先生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店铺里的商品按区域分类摆放,每个区域都挂着醒目的木牌,上面写着“洗漱区”“零食区”“日用品区”“香料区”,一目了然。顾客们根据木牌的指引,很快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不用像在其他商铺那样,东找西找,还要问老板。
“先生您看,这是我们的分类销售。”李逸指着分类木牌,解释道,“以前百姓买东西,买香料要去东市,买点心要去西市,买肥皂要去南街,买镜子要去北街,跑遍半个城才能买齐。现在在我们‘逸品轩’,百姓想买什么,根据分类木牌,几分钟就能找到,不用再奔波。”
陈先生没有说话,眼神却微微松动了——他想起自己之前买一块肥皂,跑了三家商铺才买到,确实很不方便。
李逸又带着陈先生来到洗漱区,指着肥皂旁边的价格牌:“先生您再看,这是我们的明码标价。每个商品旁边都有价格牌,写清楚了商品的名称、价格和规格,比如这块肥皂,三十文钱一块,能洗很多衣服,百姓一看就知道多少钱,不用担心被老板漫天要价。”
正好有一位老大娘来买肥皂,她拿起肥皂,看了看价格牌,对伙计说:“姑娘,给我拿两块肥皂,三十文钱一块,对吧?”
伙计笑着说:“大娘,没错,两块肥皂六十文钱。”
老大娘爽快地掏出六十文钱,接过肥皂,笑着说:“还是你们这店好,明码标价,不像其他商铺,见我是个老太太,就故意抬高价格,太不实在了。”
陈先生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色缓和了一些。他想起自己之前买香料,老板见他穿着儒衫,开口就说“一贯钱一两”,后来他才知道,普通百姓买只要八百文,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算分类销售和明码标价方便百姓,可你这商铺的商品,价格比其他商铺高,还不是在赚百姓的钱?”陈先生依旧有些不服气。
李逸没有辩解,而是带着陈先生来到后院的工坊,正好看到工匠们在制作改良丝绸香囊。李逸拿起一个刚做好的香囊,对陈先生说:“先生,您看这个香囊,售价两贯钱,您觉得贵吗?”
陈先生接过香囊,仔细看了看——囊身绣着精致的玫瑰纹,质地柔软,内侧还有一个暗袋,里面装着固体香膏。他之前在其他商铺见过类似的传统香囊,售价一贯五百文,可传统香囊香用完了就只能扔了,这个香囊还能换香,看起来确实更划算。
“这个香囊的成本,学生给您算一笔账。”李逸拿出账本,用阿拉伯数字写下成本明细:
原料成本:苏府送来的普通丝绸,一尺两贯钱,一个香囊用一尺丝绸,成本两贯钱?不,先生您听我算——一匹丝绸有五十尺,能做五十个香囊,一匹丝绸的价格是五十贯钱,平均每个香囊的丝绸成本是一贯钱;
人工成本:刺绣工匠一天能绣五个香囊,工钱是一贯钱,平均每个香囊的人工成本是两百文;
香膏成本:一块固体香膏的原料成本是五百文,一个香囊配一块香膏,成本五百文;
其他成本:包装、运输、店铺租金等,平均每个香囊成本三百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单亲富二代 女帝身下的堕帅 我在修真界讲科学 调教师工作日记 万道炉鼎 双生魅影 年轻气盛的广寒宫主误入古战场被妖女残魂夺舍?! 紫魅妖女燕倾城的狂妄重生~ 一起来玩色色的游戏吧 伊菲革涅亚在伊甸 对于被胡滕送进医院的指挥官,莫加多尔的决定是... 染指 破烂咨询事务所 最下贱的性道具产出的地方——肉便器学院 裴语涵的淫虐之路 海贼?充值就送霸王色? 无垢的深渊(续) 调教练习生 带着进化技能:在异世界打造我的王国! 一种基于灵魂交换的魔法少女改造方式 化皮夺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