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将打破世家垄断,必遭贵族激烈反抗。
况且儒家弟子多出身贵族,科举之效可想而知。
嬴政闻言厉声道:"科举乃利国惠民之策,臣子自当遵从。
若有阻挠者,且看寡人宝剑锋利否!"
嬴天衡进言道:"父王,科举章程繁杂,需详加规划。
且大考须设主考一人,总揽全局。
"
嬴政颔首:"此言有理。
主考人选当如何?"
荀子请命道:"老臣愿担此重任。
"
作为儒家半圣,他确有平息儒门非议之能,此番请命实为保全门下弟子。
嬴政却看向嬴天衡:"此策既出天儿之手,当由太子主理。
再者也该让他历练历练。
"
嬴天衡推辞道:"儿臣不过献策,科举牵连甚广,还是荀老先生更为妥当。
"实则担心自己会对儒生动杀心。
嬴政决断道:"科举乃开天辟地之举,你既为创制者,自当亲自操持。
这样,荀子从旁协助,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
见君命难违,嬴天衡只得应允:"既如此,儿臣拟先在咸阳设学宫试行,待天下一统再全面推行。
"
嬴政思忖片刻,深以为然。
此举可为日后推行积累经验,确为稳妥之策。
咸阳宫内,君王朱笔一挥:
"准奏!学宫不必新建,咸阳现有闲置府邸众多,将吕不韦旧宅稍加修缮,即可作为学宫使用。
"
"此学宫赐名——炎黄学宫!"
"凡我炎黄血脉,皆可入内求学!"
次朝会上,嬴政当庭宣布开创科举制,并以炎黄学宫先行试点。
话音未落,十余名老臣伏地死谏。
这些皆是功勋旧臣,其余被嬴天衡与嬴政更替的朝臣则噤若寒蝉。
年轻的秦王面若寒霜,未置一词便拂袖退朝。
两日后,这十余名官员尽数入狱,罪名赫然是贪墨受贿。
抄家之际,果然起获大量钱财。
这些获罪者,恰是当日反对科举之人,无一错漏。
念及旧功,嬴政未取性命,仅削职抄家。
如今秦国上下尽在掌控,影密卫与锦衣卫无孔不入,朝臣隐秘皆在君王掌握。
满朝朱紫,谁人袍袖之下不藏些污垢?
平素里,嬴政为维系朝局运转,对臣下小恶多予宽纵。
然若违逆王命,则必遭雷霆之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官途重生:从工商所片管逆袭巅峰 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 木偶剧场 重生后,我成校花修罗场了 海贼之怪物赏金猎人 孤乡1 [综英美]怎么就蝙蝠崽文学了 全家装穷,就我当真了 靠直播修仙 怎么龙傲天小说也能 觉醒之战:余光的神秘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K线之外 剑神叶枫 我在魔宗如鱼得水,可我真是好人 清朝小说集 只有烟花知道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不当炮灰当皇商 拥有永恒天舟的我,打爆国运游戏