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社区为认养居民发放的“环保纪念章”,上面刻着“绿地守护者”的字样,让租客们觉得“即使是租来的房子,也能为社区做贡献”。
“我把纪念章挂在钥匙扣上,同事看到了问我,我就跟他们说我在社区认养了绿地,他们都觉得挺有意义的。”小李说。
在成果激励下,安置社区的绿地养护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即使租客搬家,也会认真将认养权转让给邻居。
3.第三阶:情感激励,构建“社区是我家”的共识
当居民感受到参与的便利和成果后,团队通过营造“邻里互助、共建共享”的氛围,让居民从“为了回报参与”升级为“为了社区情感参与”,形成深层次的参与共识。
在老巷社区的微型绿地建设中,居民们一起清理杂物、搬运泥土、种植花苗,过程中互相帮忙、互相交流,原本互不相识的邻居,渐渐成了朋友。
住在3号巷的张大妈和住在5号巷的李大爷,之前见面都不打招呼,现在一起参与微型绿地的养护,每天都会在绿地旁聊聊天,分享养花的经验。
“以前觉得老巷里的人都很陌生,现在通过种花都认识了,谁家有事都会互相帮忙,就像一家人一样。”张大妈说。
社区还组织居民在微型绿地里举办“邻里茶话会”,大家坐在石桌石凳上,吃着自己做的点心,聊着社区的变化,情感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滨江社区的护池活动中,居民河长和护池小队的成员们,每天一起巡查、一起清理垃圾,形成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72岁的王大爷和28岁的年轻小伙小林,原本是祖孙辈的年龄差,因为一起护池,成了忘年交。
小林教王大爷用智能手机查看水质监测数据,王大爷给小林讲滨江社区的老故事,两人配合默契,把负责的区域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前退休后觉得很孤单,现在每天和大家一起护池,日子过得特别充实,还认识了很多年轻朋友。”王大爷说。
社区每季度举办“护池之星”评选,居民们投票选出最负责的护池成员,获奖的不仅能获得荣誉证书,还能得到其他居民自发准备的小礼物,这种“情感联结+荣誉认可”的模式,让护池队伍越来越稳定。
在安置社区的“共享收获节”上,租客和常住居民们一起采摘蔬菜、分享果实,打破了“租客与常住居民”的隔阂。
租客小李第一次参加收获节时,还很拘谨,不敢主动和居民说话,结果居民刘女士主动给他递了一块自己做的南瓜饼,还向他请教西红柿的种植技巧。
“以前觉得自己是外人,现在和大家一起摘菜、聊天,觉得这里也是我的家。”小李说。
收获节上,大家还会一起商量绿地的下一步种植计划,租客们提出的“种点辣椒、茄子,更实用”的建议,得到了常住居民的认可,社区根据大家的意见调整了种植品种,这种“共同决策”的模式,让租客们感受到了被尊重,也更愿意融入社区。
三、政府监管的“三重角色”: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职能转型
在三元协同模式中,政府不再是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管理者,而是扮演了“资源供给者”“规则制定者”“矛盾调解者”的三重角色,为仙力运用和民众参与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确保治理过程有序、高效、可持续。
1.第一重角色:资源供给者,为治理提供“物质与技术支撑”
治理的推进需要资金、物资、技术等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单靠社区和居民难以解决,政府的“资源供给”作用至关重要。
在三个社区的治理中,云港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社区需求,精准提供资源支持,为治理扫清了“硬件障碍”。
在滨江社区的油烟治理中,市环保局为商户提供了50%的油烟净化设备补贴,降低了商户的设备采购成本。
之前一套改装后的净化设备售价1.2万元,政府补贴6000元后,商户只需支付6000元,还能分6期付款,大大减轻了商户的经济压力。
同时,市城管局在江边划定了10个固定经营区域,配备了电源和垃圾桶,解决了流动摊贩“经营位置不固定”的问题。
“没有政府的补贴,我可能不会买设备;没有固定摊位,我还是要打游击,生意也做不稳。”烧烤摊老板老陈说。
据统计,市环保局和城管局在滨江社区油烟治理中共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设备补贴60万元,固定经营区域建设20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让仙力赋能的设备和商户自治联盟得以顺利落地。
在老巷社区的垃圾分类和绿化升级中,市城管执法局提供了流动分类车、分类垃圾桶、积分兑换物品等物资支持。
流动分类车是由市城管执法局统一采购的电动三轮车改装而成,每辆成本约8000元,共投入2辆;积分兑换的洗衣粉、肥皂等生活用品,每月采购一次,花费约5000元;垂直绿化所需的花苗、花肥,由市园林绿化局免费提供,每月供应一次,价值约3000元。
“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这些物资,我们的流动分类车和积分兑换活动根本搞不起来,绿化升级也会因为缺花苗而停滞。”社区居委会主任说。
市城管执法局和园林绿化局在老巷社区的治理中共投入资金50万元,其中物资采购45万元,技术指导费用5万元,这些资源的注入,让仙力优化的空间和居民的参与行为有了实际载体。
在安置社区的绿地和噪声治理中,市住建局提供了绿地养护所需的工具、种子、肥料等物资,市城管执法局提供了噪声监测仪和调解所需的办公设备。
绿地养护工具包括铁锹、水壶、修剪刀等,共采购200套,花费约10万元;种子和肥料每月供应一次,花费约8000元;噪声监测仪采购了5台,每台成本约5000元,共投入2.5万元。
同时,市住建局还将安置社区的绿地治理列为“民生生态示范项目”,额外拨付了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共享收获节”的举办和“环保纪念章”的制作。
“政府的物资和资金支持,让我们的治理工作有了底气,也让居民看到了政府对社区生态的重视,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社区居委会主任补充说。
2.第二重角色:规则制定者,为治理建立“有序运行的框架”
治理过程中,涉及商户、居民、租客、广场舞队伍等多个主体,需要明确的规则来规范各方行为,避免出现“无序参与”或“利益冲突”。
政府作为规则制定的主导者,结合仙力特点和社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则,为治理提供了“制度框架”。
在滨江社区的油烟治理中,市环保局联合城管局、社区居委会,制定了《滨江社区餐饮油烟治理管理办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迫与前任成婚 贝丽 十里街小客栈 驯服恶犬 我中情蛊后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不要在幻影旅团认错哥哥 天生演员[娱乐圈] 惨死后宅,重生归来夫人她杀疯了 我的爸爸是琴酒 多谢款待[快穿]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我妈是大佬[快穿]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太子妃今天揍人了吗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妹妹死后的第七年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卧底,但是大佬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