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请说。”
卢明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
“第一个,密室杀人案。”
“死者在反锁的房间里被杀,门窗完好,没有搏斗痕迹,你说,凶手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很经典,警校的教材里有无数种解答。
但徐帆知道,卢明想听的不是标准答案。
“可能性很多。”
徐帆开口,声音沉稳。
“利用延时装置或者机关杀人后,伪造密室。”
“或者,凶手从未离开,就藏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甚至伪装成现场的某个人。”
“还有一种可能,死者是自杀。”
“但被凶手误导,或者凶手利用了死者的自杀行为,伪造成他杀。”
“最直接的,就是我们对‘密室’的定义出了错,一定有我们没发现的通道。”
卢明眼神中的轻视少了一些。
“第二个,一桩案子,现场留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作案手法,脚印、指纹也来自不同的人。”
“怎么判断是多人作案,还是有人在刻意模仿?”
“查背景。”
徐帆几乎没有思考。
“模仿犯罪,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可能是崇拜,也可能是嫁祸。”
“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痕迹,是突破口。”
“而多人协同作案,重点是查利益。”
“他们一定有共同的目标,无论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别的。”
“从受害者的社会关系入手,找到那个能把所有嫌疑人串联起来的利益点,就能找到他们。”
卢明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弹了弹烟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最后一个,交换杀人。”
“两个毫无关联的人,为了摆脱嫌疑,互相为对方杀死目标。你怎么查?”
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
因为它完美地切断了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直接联系。
徐帆沉默了片刻。
“查异常。”
“交换杀人,最大的破绽就是‘异常’。”
“一个常年两点一线的上班族,为什么突然去一个陌生的城市?”
“一个从不接触网络赌博的人,为什么账户里会有一笔来路不明的资金?”
“一个社交圈子固定的人,为什么会和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产生联系?”
“这种犯罪,看似天衣无缝,但为了达成‘交换’这个前提,双方必须进行沟通。”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有沟通,就会留下痕迹。”
“我们找不到凶手和被害人的联系,但可以去找两个凶手之间的联系。”
“这需要海量的数据排查和分析,但一定是有效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卢明盯着徐帆,看了足足有十几秒。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闽南风水传奇 绿茶妹妹日常修罗场 军工大院女儿奴 恶毒亲妈觉醒后,三龙崽爹杀疯了 终焉新生 我撬了我自己的男朋友[GB] 领域展开,但同人文 穿成太子胤礽的外室 夜莺与神明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鼠猫白老爷重生记 穿回现代后我的清冷女主追出来了 六零年代好日子 他只会心疼哥哥 前男友向您发来了组队邀请[电竞] 秋日囚徒 穿成大清第一废后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合欢仙途:她们说我是极品炉鼎 万人迷一心想搞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