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367章 试点落地耕沃土乡野初萌新活力(第2页)

第367章 试点落地耕沃土乡野初萌新活力(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西部试点:黄土村的蔬菜棚与苗寨村的彩衣舞

黄土村:雨水浇出“致富菜”

吴莲与苏晴蹲点黄土村时,村民李建国的大棚蔬菜正因为缺水而蔫蔫的。“李哥,别着急,我们帮村里建雨水集蓄池。”吴莲带着村民在山坡上选址,用“乡业适配令”的仙力探测地下水位,确定了蓄水池的位置。村民们投工投劳,不到半个月,一个能容纳500立方米的雨水集蓄池就建好了,旁边还安装了“智能节水灌溉系统”。

“这系统真方便,手机上点一下,就能给大棚浇水,还能控制水量,不浪费水。”李建国拿着手机,看着大棚里的蔬菜喝饱水后重新变得绿油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吴莲还帮着联系了县城的“农产品集散点”,合作社每天把蔬菜运到集散点,再由集散点配送给县城的超市和餐馆。“之前蔬菜运到县城,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容易坏,现在有了集散点,早上采摘的蔬菜,中午就能送到超市,新鲜得很。”

除了大棚蔬菜,吴莲还帮着村里种上了谷子、糜子等耐旱作物。“这些作物耐旱,不需要太多水,而且营养价值高,城里的消费者很喜欢。”

苏晴联系了粮食加工企业,把谷子、糜子加工成小米、糜子面,包装成“高原特色杂粮”,卖给城里的超市和电商平台。“这小米一斤能卖8块钱,比种玉米强多了!”村民马占山拿着加工好的小米,激动地说。

李建国的大棚蔬菜第一个月就赚了2万多,他拿着钱,给村里的老人买了米和油:

“之前我创业失败,是村里的人帮我,现在我赚钱了,也要帮帮大家。”

村里的年轻人看到种蔬菜能赚钱,也纷纷回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大棚从最初的3个扩大到10个,还带动了20多户村民增收。

苗寨村:彩衣织出“文化财”

柳若璃与苏晴蹲点苗寨村时,村民王小龙正对着一堆没人要的苗族服饰发愁。“小龙,别灰心,我们帮你联系了设计师,还建了体验馆。”

柳若璃带来的民族大学的设计师,正在和村里的老艺人一起设计新的苗族服饰——把苗族传统的刺绣图案,印在现代的T恤、裙子上,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苏晴帮着在村里的吊脚楼里建了“苗族服饰体验馆”,馆里摆放着各种款式的苗族服饰,游客可以在馆里试穿、拍照,还可以跟着老艺人学刺绣。

“这体验馆开起来后,每天都有游客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多个人,光试穿拍照就收入了2000多块。”王小龙笑着说,“还有不少游客买我们设计的新款式服饰,说要带回去送给朋友。”

柳若璃还帮着王小龙搭建了“电商直播间”,培训他做直播带货。

第一次直播时,王小龙穿着苗族服饰,在镜头前介绍苗族服饰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直播间里的观众纷纷点赞下单。

“这一个月,直播间卖出了100多件服饰,收入超过3万元。”王小龙拿着手机,看着订单信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村里的老艺人看到苗族服饰能这么赚钱,也纷纷加入合作社,教年轻人刺绣、织布。

“之前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现在好了,年轻人都愿意学,还能赚钱,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老艺人王秀英拿着针线,一边教年轻人刺绣,一边说。

四、试点报喜传乡野,民心凝聚盼推广

三个月后,六支蹲点小队带着试点村的成果回到九忆居,石桌上摆满了各试点村的“成绩单”:

-李家庄果蔬合作社:种植草莓、小番茄50亩,带动25户村民增收,户均月收入3000元,吸引3名青年返乡;

-竹溪村竹编合作社:开发竹编产品20余种,线上线下月销售额5万元,周福海收了5名年轻徒弟;

-红石村苹果合作社:试种矮化苹果20亩,套种丹参10亩,户均月收入2500元,张强的果园成了“示范园”;

-茶岭村茶叶合作社:机器加工茶叶1000斤,茶旅项目月收入1.5万元,陈婷婷带动10户茶农增收;

-黄土村种植合作社:大棚蔬菜、耐旱作物带动30户村民增收,户均月收入2000元,解决了缺水难题;

-苗寨村服饰合作社:设计苗族服饰30余款,体验馆+直播月收入4万元,带动15名妇女就业。

叶尘拿起一份村民的反馈表,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村民的话:

-“以前觉得留在村里没出息,现在种草莓能赚钱,我再也不出去打工了!”——李家庄李明亮

-“老祖宗的竹编手艺能赚钱,我要好好学,把这手艺传下去!”——竹溪村周明辉

-“有专家指导,有互助基金支持,种苹果也能有奔头!”——红石村张强

-“机器炒茶就是好,既省力又赚钱,感谢你们帮我们找路子!”——茶岭村陈建军

-“雨水集蓄池解决了缺水问题,种蔬菜能赚钱,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黄土村李建国

-“苗族服饰能走出大山,被更多人喜欢,我太开心了!”——苗寨村王小龙

柳若雪看着这些反馈,笑着说:“试点成功了!村民们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些试点经验总结推广,让更多的乡村青壮年能留在村里,赚到钱。”

叶尘拿起“乡业适配令”,三枚令牌的纹路同时亮起,与“九州民生图谱”上的试点村符号相连,图谱上的淡金色光芒越来越亮,似在呼应着乡野间升起的新活力。

“试点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推广之路,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从村民的需求出发,从乡村的实际出发,就一定能让更多的乡村充满活力,让更多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灯光下,众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下一步的推广计划。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石桌上的“成绩单”上,似在为这场乡野振兴的征程,镀上一层温暖的希望之光。

而那些试点村里的笑声、机器的轰鸣声、竹篾的编织声,正汇聚成一首乡村振兴的序曲,在广袤的乡野间缓缓奏响。

喜欢带着八位嫂嫂流放请大家收藏:()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被迫与前任成婚  我中情蛊后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多谢款待[快穿]  我妈是大佬[快穿]  我的爸爸是琴酒  驯服恶犬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贝丽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十里街小客栈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天生演员[娱乐圈]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