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兵”,孔子认为军备是“防患之需”,而非立国之本。
相比之下,粮食关乎生存,信任关乎根本,故军备可暂退。
再去“食”,粮食是“生存之需”,但“自古皆有死”而“民无信不立”。
孔子此话直指核心。
若失去民众的信任,政权失去合法性,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即便有粮食也无法凝聚人心、维持秩序。
何明风思索片刻。
寻常举子破题,多半会循着“足食、足兵、民信”的顺序,阐述三者重要性,最后强调“信”的根本性。
但是,他若是想从一众试卷中脱颖而出。
破题,就必须比别人更加精妙。
何明风略一沉吟,便提笔破题,开篇即石破天惊。
“圣贤论政,首重立信。”
“夫食与兵,所以卫民生、固国本也,然非信无以持久。”
“去兵去食,权也;存信守诚,经也。”
“权可暂变,经不可稍失。”
“故夫子答子贡之问,非轻食兵,乃昭示信为政本,超越生死存亡之限耳。”
何明风开篇便直接开门见山,将“信”提升到“政本”的高度。
并将“信”与“食、兵”区分为“经”与“权”,立意瞬间拔高。
“经”即为永恒的原则,“权”则是暂时的权变。
同时,何明风也点出了,孔子“去兵”“去食”的回答并非不重视二者。
而是用一种极端假设来凸显“信”的绝对优先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承接着破题的高立意,何明风文思泉涌,进一步阐述经世致用的抱负。
起股:“今之治政者,亦莫不曰足食足兵。”
“然或苛敛以求足食,而民不堪其扰;或穷武以饰足兵,而国已疲其力。”
“此皆徒具其形,而忘其本也。其本为何?曰信而已矣。”
……
中股:“所谓信,非虚誉也。发于君心之诚,形于政令之公,见于施行之必。”
“轻诺寡信,朝令夕改,与民争利而饰以文告,此乃大不信,虽日诵‘民信’之言,何益之有?”
……
后股:“是故,善治国者,必以立信为先。”
“省刑罚以示信,薄税敛以养信,通言路以昭信,慎赏罚以成信。”
“使天下之民,知上之意向坚定,法令画一,惠泽必及,欺罔必惩。”
“如此,则虽值饥馑、遭寇乱,民亦知上必不我弃,愿与之守死勿去。其聚力、战力,岂徒恃仓廪兵甲所能企及哉?”
何明风此文,将抽象的“信”具体化为“君心之诚”、“政令之公”、“施行之必”。
并指出“轻诺寡信、朝令夕改、与民争利”是“大不信”。
更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通言路、慎赏罚”等具体可行的“立信”措施。
然后再次强调,真正的凝聚力战斗力源于“信”而非单纯的“兵”,回扣主题,逻辑闭环。
最后便是束股。
“故曰:民信者,非惟治国之末节,实乃立国之宏基。”
“足食足兵,其效见于一时;民信之立,其功垂于万世。”
“夫子之言,非迂远也,实为万世不易之准则。后之执政者,可不慎欤?”
正当何明风洋洋洒洒地挥墨时,突然,一阵略显急促和混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片区域的宁静。
只见两名身着号服、面色冷峻的号军,停在了一位距离何明风约莫五六个号舍开外的中年举子门前。
“你!起来!”
喜欢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请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风雪赊春 引发兄弟战争的一百零八种方式 雾失春台(双重生)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养大的崽子表白我(穿书) 校园文男主的反派前女友 月光下念你 疯批师尊爆改恋爱脑 鼠猫白老爷重生记 伪装成徒弟后,魔尊他动心了 穿成太子胤礽的外室 诱禾 房间里发生的一切 校园文男主的反派前女友 我撬了我自己的男朋友[GB] 说好E级异能,怎么全是SS级 他只会心疼哥哥 风止于雪夜 军工大院女儿奴 恭喜获得双生守护灵[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