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夏汛前,漕运码头的“忙碌身影”
初夏的帝都已透着暑气,漕运码头的河道里商船如梭,搬运工们赤裸着上身,将粮草、布匹、药材从船上卸下,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滚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点点湿痕。“叶澜”(复刻叶尘三哥容貌的傀儡)身着青色官袍,站在码头的了望台上,手中拿着漕运司的《汛期调度册》,眉头微蹙,神色专注得如同真的在为漕运安危思虑。
“大人,”漕运司的小吏匆匆跑来,递上一份文书,“这是下游各州府报来的水位监测表,按往年汛期来看,下月中旬可能会有大水,需提前加固河堤,调整商船航线。”
“叶澜”接过文书,指尖快速划过上面的数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通知下游各州府,三日之内完成河堤加固的前期准备;让船坞将所有商船的吃水线重新标记,汛期来临前,载重不得超过六成;另外,把漕运航线的备用河道图拿来,我要重新规划应急路线。”
小吏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叶大人”虽刚参与漕运事务不久,却对漕运的调度、河道的特性了如指掌,甚至比在漕运司任职多年的老吏还要精通。他连忙应下,转身去传达命令。
“叶澜”站在了望台上,目光扫过码头的每一个角落:左侧的粮仓编号、中间的卸货区通道宽度、右侧的船坞位置、守卫换岗的时间间隔,甚至连河道里暗礁的分布,都一一记在脑海里。他看似在专注地规划汛期调度,实则在暗中绘制漕运码头的“命脉图”——哪里是粮草的核心储备区,哪条航线是运输军需的必经之路,哪个时间段守卫最松懈,都被他精准地烙印在意识深处。
这时,叶婉清带着几名漕运司官员走来,笑着开口:“澜哥哥,你这几日优化的调度方案太管用了,码头的卸货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三成,连往年汛期前的拥堵问题都提前解决了。陛下今早还在御书房夸你,说有你协助漕运,朕终于能放心了。”
“叶澜”转过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带着谦逊:“都是婉清妹妹领导有方,我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漕运是新政的命脉,容不得半点差错,我们必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应对汛期的突发状况。”
他的话既符合“兄长”的身份,又体现出对新政的重视,叶婉清心中的好感又多了几分。她指着河道里的商船,语气带着欣慰:“你看,那是南洋来的商船,载着新的种子和药材,再过几日就能靠岸。有了这些物资,流民安置点的春耕和太医院的药田都能更顺利了。”
“叶澜”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目光落在商船的吃水线和船帆的标记上,不动声色地记下商船的载重和航线方向,口中却附和着:“南洋的物资对新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安排好卸货和运输,确保物资能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
两人在码头巡查了整整一个上午,“叶澜”一边与叶婉清讨论漕运事务,一边将码头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从粮仓的守卫人数到物资的运输流程,从商船的到港时间到河道的水位变化,没有任何遗漏。他表现得如此“尽职尽责”,连叶婉清都未曾察觉,这位“三哥”的目光深处,藏着一丝冰冷的算计。
二、御书房议策,“精准”的新政建议
午后的御书房内,暑气被挡在窗外,案上的冰盆散发着丝丝凉意。“叶靖”(复刻威远将军容貌的傀儡)正与叶尘、苏瑶、柳若璃商议流民安置的后续事宜。案上摊着各地流民安置点的《民生月报》,“叶靖”指着其中一份月报,语气带着沉稳的分析:“陛下,从这份月报来看,北方流民安置点的粮食供应已基本稳定,但冬季的取暖问题需要提前考虑。臣建议,在安置点周边种植速生林,既能解决取暖木材的问题,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另外,可组织有木工手艺的流民打造取暖用的火盆和炕桌,既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能提前做好过冬准备。”
叶尘眼前一亮,立刻拿起朱笔在月报上批注:“此计甚妙!速生林的种植由民生司负责,木工手艺的培训由文房署协助——柳若璃,你明日就拟一份圣旨,下发到北方各州府,按叶靖先生的建议执行。”
柳若璃点头应下,心中暗自赞叹——“叶靖”的建议既解决了流民的取暖问题,又兼顾了生态和民生,考虑得如此周全,难怪陛下对他深信不疑。
“叶靖”又指着另一份月报,语气带着担忧:“陛下,南方流民安置点出现了小规模的疫病,虽然已被控制,但需警惕扩散。臣建议,在每个安置点设立‘医坊’,由太医院派医官驻守,同时培训流民中的青壮年学习基础医术,既能及时应对疫病,又能培养基层的医疗力量。”
苏瑶立刻附和:“父亲说得对!郑蓉妹妹一直在太医院药田培育药材,如今阳心草、甘草等常用药材的产量已足够供应各地安置点。设立‘医坊’不仅能防控疫病,还能让流民感受到新政的关怀,安定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尘毫不犹豫地拍板:“就这么办!苏瑶,你协调郑蓉,尽快挑选医官和药材,送往南方各安置点;叶靖先生,你负责拟定‘医坊’的管理制度,确保医坊能有效运作。”
“叶靖”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他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精准地切入新政的需求,既获得了叶尘的信任,又能借此接触到流民安置点的分布、医官的派遣路线、药材的运输渠道等核心信息。他看似在为新政殚精竭虑,实则在暗中编织一张覆盖新政各领域的情报网。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叶靖”又针对吏治、赋税、兵备等方面提出了十余条建议,每条建议都有理有据,细节详实,甚至能指出当前新政推行中的潜在问题。叶尘对他愈发倚重,甚至将部分奏折的批阅权交给了他,让他协助处理朝政。
御书房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叶靖”离开时,叶尘亲自送他到门口,语气带着感激:“父亲,有您在,朕如虎添翼。新政能有今日的成效,您功不可没。”
“叶靖”转过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语气带着恳切:“陛下言重了。臣只是希望能为新政出一份力,为将军府洗刷冤屈,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看着“叶靖”离去的背影,叶尘心中充满了温暖——他终于找回了“父亲”,找回了支撑,新政的未来,似乎一片光明。他从未想过,这个他视若依靠的“父亲”,心中藏着怎样的阴谋。
三、吏治司核查,“严苛”的官员考核
与此同时,吏治司的衙署内,“叶云”(复刻叶尘大哥容貌的傀儡)正坐在案前,审核各地官员的考核册。他身着绯色官袍,手中拿着一支朱笔,眉头微蹙,神色严肃得如同真的在为吏治清明把关。
“大人,”吏治司的主事递上一份考核册,语气带着犹豫,“这是青州知府的考核册,他在任期间,流民安置工作做得不错,但有百姓举报他私吞了部分赈灾款,只是没有确凿证据。按新政的考核标准,该如何评定?”
“叶云”接过考核册,仔细翻阅着上面的记录,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苛:“新政的核心是‘为民’,官员的品行比能力更重要。即使没有确凿证据,百姓的举报也不能忽视。传朕的旨意,暂停青州知府的职务,派暗卫去青州彻查,若查实私吞赈灾款,一律严惩不贷;若查无实据,再恢复他的职务。”
主事心中一凛——这位“叶大人”不仅对考核标准了如指掌,还深谙“吏治清明”的重要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既公正又果断,完全符合陛下推行新政的初衷。他连忙应下,转身去传达命令。
“叶云”继续审核考核册,目光扫过每一位官员的姓名、籍贯、任职经历、考核成绩,将那些忠于新政、能力出众的官员,以及那些敷衍塞责、与守旧派有牵连的官员,一一记在心里。他看似在严格把关官员考核,实则在暗中梳理新政的官员体系——哪些官员是叶尘的亲信,哪些官员立场摇摆,哪些官员可以被利用,哪些官员需要被清除,都被他精准地分类标记。
这时,柳若璃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官员任免建议册》,笑着开口:“云哥哥,你这几日审核的考核册太细致了,连几个隐藏极深的贪墨小官都被你查了出来。这份《官员任免建议册》是臣拟的,你帮着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叶云”接过册子,仔细翻阅着,语气带着专业的分析:“若璃妹妹,这份册子整体不错,但有几处需要调整。比如沧州通判,他虽然能力出众,但性子太过急躁,不适合负责流民安置这种需要耐心的工作,建议调去兵备司协助处理兵器库的登记事宜;还有登州知州,他在任期间安抚了大量流民,深得民心,建议提拔为登州知府,负责登州的新政推行。”
柳若璃眼前一亮,立刻点头:“云哥哥说得对!我之前只考虑了官员的能力,却忽略了他们的性格与岗位的匹配度。就按你的建议调整,明日就将册子呈给陛下。”
“叶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语气带着谦逊:“都是为了新政,我们互相协助,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与柳若璃讨论了整整一下午,从官员的考核标准到任免流程,从吏治的整顿措施到廉政的宣传方式,“叶云”提出的每一个意见都切中要害,让柳若璃对他愈发信任。她从未察觉,这位“大哥”在讨论官员任免时,目光会在那些关键岗位的官员姓名上停留片刻,将他们的信息牢牢记住——这些信息,未来都将成为颠覆新政的利刃。
四、兵备司清点,“细致”的兵器核查
兵备司的兵器库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铁器的锈味和皮革的气息。“叶峰”(复刻叶尘二哥容貌的傀儡)身着玄色官袍,手中拿着《兵器库存册》,正与沈青薇一同清点兵器。他的动作熟练,眼神锐利,对每一种兵器的名称、用途、锻造工艺都了如指掌,仿佛真的是当年威远军的少统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峰哥哥,”沈青薇指着一排长枪,语气带着疑惑,“这批长枪是上月刚锻造的,按标准应该能承受五十斤的冲击力,可昨日测试时,有几支长枪的枪杆断了,你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叶峰”拿起一支断了的长枪,仔细检查着枪杆的木纹和锻造痕迹,语气带着专业的判断:“是锻造时的火候不够,导致枪杆的韧性不足。你看这里的木纹,有明显的裂痕,说明锻造时钢材没有完全锻打均匀。通知锻造坊,重新调整火候,这批不合格的长枪全部回炉重造,绝不能让不合格的兵器流入军中。”
沈青薇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峰哥哥”对兵器锻造的了解,比兵备司的老匠人还要精通。她连忙让人去通知锻造坊,同时对“叶峰”说道:“有你在,兵器库的质量问题终于能解决了。之前总担心兵器质量不过关,影响新政的军备,现在终于放心了。”
“叶峰”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语气带着坚定:“兵器是将士的第二生命,是新政的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件兵器都符合标准,才能让将士们在战场上安心杀敌,才能让百姓们安心生活。”
他的话既符合“武将”的身份,又体现出对新政的责任感,沈青薇心中的信任又多了几分。两人继续清点兵器,“叶峰”一边记录兵器的数量、型号、存放位置,一边暗中观察兵器库的守卫布局:入口处有两名守卫,每半个时辰换岗一次;兵器库的东侧是弓箭存放区,西侧是铠甲存放区,中间是长枪和刀剑存放区;库房的钥匙由沈青薇和兵备司的主事共同保管,缺一不可。
这些细节,都被“叶峰”一一记在心里。他看似在专注地清点兵器,实则在绘制兵器库的“防御图”——哪里是守卫的薄弱环节,哪件兵器的存放数量最多,如何才能避开守卫进入库房,都被他精准地烙印在意识深处。
“峰哥哥,”沈青薇看着《兵器库存册》,语气带着欣慰,“按目前的锻造速度,下个月就能完成各州府的兵器调配,到时候各地的守军就能用上新兵器,流民安置点的安保也能更有保障了。”
“叶峰”顺着她的话说道:“是啊,新政的军备充足,才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才能确保新政的顺利推行。我们一定要加快兵器的调配速度,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一边与沈青薇讨论兵器调配的路线和时间,一边将各州府的兵器需求数量、调配路线、接收官员等信息记在心里。这些信息,未来都将成为蛮族大军南下时的“引路标”。
五、太医院药田,“专业”的草药培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中情蛊后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多谢款待[快穿] 我的爸爸是琴酒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驯服恶犬 我妈是大佬[快穿] 贝丽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十里街小客栈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天生演员[娱乐圈]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被迫与前任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