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忆居的清晨总带着露水的清润,竹篱上的牵牛花刚绽开紫色的小喇叭,叶尘就被窗台上的动静吵醒——一只麻雀落在窗沿,歪着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爪子还扒拉着一片沾了泥的树叶。
“这麻雀怎么总在这儿叫?”叶尘揉着眼睛推开窗,那麻雀却不飞走,只是扑棱着翅膀,把树叶往他手边推。苏瑶端着粥碗走过来,顺着麻雀的方向往院外看,忽然“呀”了一声:“你看院外的梧桐树,叶子怎么黄了大半?前几天还好好的呢!”
叶尘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见院外那棵老梧桐的叶子蔫蔫的,边缘卷着焦黄色,像是被太阳烤过。他正想上前看看,石桌上的凡尘镜突然泛起碧绿色的光,像雨后的青苔,带着自然的气息,却又藏着一丝焦虑。镜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
城市中心的公园深处,一片月季花丛蔫头耷脑,花瓣上沾着灰尘,土壤干裂得能看到缝隙,几个晨练的老人路过,只是叹气:“好好的花,怎么就枯了?”却没人知道,这些月季是因为长期没人浇透根水,根系早就干得发脆;
南方的稻田里,一片绿油油的稻苗突然出现一片片枯黄的斑点,农民王大叔蹲在田埂上,愁得直抽烟——他已经打了两次农药,可病虫害反而更严重了,他不知道,这些害虫的天敌其实就藏在田埂的草丛里,只是他从没注意过;
西部的山区里,一群岩羊突然闯进了村民的玉米地,啃得玉米苗东倒西歪,村民们拿着棍子驱赶,岩羊却不肯走——没人发现,山上的几处水源因为连日干旱断流了,岩羊是实在找不到水,才冒险下山的。
仙力指南的虚影缓缓展开,系统的声音比以往更贴近大地的沉稳:
【检测到凡间“人与自然沟通断层”危机。城市植被养护、乡村农田生态、山区人兽共处三类场景,因“人类忽视自然信号、缺乏生态认知、干预方式简单”,导致“植被枯萎、生态失衡、人兽冲突”。需宿主们解决9起典型案例(每类场景3起),完成“信号解读”“生态修复”“共生引导”三重目标——以仙力译自然私语,以凡人筑护境根基,让人类与自然听懂彼此的声音,方可开启“人境共生仙纹”。】
“原来不是自然在‘闹脾气’,是我们没听懂它的话。”郑蓉蹲在院外的梧桐树下,指尖碰了碰枯黄的叶子,“这树说不定是在‘喊渴’,只是我们没注意。”
叶尘点头,伸手摸了摸窗沿上的麻雀,它终于不叫了,蹭了蹭他的手指,扑棱着翅膀飞向梧桐树。“自然的信号从来都在,只是太安静,我们听不见。比如这棵梧桐,叶子发黄是在说‘我缺水’;稻田里的害虫变多,是在说‘天敌太少了’;岩羊下山,是在说‘我们没水喝’。我们的仙力要当‘翻译’,把自然的信号变成人类能懂的语言;要当‘纽带’,让人类知道怎么帮自然;更要当‘老师’,教大家学会和自然好好相处。”
柳若雪望着镜中山区岩羊和村民对峙的画面,轻声说:“人类和自然不是对立的,我们是一起生活的家人。以前总想着‘征服’或‘利用’,却忘了问自然‘需要什么’。这次,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听自然的话,其实也是在帮自己。”
传送阵的莹光变成了柔和的绿色,像漫山的青草。九人分成三组,带着“听懂自然私语”的目标,奔赴凡间的城市公园、乡村稻田与山区村落。
一、公园的“渴”:枯萎的月季,醒来的绿意
负责“城市植被养护”组的叶尘、郑蓉和柳若璃,在市中心的清风公园找到了第一个目标。清风公园是市民晨练、遛弯的好去处,可最近公园深处的月季园却越来越冷清——原本该竞相开放的月季花,大半都蔫了,花瓣卷曲,叶子发黄,只有零星几朵还勉强撑着,像病恹恹的小姑娘。
“这月季怎么老成这样?前个月来还开得好好的。”郑蓉蹲在花丛边,扒开土壤看了看,土层下面干得像粉末,“你看这土,根本没浇透!估计是浇水的时候只浇了表面,根没喝到水。”
公园的园丁李师傅路过,听到这话,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我们每天都浇水,可这花还是枯。现在年轻人都不爱来这儿了,说这月季园‘死气沉沉’。”
叶尘看着花丛里几只嗡嗡飞的蜜蜂,它们只在那几朵勉强开放的月季上停留,很快又飞走了。“李师傅,您浇水的时候,是不是只浇了花叶上?”
李师傅点头:“是啊,想着浇在叶子上,花能快点吸收。而且这一片月季太多,浇根太费时间了。”
柳若璃悄悄在花丛的土壤里注入了一道仙力。没过一会儿,神奇的事发生了:那些枯萎的月季植株上,渐渐浮现出淡淡的绿色光点,光点聚在一起,慢慢组成了一行字——“根渴,要浇透”。同时,土壤表面也泛起一层微光,勾勒出根系的轮廓,像一张隐形的网,清晰地显示出哪些地方的根最缺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这是什么?”李师傅瞪大了眼睛,指着那些绿色光点,手都有些抖。
“李师傅,这是月季在‘说话’呢。”叶尘笑着说,“它们的根渴了,您之前只浇表面,水没渗到根须那里,根喝不到水,叶子和花自然就蔫了。您看土壤上的光,那是根系的位置,沿着光的地方浇,水就能刚好浇到根上。”
李师傅半信半疑,拿起水管,照着土壤上的光带慢慢浇水。水顺着光带渗下去,没过多久,那些枯萎的月季叶子竟然轻轻动了动,原本卷曲的花瓣也慢慢舒展开了一点,绿色光点也变得更亮了些,像是在“点头”。
“真活了!真的活了!”李师傅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赶紧招呼其他园丁过来,“快来看!这花会‘说话’!告诉我们要浇根!”
其他园丁跑过来,看到月季上的绿色光点和土壤里的根系轮廓,都觉得神奇。叶尘趁机说:“李师傅,不光是月季,公园里的其他植物也有自己的‘需求’。比如那边的梧桐树,叶子发黄可能是缺肥;东边的竹子长得太密,可能需要疏疏枝,不然会互相抢养分。我们可以帮您在公园建一个‘植物信号站’,用仙力帮植物‘说话’,告诉您它们需要什么,这样您养护起来也省心。”
李师傅连连点头:“好!好!太需要了!只要能让这公园的花花草草活过来,怎么都行!”
接下来的几天,叶尘和郑蓉忙着在公园各处查看植物的情况,柳若璃则用仙力搭建“植物信号站”——在公园的几个角落安装了小小的“信号牌”,信号牌能接收植物发出的“需求信号”,然后转换成文字和图案显示出来,比如“梧桐树:缺氮肥,一周后需施肥”“竹子:密度过高,需疏枝5株”。同时,他们还教李师傅和其他园丁怎么看植物的“自然信号”:月季叶片发黄、卷曲是缺水,叶片上有斑点可能是有虫害;梧桐树落叶过早可能是缺肥,树皮出现裂缝可能是有病害。
一周后,“植物信号站”正式启用。李师傅按照信号牌的提示,给月季浇透了根水,给梧桐树施了氮肥,给竹子疏了枝。没过几天,公园里的变化就很明显了:月季园的花慢慢恢复了生机,一朵朵月季重新绽放,红的、粉的、黄的,像一片彩色的云霞;梧桐树的叶子渐渐变绿,不再像之前那样蔫蔫的;竹子疏枝后,通风好了,长得更挺拔了。
市民们发现了公园的变化,又开始往月季园跑。晨练的老人坐在花丛边的长椅上,看着盛开的月季花,笑着说:“这花总算醒过来了,看着就舒心!”孩子们在花丛边追着蜜蜂跑,手里拿着小本子,跟着园丁学认植物的“信号”:“这个叶子卷卷的,是在说‘渴了’吗?”
李师傅站在月季园里,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脸上满是欣慰。他走到叶尘身边,递给他一束刚摘的月季花,花瓣上还沾着露水:“谢谢你,年轻人。现在我总算知道了,植物也是有‘脾气’的,只要听懂它们的话,它们就会好好开花给我们看。”
叶尘接过月季花,花香沁人心脾——这是他们解决的第一个自然沟通案例,也是城市植被重新焕发生机的开始。
二、稻田的“怨”:猖狂的害虫,归来的天敌
负责“乡村农田生态”组的柳若雪、沈清薇和苏瑶,在南方的稻花香村找到了第二个目标。稻花香村以种水稻闻名,可最近村里的稻田却出了问题——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出现了一片片枯黄的斑点,仔细一看,稻叶上爬满了小小的稻飞虱,它们吸食稻叶的汁液,把好好的稻苗折腾得奄奄一息。
村民王大叔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瓶农药,愁眉苦脸:“这稻飞虱太猖狂了!我已经打了两次农药,可杀完一批又来一批,反而越来越多。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就要完了!”
旁边的几个村民也跟着叹气:“是啊,我家的稻田也这样。以前没这么多害虫,不知道今年怎么了。”
柳若雪走到稻田边,仔细看了看稻叶上的稻飞虱,又看了看田埂的草丛——草丛里静悄悄的,连一只青蛙、一只蜻蜓都没有。“王大叔,您打农药的时候,是不是连田埂上的草也一起喷了?”
王大叔点头:“是啊,想着草里也藏着害虫,一起喷了干净。”
沈清薇蹲下来,扒开田埂的草丛看了看,里面只有干枯的草叶,没有任何小虫子的踪迹。“这就对了。稻飞虱的天敌是青蛙、蜻蜓和蜘蛛,您打农药的时候,把害虫和天敌一起杀死了,没有天敌制约,稻飞虱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被迫与前任成婚 天生演员[娱乐圈]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多谢款待[快穿] 我的爸爸是琴酒 我中情蛊后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贝丽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 我妈是大佬[快穿]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十里街小客栈 驯服恶犬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