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点了点头:“好!我试试!我想让大家知道,即使只有一只手,我也能做出好看的布偶。”
接下来的几天,柳若雪和沈清薇忙着联系手工工具设计师,给张阿姨定制单手缝纫套装——磁吸针能轻松吸在线上,方便穿针;布料板上的固定夹能把布料固定住,不用手按住;刻度尺子能帮助张阿姨精准测量布料大小。苏瑶用仙力完善“辅助缝纫”功能,布料上的光纹不仅能勾勒轮廓,还能根据张阿姨的设计,推荐不同的针法和花纹,让布偶更有创意。
张阿姨每天都在手工坊练习单手缝纫,她的手艺越来越熟练,做出的布偶也越来越精致——有穿着裙子的小兔子,有戴着帽子的小老虎,还有抱着胡萝卜的小松鼠,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苏瑶帮她在网上开了“张阿姨的单手布偶店”,还拍了张阿姨做布偶的视频,视频里,张阿姨用左手熟练地穿针、缝纫,脸上带着专注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视频发布后,很快就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下单购买布偶,留言说:“张阿姨太厉害了!一只手也能做出这么可爱的布偶!”“这布偶里藏着坚持和热爱,必须支持!”
一周后,“张阿姨的单手布偶店”订单不断,张阿姨每天都忙着做布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变得开朗了不少。她还收了手工坊的几个阿姨当“徒弟”,教她们做布偶,虽然她们有两只手,却总说“张姐的手艺最好,要向她学习”。
柳若雪路过手工坊时,张阿姨递给他一个刚做好的小狐狸布偶,狐狸的尾巴毛茸茸的,眼睛亮晶晶的。“姑娘,谢谢你。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废人,现在我能做布偶,还能赚钱,觉得自己又有用了。这个小狐狸送给你,希望你像它一样,聪明又勇敢。”
柳若雪接过布偶,摸了摸毛茸茸的尾巴,心里暖暖的——这是他们解决的第二个残障助梦案例,也是肢体残障群体重拾技能自信的开始。
三、无声的“歌”:孤独的听障少年,热闹的手语社
负责“听障群体”组的吴莲、苏晴和吴磊,在乡村的田埂上找到了第三个目标——听障少年小宇。小宇今年16岁,因小时候发烧导致听力障碍,只能靠手语和别人交流。村里的孩子都听不懂手语,没人和他玩,他每天只能一个人蹲在田埂上,看着别人聊天、玩耍,眼里满是羡慕。
“小宇,你在看什么呢?”吴莲走到他身边,用简单的手语比划着。小宇愣了一下,也用手语比划着:“我在看他们玩游戏,可我听不到他们说话,也没人和我玩。”
苏晴看着远处的孩子们,他们正在玩捉迷藏,笑得很开心,却没人注意到田埂上的小宇。“小宇,你想和他们一起玩吗?我们教他们手语,让他们能和你交流,好不好?”
小宇摇了摇头,眼里闪过一丝失落:“他们不会愿意学的,手语很难,而且他们觉得我很奇怪。”
吴磊悄悄在小宇的手上和旁边的空地上注入了一道仙力。很快,小宇的手上泛起淡淡的紫色光,当他用手语比划时,空中会浮现出对应的文字和声音——他比划“你好”,空中就出现“你好”的文字,同时传来温柔的女声“你好”;旁边的空地上也泛起了光,组成了一个虚拟的“手语教学板”,上面有简单的手语动作和对应的文字、声音,像一个小小的“手语课堂”。
“这、这是……”小宇惊讶地看着自己的手,又看了看空中的文字和声音,试着比划了“谢谢”,空中果然出现“谢谢”的文字和声音,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我能‘说话’了!他们能听到我了!”
“小宇,这是‘手语翻译’的仙力加持。”吴莲笑着说,“我们帮你在村里办一个‘手语小课堂’,教村里的孩子和大人学简单的手语,让他们能和你交流;另外,我们还可以帮你联系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那里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小伙伴,还有专业的老师教你读书、学技能,你再也不会孤单了。”
这时,田埂上的几个孩子看到了小宇身边的虚拟手语教学板,都好奇地跑了过来:“小宇,这是什么?好有意思!”
小宇用手语比划着“这是手语教学板,教你们学手语”,空中出现对应的文字和声音。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手语!小宇,你教我们好不好?我们想和你一起玩!”
小宇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站在虚拟教学板前,教孩子们比划“你好”“谢谢”“一起玩”,孩子们学得很认真,虽然比划得不太标准,却很用心。
接下来的几天,吴莲和苏晴忙着在村里办“手语小课堂”——他们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摆了几张桌子,挂了一块手语教学板,每天下午,小宇就当“小老师”,教村里的孩子和大人学手语。吴磊用仙力完善“手语翻译”功能,不仅能将手语转换成文字和声音,还能将别人说的话转换成手语动作,显示在虚拟教学板上,让小宇也能“听”到别人说话。
村里的人都很支持,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学手语,连村里的老人也来凑热闹,说“学了手语,就能和小宇聊天了”。小宇教得很认真,每天都提前准备好要教的内容,用手语和文字、声音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一周后,“手语小课堂”越来越热闹,村里的很多人都学会了简单的手语。孩子们经常来找小宇玩,用手语和他交流,一起捉迷藏、踢毽子;大人们也会用手语和他打招呼,问他“吃饭了吗”“今天开心吗”。小宇再也不是孤单的一个人了,他每天都笑得很开心,脸上的笑容像田埂上的野花一样灿烂。
吴莲和苏晴还帮小宇联系了县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同意接收他,还会派老师来村里接他。开学那天,村里的孩子和大人都来送他,用手语比划着“小宇,加油”“我们等你回来”,小宇眼里含着泪,用手语比划着“谢谢大家,我会回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磊看着小宇坐上前往县城的车,心里暖暖的——这是他们解决的第三个残障助梦案例,也是听障群体融入社会的开始。
四、助梦的“暖”:残障的微光,凡人的守护
当九人分别解决了三类残障群体的第一个案例后,他们回到了九忆居。石桌上的凡尘镜,正播放着三个案例的后续画面:商业街的盲道上,林月带着智能盲杖,轻松地走到书店,店员笑着递给她盲文书籍;社区的手工坊里,张阿姨用单手缝纫套装做着布偶,网上订单不断,手工坊的阿姨们围着她,向她请教缝纫技巧;乡村的田埂上,小宇教村里的孩子学手语,他们一起玩游戏,笑声回荡在田野里,小宇坐上前往特殊教育学校的车,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仙力指南的虚影缓缓展开,系统的声音带着温暖的力量:
【恭喜宿主们!成功解决“残障群体发展阻碍”类问题3起(视障、肢体残障、听障各1起)!剩余6起案例,需继续完成“障碍清除”“技能赋能”“社会接纳”目标,方可开启“残障助梦仙纹”。】
叶尘看着镜中的画面,拿起石桌上的仙力指南,在“残障群体发展阻碍”那一页,轻轻写下“残障非缺陷,微光亦璀璨”。苏瑶端来一杯温好的蜂蜜水,递给他:“以前总觉得残障群体需要‘同情’,现在才知道,他们更需要‘平等’和‘机会’。林月能自己出门看书,张阿姨能靠手艺赚钱,小宇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和别人一样,能做很多事。”
柳若雪靠在竹篱上,看着院外巷口陈叔推着轮椅,轻松地跨过了修好的无障碍坡道,脸上露出了笑容。“是啊,残障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不同的起点’。只要我们愿意伸出援手,清除那些不必要的‘坎’,他们就能像普通人一样,追逐自己的梦想,绽放自己的光芒。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他们的‘助梦人’,让他们知道,他们从来都不是孤单一人。”
院角的牵牛花在淡紫色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九人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几起残障助梦案例等着他们,还有更多的残障群体等着被帮助。
但他们相信,只要有仙力破现实樊笼,以凡人筑助梦桥梁,每一位残障朋友都能跨过阻碍,追逐梦想,让自己的微光,在人间绽放出最璀璨的华彩。
而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温暖与惊喜,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喜欢带着八位嫂嫂流放请大家收藏:()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生演员[娱乐圈] 我中情蛊后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被迫与前任成婚 十里街小客栈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我的爸爸是琴酒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我妈是大佬[快穿] 多谢款待[快穿]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贝丽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驯服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